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相比,谁更牛?无论西安交大还是上海交大,都是C9高校中的一员,而且二者的校门口都挂著四个字「交通大学」,而没有在「交通大学」的前面加上「上海」或者「西安」的字样。很多人对此疑惑不解,但知情人对此却相当清楚: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在62年前其实是「一家人」,西安交大是从1956年搬到西安去的,当年留守在上海的,只剩下寥寥两个学院而已。

搬迁到西安的「交通大学」成了现在的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大在三四十年前,还是教育部的「五朵金花」之一。但是到了现在,西安交大的地位与上海交大来了个「乾坤大挪移」,完全倒换过来,用「今非昔比」来形容两所交通大学的角色对换,再适合不过。

如今的西安交大与上海交大相比,还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差距:

首先,近年来,每年在「高考季」之后,西安交大招生的分数线总会比上海交大要低一个档次:上海交大的录取分数线可以妥妥地排在国内前五,但西安交大的录取分数线就明显落后了二十多个名次。全国很多地区的考生在分数够的情况下,都会优先报考上海交大,甚至连陕西地区的一些考生,也更愿意去上海交大。所以,生源质量上的PK,如今的上海交大要比西安交大牛得多。让知名企业去这两所学校挑选毕业生,估计选择上海交大的用人单位会占九成以上。

其次,在上榜学科的质量和数量上对比,如今的上海交大可以完胜西安交大:A+学科,上海交大有5个,西安交大有3个,二者相差两个A+学科;A档学科,上海交大有10个,西安交大有4个,二者相差6个A档学科;A-学科,上海交大有10个,西安交大有8个,二者相差2个A-学科。故此,在A类学科的较量上,西安交大比上海交大逊色的不是一丝半点。

第三,在地理位置上,上海交大位于国内逼格最高的一线城市上海,而西安交大则要偏僻得多。在这种情况下,西安交大优质教师力量的流失是在所难免的。而位于大上海的上海交大,不仅在吸引优质生源方面有著得天独厚的地利优势,而且在吸引优质师资力量方面比西安交大更有竞争力。同一个优秀高校教师,如果让他(她)在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之间做一个选择的话,估计选择上海交大的可能性会大得多。或许是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西安交大的本科生及学校高层在进取心和上海交大相比,还是存在有一定的差距。

综上所述,我觉得西安交大与上海交大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您觉得呢?

西安交大和上海交大的差距有多大?在最新公布的校友会2019年中国大学排名中,上海交大排名第七,西安交大排名第18,有一定的差距。我们以第四轮学科评估为例,看看两所高校的学科实力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上海交大有25个学科获评A类,其中5个学科获评A+,分别是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工程、临床医学、生物学和工商管理。10个学科获评A等,分别是外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另有10个学科获评A-,9个学科获评B+。

再来看看西安交大。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西安交大有14个学科获评A类,其中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获评A+,4个学科获评A,分别是:数学、力学、机械工程和工商管理。另有8个学科获评A-。

从A类学科数量来看,西安交大与上海交大相差10个。

再来看看双一流学科

上海交大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17个,分别是:数学了、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学、电气工程、药学、商业与管理。

西安交大一流建设学科: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共八个学科。

从一流学科入选数量看,西交与上交差了一半还多。

从生源质量来看,2018年上海交大上海交大985院校生源质量排名中,位居第8,而西安交大位居第18。

由于城市发展的制约,西安交大与上海交大拉开了一定的距离。不过,西安交大实力还是很强大,作为西部第一高校,西安交大还是倍受考生青睐的,你说是吗?欢迎留言,欢迎评论!


作为一名hr,每年都要去西安进行招聘。主要是面向西安交大,西工大和西电三所学校。上海交大,复旦,我们每年也会去。所以站在一名hr的角度。我觉得我应该有资格可以谈一下西安交大和上海交大的差距。以及分析一下产生这个差距的原因。

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同为c9高校。按理来说,差距应该不是特别的明显。但是就我招聘情况来看。西安交大整体毕业生的水平对比上海交通大学来说,差距还是有一些的,并且就我感觉近年来的差距正在越来越大。

为什么呢?

