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伊藤润二,大部分年轻的日漫爱好者,都是从2012年的改编动画《鱼》,认识到这位恐怖漫画大师的。而他笔下的富江、黑涡镇等,多年来一直是读者们津津乐道的殿堂级经典。

伊藤润二的风格以诡奇绝望而令人称道,他对于恐怖现象的想像力和对未知恐惧的渲染力,使得其作品的故事给人一种山穷水尽亦无路的压抑感,主角从来不会因为是主角而获得救赎。

这次要谈的,是伊藤润二作品中的异类——《地狱星》。这部长篇相较被改编了十几次电影的富江,是最不知名的一部。而它之所以最不知名,则因为它是二子作品中口碑最差的作品。

此作的风评形成了较极端的两极分化,说口碑最差,可毕竟是大名鼎鼎的业界巨佬,差评的读者们对《地狱星》的评价往往是「流于平庸」或「缺乏想像」,而非一般意义上的「劣作」。而喜爱这部漫画的人,则往往给予了「浪漫」、「狂野」一类与之传统评价截然不同的声音。

事实也确实如此,《地狱星》是伊藤润二谋求变化的作品,它和人们熟悉的「二子脑洞」不太一样,就像一家你熟悉的日料餐厅突然做起了火锅——日料餐厅的客人定然是喜欢日料的,但却不一定喜欢火锅,更不一定喜欢日料店做出的火锅。

《地狱星》是一部带有伊藤氏风格的灾难片。其间既没有无法解释的诡异现象,也没有传染病般的怪异连锁反应,只有关于绝望末日的狂想。

某一日,人们突然发现一颗巨大的怪物星球来到了地球旁,那颗长著嘴巴的星球像舔棒棒糖一样把地球舔弄了一番,然后吃了下去,人们则只能在这绝望的末日里迎接世界的毁灭。漫画的主线,则是将末日降临之时的人间百态,用夸张的手法集中表现了出来。

(《地狱星》「丽美奈星」舔舐地球)

以熟悉了二子老风格的读者视角来看,《地狱星》中对「人性」的描写过于平庸,一些设定也难以「用科学的眼光」进行推敲。这就让笔者非常不解了,怎么没见人分析一下为什么人的脑袋变成气球是否科学呢?

《地狱星》既然是寻求改变的作品,用惯有的眼光去评价它,个人认为是有失偏颇的。

这部作品的核心,即不是描写人性,也不是极致诡异的恐怖创意,而是一部关于「巨星恐惧症」和「末日狂想曲」的作品。

巨星恐惧症是各种奇葩恐惧症大家庭的一员,而且不算冷门,从根源上讲,是巨物恐惧症的一种具体体现,所以还蛮普遍的。

有些人会对以下这组图片产生呼吸困难,心悸恐慌的感觉,程度或有轻重,这便是巨星恐惧症的表现。

这组图的名字是「如果月亮被其他星球取代,会怎么样?」

这是一张很普通的美国高速公路夜景,看起来非常普通,有一种静谧的美感。

接下来,如果我们把月亮换成稍大一圈的金星,于是这片景色有种太阳升起的感觉。

再把海王星替换上来,如果有一点巨星恐惧症的人,相信已经会感到心理上的不适了。

天王星的体积稍大一点,从感官上是差不多的。

那么,如果是土星大哥的话,请想像你是在这条高速公路上驱车疾驰的驾驶员,不知有何感想?

最后是木星爸爸……如果有感到不适,请翻回第一张图看看月亮缓解压力。

这便是巨星恐惧症,《地狱星》将这种心理恐惧通过更加夸张的方式表现了出来,如果读者能够理解这种恐惧感,便也能体验漫画带来的压迫感了。所以这部漫画其实本来就不是适合所有读者的。

粉丝大多知道,二子十分中意克苏鲁,其许多作品里都有克苏鲁的影子,这部漫画中的「丽美奈星」,灵感正是源于克苏鲁神话的审判之星,格赫罗斯(Ghroth)。

(格赫罗斯)

在克苏鲁神话中,格赫罗斯在星际中穿越而过,唤醒那些星体上的旧日支配者,从而带来毁灭(Maker of the Doom of Worlds)。

有了克苏鲁元素,《地狱星》中的「丽美奈星」除了本身「巨星恐惧」的压迫,带来了更多邪教意味的黑暗色彩。

故事的笔墨著重描写「丽美奈星」舔地球的过程中,在地球上围绕著女星丽美奈所发生的一系列癫狂的故事。如对此作表示失望的人所言,作品中人类在绝望的末日下展现出的贪婪、混乱和真情,是同系作品的标配,而《地狱星》在这方面的表现确实只能算中规中矩,没有多少突破的地方。

但个人认为这也并非漫画的主要看点,伊藤润二在作品里利用他「语文老师教的物理学」,为读者展示了特有的狂野末日。

(圆润的舌头轻轻拂过大地)

二子考虑到地球在被舔的过程中,会受到外力的影响,导致自身运动规律发生变化,直白地表述,就跟人吃糖果一样,地球会不停的在舌头的舔舐下「打转」——于是在地球上的人类能在短短数分钟内不停体验白天黑夜互相交替的奇观。

根据万有引力,地球自转速度变快,产生的离心力会减轻一部分重力,于是人类一边在被离心力甩出去,一边又被引力牵引,就如铅球一般,全人类都会飞起来,围著地球不停转动……嗯……好像乍一听还有那么点道理?

于是比较认真的读者就受不了了,「二子你这是在侮辱我的智商」,好像富江能够无限增殖就很有科学道理一样……

而没有那么较真的读者则觉得这些场景非常过瘾,故给出「浪漫狂野的世界末日」一类的评价。

伊藤润二之前的作品,怪异大多发生在相对封闭的城镇级别的空间里,那种隔离的环境正是造成恐惧感最关键的要素,市面上绝大多数恐怖片也都是这么干的。

这部《地狱星》则直接将这个绝望的空间放大到了整个地球,虽然本质看起来是一样的,但在这样的维度里,带来的恐惧并非诡异而是灾难了。

因此从自我突破的角度上看,伊藤润二的这部作品是非常成功的,他没有拘泥于自己最擅长的题材,而转向寻求更广泛的内容。

随《地狱星》附送的短篇《众人都是孤独的》,则是用他最擅长的「小镇故事」,描写了另一种形式的世界末日,由于味道更加熟悉(怪异无法阻碍地疯狂传染),同样是世界末日,读者整体对这短篇的评价却要高不少。所以这部漫画,其实是二子做的末日梦而已。

文/Caa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