美的集團2018年報背後,竟然藏着不為人知的3個1 新聞 第1張

眾所周知,“產品領先、效率驅動、全球經營”是美的集團三大戰略主軸;不為人知,“一個美的體系、一個創新引擎、一個工業互聯網平臺”到底是如何實現落地的?日前,隨着美的集團2018年報的公佈,答案正在變得清晰。

賀揚||撰稿

營收增長8.23%、凈利潤增長16.33%、歸母凈利潤增長17.05%,營收利潤增長是規模增長的近2倍,表明一輪高質量發展的新通道,已經建立並打通,未來將推動整個企業在經營質量上的持續突破;

5年研發投入超300億,僅2018一年間就達到近100億,而研發人員數量則突破1萬多人,外籍專家就達到500多人,表明整個企業的科技創新已邁入平臺化和體系化的新階段,這將會為企業未來的科技創新驅動提供堅實的基礎和保障;

授權專利4.4萬件、國內專利申請突破9.4萬件,家電領域發明專利數量連續三年全球第一,其中航空發動機技術、太陽能光熱儲能技術、導彈發射降噪技術等尖端技術,以及數字化設計,人工智能技術,成功跨界家電並孵化出東風多風感空調、全自動煮飯機器人、相變儲能熱水器等一系列原創科技新品,實現技術創新激活用戶需求的戰略落地。

日前,隨着美的集團2018年度業績報告的發布,除了2618.20億元的營業總收入、216.50億元的凈利潤,再次搶奪行業和市場的關注眼球。隱藏在這份“量增利大漲”報告背後的一系列科技轉型成果、轉型手段和路徑,以及轉型支撐體系等,也相繼引發行業的一片熱議。

業內人士告訴家電圈,轉型科技集團的美的,如今不只是拿科技撬動家電業務的經營質量提升,構建創新驅動,更重要的是完成這家千億巨頭從引擎、體繫到平臺的重構與賦能。最終圍繞“產品領先、效率驅動、全球經營”的三大戰略主軸,美的集團相繼完成“一個美的體系、一個創新引擎、一個工業互聯網平臺”3個1舉措的落地,為邁入巨頭化、寡頭化產業新通道的中國企業經營變革,提供更多的思路。

一個美的體系,加速釋放協同力

日前,隨着美的集團旗下首個互聯網品牌布穀,基於家庭的廚房、衛浴、起居三大場景,以及空氣、水兩大核心要素,一次性推出電飯煲、洗碗機、凈水器、掃地機器人等六大系列產品,開啟美的集團重新定義互聯網家電的大幕。這也正式宣告,美的集團以“一個體系、多個品牌”運營不同圈層用戶的差異化佈局,加速啟動。

其實,早在去年下半年,美的集團就推出基於AI科技的高端品牌COLMO,開始探索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中,以一個美的體係為支撐,探索“品牌的多樣化”下的產品研發、市場推廣 和用戶交互的專業化、圈層化,從而滿足多變的用戶和市場。隨後,美的集團相繼推動了比佛利的再定位、華凌的重新賦能,同時還在一些未來型品類如家用中央空調推出酷風品牌。

這些,都是基於一個美的體系下,通過供應鏈、製造鏈,以及零售鏈條的全面共享,再基於前沿性的技術研發能力輸出,從而將企業的系統性能力面向不同圈層用戶的不同需求,進行逐個擊破、步步為營。變過去一個美的品牌的“一枝獨秀”到一個美的體系的“百花齊放”新格局,最終實現從經營產品、經營品牌到用戶用戶的“三級跳”。

從主營業務的多元化到經營品牌的多樣化,從消費市場到工業市場,可以清楚看到,在一個美的體系的驅動下,各項業務單元正在迎來一輪“齊頭並進”的新格局,透過美的集團2018年主營收入就可以看出端倪:暖通空調營收1094億、消費電器營收1030億元,機器人及自動化系統營收257億元。特別值得一提,則是東芝家電業務實現扭虧,而庫卡機器人則開始從產品線到客戶羣的轉型。