第一,我认为这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差距。其实现在的西安交大,如果放在几十年前,他就是上海交大。而现在的上海交大,仅是当年搬迁后剩余的两个学院,再加上几个系在扩大后建成的。但是由于上海和西安的城市的差距,以及不同城市发展理念的因素,使得上海交大在这些年来的发展尤为迅速。

第二,我认为这是生源的原因。西安交大作为西c9学校。但是他每年招收的生源质量并不能排在所有高校的前九名。就数据分析,一般是在20左右。而上海交大的生源质量一般在各省排名不会出前五。这之间的差距是非常大的。甚至可以说是鸿沟,仅凭大学教育难以逾越。

第三,我认为这是学校理念的原因。就我在跟西安交大和上海交大打交道的过程中。我明显有一个感觉,西安交大,无论从老师到学生,甚至说是他们的校长,都喜欢谈西安交大的历史,喜欢往后看。而上海交大更多的是向前看。试想一个喜欢往后看的学校,怎么可能比得上往前看的学校呢。

第四,就是西安交大学生和老师的傲气。有傲气是好事,但是他们没有把傲气用在正地方。西安交大的学生和老师,更多的是把傲气放在对上海交通大学的不屑一顾上。我认为这种风气也是跟学校喜欢向后看,谈历史息息相关的。

第五,西安交大对高级人才的引进也是存在问题的。他们学校的老师很多都是本校毕业的。而这种问题的出现,也跟所处在西安这座城市相关。招不来新的人才,没有新鲜血液,带不来新的思维,就很难有新的突破和创新。并且现在的情况是,不止招不来人才,反倒优秀的教师会流失。

第五,我很多次跟西安交大负责招生就业的部门和老师打交道,感觉官僚作风严重,内部管理僵化。他们不了解外部情况,也不愿意去了解外部情况,他们不愿意改变,因为他们害怕改变所带来的风险。

这些是我的个人感受,请西安交大的学生多担待。我也是为了西安交大能有大的发展才会实话实说。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请多指教。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们有帮助。


有点差距,但很小。

西交继承了当年交通大学的大部分衣钵,在90年代之前一直属于理工科前三。后来,因为地理位置、政治因素、经济发展等原因,慢慢有点没落了。而上交开始崛起,从靠后的位置一直追到清、北、复旦之后,实力厚了许多。

从录取分数来看,西交大比上海交大低20-30分左右。西交大全国录取分大概是15名左右,而上海交大在前四名,考进难度很大,接近清北。双一流学科嘛,西交好像是14个左右,上交20多个,西交还是略微落后。学校整体实力嘛,现在的上交不一定就比西交强大。西交百年底蕴和传承搁那儿了,不分伯仲吧。

两校都是985,都是双一流,都是C9联盟成员,能考上这俩牛逼高校的都是牛逼学生,而且发展前景都可以,到了社会上认可度其实还是类似的,明摆著都是国内顶尖高校,难道有人会歧视西安交通大学毕业的?呵呵??


曾经的西安交通大学继承了老交大大部分的资产,如今随著社会发展,城市发展的差距日渐凸显,也导致了大学实力的逆转。上海交通大学的综合实力已经远远超过西安交通大学。具体就体现在生源质量,双一流评选和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上面。

关注头条号「缪老师妙笔生花」,点击观看数百所高校视频介绍。

此外悟空问答每日更新关于高考报考、大学和专业的相关内容。


一、生源质量

(上图由缪老师亲手拍摄于西安交通大学,这是亲眼目睹后几乎热泪盈眶的一块石头,1977年恢复高考,那时的大学生有多么的不容易!!!)

