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

玉兰活鱼餐厅

玉兰活鱼餐厅

玉兰活鱼餐厅

玉兰活鱼餐厅第三代老板娘余映桦已经接管餐厅有十年之久,听到本次主题为传承,让她想起第一代奶奶的拿手好菜「砂锅鱼头」,加以研发出这道「古早味紫铜鲜余郭」以纪念奶奶那个时期的美味,也希望把与客为友精神传承下去。

铜锅与铁锅最大的差别在于,铜锅导热度较高,能让所有食材平均受热,紫铜锅更是以前人最原始的器具,虽然使用上较麻烦,但也因此更有古早的美味,「古早味紫铜鲜鱼锅」使用整块鱼头与高汤熬制而成,秘密武器则是加了些许羊肉,让鱼羊混和出鲜美可口的汤头。

虽然传承至第三代,但老板娘余映桦说,在创新菜色的同时,还能保持著最传统的古早味,才是玉兰活鱼餐厅秉持的精神,想款待客人的心意,是贯穿整间餐厅的主要目标。

余映桦表示,现代人口味相对清淡,于是在菜色上有诸多改良,包括减油、减糖,但对于年长一代,已经吃惯了重口味活鱼料理的老饕们,也有一套相对应的措施,兼顾不同世代与族群。

石峰活鱼餐厅

石峰活鱼餐厅

石峰活鱼餐厅

从民国67年开始,石峰活鱼餐厅的从老板钟琪丰的父亲那一辈开始,钟父本身是石门水库的在地人,也曾经眼见过整个石门水库附近的活鱼餐厅蓬勃发展的荣景,身为第二代接班人,钟琪丰说,传承自父亲的手艺,要再加上自己的精进,让餐厅的里里外外更不同。

石峰活鱼餐厅今年端出「避风塘鱼柳」的料理参加网路票选,光从菜名看来就是「很港式」的作法,钟琪丰说,香港人吃的广东料理,就是讲究一个鲜度,及使用避风塘的做法,仍然能锁住鱼的鲜甜口感。

钟琪丰说,父亲那一代刚开始经营餐厅,是请外来的师傅,虽然他与父亲都不是厨师专业,但是平时就是到外面的各种餐厅当客人,试吃不同手法和口味的料理,然后和厨师加以研究,他也一直传承父亲这种对于研发菜色的态度,再加以创新。

过去「石峰」比较偏向江浙和川菜的口味,这次推出的港式作法「避风塘」,并不只用椒盐而已,还把在地的筊白笋、山姜、洛神花和秋葵放在料理当中,具有现代化的养生及美观的作用,更希望传承和创新的味道如何,能请客人上门不吝给予指教。

石园活鱼餐厅

石园活鱼餐厅

石园活鱼餐厅

石园活鱼餐厅自民国63年经营迄今,一直以来都是家族传承,目前已经由第三代陈恩鹏逐渐接手,今年推出参与网路票选的菜色,命名为「糖醋活鱼3.0」,寓意是已经传承到更进阶版的料理方式。

石园最早就是以糖醋活鱼的做法,开创了活鱼风味料理而在石门水库一带打响名号,香味四溢口感又酥脆,在烹制的过程中有独门的技法,以致在许多活鱼餐厅也纷纷推出同样的糖醋作法以后,石园仍然可以在超商举办的全台票选十大好吃的店活动中,荣获桃竹苗第一名,足见其糖醋活鱼作法具有独特之处。

第三代陈恩鹏在国外修的是酒店管理的课程,前后在餐厅跟著看、跟著学也有9年的时间,他比较了国内外餐厅在料理方面的差异,是站在口味上或是顾客角度上的不同,所以他和从十五岁就在石园打工学厨、现任行政主厨孔祥春展开一番讨论和变革、试著站在顾客的立场著想,选用无刺的鱼肉作为食材。

「糖醋活鱼3.0」完全颠覆必须是以鱼的尾部为主食材的大气方式,改以无刺的鱼肉成「鱼条」形的作法,客人可以直接用手拿著,在沾酱上用的是鸳鸯酱或是椒盐,有传统也有轻世代的吃法,既能延续石园第一代的初心和口味,又代表第三代年轻世代的创新,所以取名为「糖醋活鱼3.0」。