一個創新引擎,經營轉型的核心抓手

“研究一代、儲備一代、開發一代”的研發模式,並非美的集團首創,如今卻在紮實有效地推動美的集團創新引擎的快速建立和持續引爆,從而孵化出一系列引領消費趨勢、改變生活方式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在空調市場,美的空調“新物種”AIR空間站櫃機、掛機雙雙佔位“超高端”市場的龍頭地位;在洗衣機市場上,比佛利重新定義高端洗護生活方式,旗下的“大境”、“洗烘一體機”等新品成為高端消費主角;在生活電器市場,低糖電飯煲、母嬰煲、炒菜機器人、超薄變頻靜音破壁機等新品不斷豐富中國家庭的生活方式;在廚熱市場上,花生凈水器、雲朵熱水器、大白洗碗機、小白油煙機等一系列新品持續迭代;在集團層面,還整合推出針對高端用戶的“PRO”套系和針對年輕人的“青選”套系等方案,推動從單一產品到家庭系統的經營升級。

在這一系列成果背後,正是美的技術創新長達數年的“豪擲千金”:5年300億的研發費用投入,到超1萬人的研發隊伍建立,4.4萬件的授權專利和9.4萬件的國內專利申請量,這不只是讓美的集團保持着家電發明專利全球第一,更推動美的在家電、機器人等業務上的整體經營能力和質量的快速提升。2018年,公司綜合毛利率達到29.16%,繼續增長2.65個百分點。

在美的創新引擎打造過程中,數字化的設計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成為兩大“龍頭”。前者,有效縮短從技術概念到產品落地的週期,也就是說新技術可以在更短時間變成服務用戶的新體驗,目前這已在美的20多個品類上得到應用;後者則是賦予機器感知、認識、決策和思考的能力,可以說AI是最近一年多來全球最熱門的前沿技術,但是真正落地並實現產出的案例並不多。目前美的集團旗下高端品牌COLMO,全線產品正是基於AI技術重新賦能,讓用戶真實感受AI科技的魅力 。

如果說,創新是美的新引擎,那麼人則是創新引擎的“引擎”。為此,美的集團構成多層次的激勵機制。從全球合夥人計劃,到事業合夥人計劃,以及面向管理層的限制性股票激勵,和麪向業務骨幹的股票期權,目前單期覆蓋人羣已達1600多人。

最終,這也完成“以人為中心”的創新引擎,到“以用戶為中心”的創新方向,拿創新打通企業人服務社會人的新體系。這將是眾多中國企業構建創新驅動的必經之路。

一個工業平臺,實現全價值鏈效率運營

連續3年躋身《財富》世界500強,並於2018年排名大漲100多名、穩居第323位;躋身福布斯2018年最佳僱主榜,成為上榜的84家中國企業之一;2018年躋身BCG“全球挑戰者100強”,成為新上榜的7家中國公司之一……可以看到,近年來美的集團的創新實力和商業影響力,正在從中國向全球不斷擴散,從而建立起全球化創新企業的新格局。

在這種商業價值和影響力穩步提升背後,正是美的集團面向物聯網時代推動精益管理和全價值鏈卓越運營的結果。通過滿足客戶個性化定製需求的C2M模式,賦能渠道變革、庫存一盤貨管理的數字化系統,產銷聯動交期透明下線直發供方協同的T+3模式,以及人工智能、區塊鏈應用、大數據、雲計算的新技術融合,和覆蓋全球15個海外生產基地、24個銷售運營機構、20個研發中心的信息化系統國際632項目,實現互聯網化的高效率運營。

2018年報顯示,美的集團自有資金同比增長15%,達783億元,經營活動的現金流同比增長14%、達到279億元,而主營業務毛利潤達到28.8%,同比增長2.6%。這正是得益於全價值鏈卓越運營的結果。同時,也成就了全新的工業互聯網平臺M.IoT,讓美的集團成為中國首家集自主工業知識、軟件、硬件於一體的完整工業互聯網平臺供應商。

對於中國企業來說,最近幾年間的時代快速更迭,帶來的產業跨界擴張日益頻繁、行業的品牌細分深耕更加多樣,而消費需求和選擇更加豐富多變。在這種情況下,美的集團通過“一個體系、一個引擎、一個平臺”,不僅實現從產品到品牌的經營格局豐富化,還帶動中國企業在世界舞臺上的商業號召力和產業拓展能力穩步提升!

====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