文史类:全国范围内,上海交大的收分从2015年到2017年,平均排名全国大学的三至四名之间。西安交通大学排名在28名左右。

理工类,全国范围内,上海交大的收分从2015年到2017年,平均排名全国大学的三至四名之间。西安交通大学排名在20名左右。


二、双一流评选

(上图由缪老师亲手拍摄于上海交通大学,谁说工科大学没有文艺的一面?)

西安交通大学被评为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

共有8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上海交通大学同样被评为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

共有17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数学、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电子电气工程、商业与管理。

以上粗体字标注的三个学科为两校重合学科,未标注的为各自学校相对有优势的学科。


三、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上图由缪老师亲手拍摄于西安交通大学,他是厚重的,古朴的)

西安交通大学学科排名(14个进入A类):

A+档(2个):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

A档(4个):数学、力学、机械工程、工商管理

A-档(8个):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

上海交通大学学科排名(25个进入A类):

A+档(5个):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工程、临床医学、生物学、工商管理

A档(10个):外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A-档:(10个):法学、新闻传播学、化学、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体工程、基础医学、药学、公共管理

(上图由缪老师亲手拍摄于上海交通大学,这个位置是思源门,你看他想不想人字拖?)

以上,我仍然有粗字体表示出两校共有的进入A类的学科,可见西交的优势学科只有四个未被上交所覆盖,差距多少由此可见。


你可以不关注我,但你要关注孩子或者自己的高考!

你可以不给我点赞,但我要为你努力学习高考知识点赞!

本文由缪登峰老师原创,谢绝一切未经许可的转载,仿冒必究!


就像西安和上海的差距一样。

当时交通大学西迁的时候,交大主体的各种资源其实都在西安。但后期由于上海的地域优势和政策扶持,两所学校的差距越来越大。

就像深圳大学,非985,更非211,建校时间也很短。但因为深圳的地域优势,现在学校整体的发展水平相当不错。

同样的一个大学生,去西安上大学,和去上海上大学,他的视野和经历是不一样的。在一个更好的城市,你会接触到更新奇的事物,会了解更多的资源。当别的城市还没有通地铁,你已经坐上了磁悬浮,这样的经历是完全不同的。

西交大实力也不弱,和上海交大的差距没有太离谱,只是因为所在城市的地位,导致了人们心中认可度和地位的不同。

就好像中国矿业大学,徐州的矿大实力其实很强,但就是有人觉得北京的矿大更好。所以差距没有多大,离谱的只是人们的偏见而已。

欢迎关注坚果旅行,获取更多有趣实用干货知识


目前的西安交大跟上海交大差距不是一点点。

不过很多人都不知道90年代之前西安交大一直是碾压上海交大的。西安交大跟上交是同根同源,之前一直是反哺上海交大的。

近20多年,随著上海经济飞速发展,西安跟上海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上海已是国际化大都市,其繁华程度是西安难以望其项背的。上海城市的给力也让上海交大有了质的提升,正是这20多年,上海交大完成了对西安交大的完美超越。

西交跟上交目前差距到底有多大呢?上海交大目前贵为华五,在全国可排前五名,如果说非做个排名,仅次于清华,北大,复旦,浙大。而西安交大呢,一般在全国排第15名,前10都进不聊,两者的差距还是很明显。

第四轮学科评选中,上海交大有5个A+,25个A类,各学科通过加权得分位列全国第四位。而西安交大呢,全国排第18名,只有2个A+,14个A类,两校差距不是一点点。

上海交大近年来在院士,千人计划,杰青等方面表现都远超西安交大。上海交大在国内很多排名,像校友会,艾瑞深,武书连等排名一般排在第5名左右,而在国际排名中,像泰晤士,QS,上海软科排名中,多次入围世界前100,而西安交大呢,却很少入围前500。

西安交大常常念及的自家优势三大科技奖也输给了上海交大。上海交大各项奖励加权得分可排全国第三,变现依然好于西安交大。

上海交大几乎是全方位碾压西安交大的。那么两校目前为何有如此大的差距呢?上面已提到了,上交位于国际化大都市的区位优势是西安交大无可比拟的。


手机打字不易,欢迎关注点赞


其实就是差在地域上面。

题主也说了,八十年代九十年代西安交大很辉煌!