佳园活鱼餐厅

佳园活鱼餐厅

佳园活鱼餐厅

从外烩办桌起家的佳园活鱼餐厅,营业至今也有29个年头,世代变迁让餐厅迎来第三代的接班人,本次参赛的「黄金菠萝鱼」则是为感念初代办桌的招牌菜「凤梨鳗鱼」,加以改良出全新样貌。

由于活鱼全是现杀现煮的关系,相对来说做法不能太繁杂,否则出菜时间拉太长反而适得其反,这道「黄金菠萝鱼」使用草鱼取代鳗鱼下锅炸熟,再加入新鲜凤梨拌炒,既有古早味菜色的传统美味,也融入石门地区的招牌活鱼,有种老菜新做的感觉。

第二代老板娘表示,佳园活鱼餐厅从民国81年营业至今,已然成为家族企业,师傅及是两位儿子,女儿也即将接手管理,有著如同家常菜料理的精神,将每位顾客当作朋友般款待。

即将接手的第三代接班人,带著许多年轻人的想法,也希望从菜色或是宣传行销开始,一步步带著喜爱佳园活鱼餐厅的亲朋好友们,走入下一个里程碑。

金兰活鱼餐厅

金兰活鱼餐厅

金兰活鱼餐厅

金兰活鱼餐厅是活鱼街历史悠久的代表之一,第二代老板也已经七十岁,餐厅准备传承至第三代,本次参赛的「芋香吐司鱼」拥有甜点般的外表,是第一代老板娘的私房菜,由于做工繁杂费时,算是隐藏料理,如果不预约还点不到呢。

金兰活鱼餐厅第一代老板娘从小吃起家,老板娘本身喜欢手作小点心、甜点,某天突发奇想将活鱼料理与点心结合,将碎肉与红葱头炒过后加入鱼头与芋泥搅拌,再用两片鱼肉包覆外围,外型如同三明治般特别,不像一般活鱼料理的大鱼大肉感,反而有种小巧可爱的美。

「芋香吐司鱼」口感清淡且绵密,加入芋头让整体更饱实,搭配特制的酱料让酸、甜、咸融合在一起,可以吃出不同鱼一般活鱼料理的清爽,轻柔像夏天微风拂过,更加特别。

大环境的改变,观光带的迁移,让即将接棒给第三代的金兰活鱼餐厅面临许多考验,希望透过新一代的想法,让旧有店家改革创新,带动整个餐厅焕然一新,迎接更多旧雨新知。

茗园活鱼餐厅

茗园活鱼餐厅

茗园活鱼餐厅

因为本身喜欢吃鱼,而开一家活鱼餐厅,这样的故事就在茗园活鱼餐厅发生,那是60几年左右的事了,目前的经营者是第二代的吴美莹,讲起妈妈的故事,给他相当多的回忆,这次参赛的「泡椒活鱼」,他认为传承的是妈妈创立餐厅时的那种凡事亲自来的精神。

吴美莹说,会有「茗园」的原因,是来自于妈妈本身就很喜欢吃鱼,然后也认识在石门水库一带的厨房师傅,最初就在师傅和母亲之间的聊天当中「既然爱吃鱼,何不来石门水库这里开一家餐厅」,这样的一个邀请,让吴美莹的母亲动了来此开餐厅的念头,那时的吴美莹才10几岁。

当时她年纪小,就看著母亲凌晨就要出门,既要到中坜采买食材,有些新鲜的海鲜还要再跑到基隆崁仔顶,所有店内的事都亲力亲为,还有母亲和店内的厨师都是一起一路走来的拍档,他印象深刻的是,店里有许多老客人,都因为到餐厅来吃鱼,和妈妈及师傅成了好朋友。

吴美莹也希望创新店里的好味道,譬如新鲜的鱼具有胶原蛋白的成分,就连鱼鳞都可以做菜,他希望把母亲和师傅传统的料理保存以外,让熟客能继续品尝,也能够创新一些现代化的料理,让更多的新客人能来到「茗园」和他交朋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