为什么现在不如上交大了?

我们看看两所学校现在的位置就知道了!西安交通大学位于陕西,上海交通大学位于上海!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嫡出庶出」之争

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是一脉相承!

历史追溯为:1896年创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学,1921年改称交通大学!

1952年,全国院系大调整,出于战略布局考虑,国家决定把位于徐家汇的交通大学搬迁至西部重镇西安;

让你从当时最繁华的城市搬到大西北,你干不!

肯定不干,一些老教授当场就发火不去啊,学生集体抗议啊!为此中央当时做了好多工作,周总理都亲自出面说好话!

到了1956年,因为种种原因,还是有一些东西没搬过去,老教授们给的其中一个理由就是部分专业并不适合在内陆搞,另外,上海地方政府也有需要,最后造船系、起重运输机械系以及小部分专业方向没有搬迁。

1959年国家专门发布政令,在西安与上海分别成立西安交通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因为当时主要师资已经搬迁至西安,国务院明文要求西安交大支援上海交大办学。

至此,双方开始的「嫡出庶出」之争!

从它们两的校徽就可以看的出来,就是不写西安和上海两个字,我就是交通大学!

西安交大校徽(左)和上海交大校徽(右)



结语:

西安交通大学为西部发展是做出了很大的牺牲的,我们不能说它的学科差!

很多人问,为什么排名比上海交通大学低十名!

同学,看看兰州大学你就明白了!

地域偏远,经济就业跟不上,导致后来的生源质量下滑,都没有后来者了,你学校再优秀也没有用啊!

天下交大是一家,希望它们两越来越好。


说差距很大的都忽略了几个关键的问题:中国人口太多,考生太多,除去金字塔顶尖的北大清华之外,剩余的学校所获取的都是处于上游的生源,就如同平时模拟考试成绩起起伏伏一样,高考只不过是另外一次正式定论的考试,你们真的觉得高考20分的差距可以使一个人的命运有天壤之别?你们真觉得除少数清北学生之外的学生在智商、学习方法、努力程度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

如果真的有人这么想,那借用一句交大江学长的一句话:too simple, too naive!

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风骨和风格,有人喜欢首都去了北航,有人钦佩总理而去了南开,有人向往人间天堂而去了浙大,有人渴望历史的厚重而去了南大或者西交,也有人因为从小没见过雪花而去了冰天雪地的哈工大。很多人对于学校的选择在于自己心里喜欢什么,倾慕什么,向往什么。

后来,很多当年去往首都的学生进入政界,很多去往江浙的学生开始从商,很多去往历史悠久的城市的学生进入科研机构。

再后来,大家结婚生子,转行创业,曾经傲气的被磨平了棱角,曾经理想主义的变得现实。

但是无论如何,这都是最优秀的一拨人,当初因为选了不同的学校被打上了不同的烙印,曾经因为谁最正宗争的面红耳赤,最后只不过是几句自嘲,几句醉话。

你们真的以为培养了五个院士和培养了七个院士有本质区别吗?你们真的以为申报了20个项目和申报的25个项目有本质区别吗?各种排行榜层出不穷,有些莫名其妙的指标大行其道,大部分都是扯蛋。

人生不是只有一个岔路的旅程,每个人都有多次翻盘的机会,学校不是一些冷冰冰的数字的集合体,如果你用学到的狡黠鄙视别人的坚硬,用学到的圆滑鄙视别人的理想主义,这之中体现出来人性的区别,或许远大于你们在智商和成就之上的区别。

所以,洗洗睡吧少年,你们太无聊了。


我得儿子最爱的学校。祝愿他6月顺利考上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