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第二位皇帝宋太宗趙光義義本名趙匡義,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弟弟,後來因避太祖的“諱”而改名趙光義,即位後又改名趙炅。

趙光義臨死說:不要再殺人了!其子奉行誕生一恥辱條約,葬送江山 新聞 第1張

開寶九年(978年)十月初十,趙匡胤兄弟二人進行了一次“密中談”。據史書記載,當時,他們讓宮殿裏所有的太監宮女都出去。門外的人向裡面張望,只能透過窗戶,看到蠟燭在搖動。趙光義經常離開自己的座位。而趙匡胤不停地一把斧子敲擊地面,叫道:“好做,好做!”隨後,傳來強烈的斧擊地聲。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千古謎案——燭光斧影。

趙光義臨死說:不要再殺人了!其子奉行誕生一恥辱條約,葬送江山 新聞 第2張

第二天,眾人發現年僅50歲的趙匡胤駕崩了。

因為趙匡胤死的蹊蹺,後人都認為是趙光義害死的。《宋史》對此事諱莫如深,只簡單的寫了一句“癸丑夕,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殯於殿西階。”要了解事情經過還得看別的記載,《宋史紀事本末》就有此事的經過:左右皆不得聞,但遙燭影下晉王時或離席,若有遜避之狀。既而上引柱斧戳地大聲謂晉王曰:好為之,俄爾帝崩時漏下四鼓矣。

趙光義臨死說:不要再殺人了!其子奉行誕生一恥辱條約,葬送江山 新聞 第3張

事情發生後,宋皇後跪在柩前守靈,派內侍都知王繼恩立即召皇四子趙德芳入宮繼承大統。看到這裏,世人會問,為什麼宋皇後不召趙匡胤的健存的皇二子趙德昭呢?

這裏自然是有原因的。要知道,宋皇後史稱孝章宋皇後。她出身名門,家世顯赫,血統高貴。她的曾祖父宋瑤為後唐天德節度使,其祖母義寧公主,是後唐莊宗李存勖的女兒,祖父為宋廷浩,父親宋偓在後漢時期任金吾衛大將軍,其母親是漢高祖劉知遠的女兒永寧公主。

趙光義臨死說:不要再殺人了!其子奉行誕生一恥辱條約,葬送江山 新聞 第4張

公元968年,17歲的她隨母親到皇宮,被宋太祖看中,當年二月就冊封為皇後。宋太後比宋太祖趙匡胤的長子趙德昭還小一歲。而宋太祖第四子趙德芳比宋皇後要小,兩人平常也極為親近,宋皇後為了日後便於掌權,所以想到的召趙德芳入宮。

然而宋太後的願望竟然被王繼恩的“擅舉”而改改變。

趙光義臨死說:不要再殺人了!其子奉行誕生一恥辱條約,葬送江山 新聞 第5張

王繼恩出了宮,卻去晉王府請來了趙光義。原因很簡單,王繼恩早就被趙光義收買了。

而後趙光義、王繼恩入宮,宋皇後見了趙光義後,知道這已是“鐵板釘釘”的事了,倉促間聲淚俱下地說了10個字:“吾母子之命,皆託於官家!”

趙光義臨死說:不要再殺人了!其子奉行誕生一恥辱條約,葬送江山 新聞 第6張

趙光義回答嫂子說了7個字:“共保富貴,無憂也!”隨及,趙光義即位,大宋王朝的第二位皇帝就這樣神奇的上任了。

趙光義即位後,為顯皇恩浩蕩,他開始為皇親國戚封官賜爵,封他的弟弟趙廷美為齊王,封趙匡胤的兩個兒子趙德昭為武功郡王,趙德芳為山南西道節度使、同平章事。

趙光義臨死說:不要再殺人了!其子奉行誕生一恥辱條約,葬送江山 新聞 第7張

但局勢平定下來後,趙光義馬上就露出了“狐狸尾巴”,先是逼死了帶兵北伐的28歲的趙德昭。2年後,趙德芳也來了個突然病逝。而後來也有說法,趙德芳是趙光義毒殺的。

兩個侄兒相繼非正常死亡後,齊王趙廷美也坐不住了,他想做垂死掙扎之舉。結果他還沒有舉刀,趙光義已亮劍了,把趙廷美和家人都貶到房州(即今湖北省房縣)。趙廷美到了房州後,鬱悶而死。

趙光義臨死說:不要再殺人了!其子奉行誕生一恥辱條約,葬送江山 新聞 第8張

總之,趙光義沒有按照“金匱之盟”的約定,將皇位傳給他的弟弟趙廷美,或趙匡胤的兒子。而是將他們趕盡殺絕。不僅如此,趙光義對宋皇後也食言了,不但“共保富貴”,而且還把她打入冷宮,後來宋皇後病死後,他又禁止百官參加她的葬禮,而且不允許她與宋太祖合葬,更不準牌位進入太廟。

這完全與傳統禮法相悖,個中的緣由讓後人浮想聯翩。

趙光義臨死說:不要再殺人了!其子奉行誕生一恥辱條約,葬送江山 新聞 第9張

就這樣,趙光義把“金匱之盟”中兄弟叔侄相繼登位的潛在威脅都除盡了,這樣可以確保皇位可以萬無一失地傳給自己的兒子了。然而,好事多磨。

趙光義的長子趙元佐原本是最佳繼承人,他不但聰明伶俐,而且還武藝超羣,尤其善於騎射,經常隨趙光義外出徵戰。

然而,就這樣一位才情極佳的繼承人,卻因為趙光義慘殺叔父趙廷美和堂兄趙德昭和越德芳而耿耿於懷,後來,羞愧之下竟然發了失心瘋。

據史書記載,公元985年和重陽節,趙光義召集兒子們進行了一次家宴,考慮到元佐病未痊癒,就沒敢驚動他。

結果宴席後,“不懷好意”的次子陳王趙元佑立馬去看望長兄,告之元佐設宴一事,在他添油加醋之下,元佐認為自己被趙光義“遺忘”了,不由怒不可遏,於是借酒消愁,結果發了酒瘋——放火焚燒宮院。

趙光義聽聞後宮起火後,一邊命人滅火,一邊派人追查。最後趙元佐承認了自己的“罪刑”, 趙光義一怒之下把他廢為庶人。

趙光義臨死說:不要再殺人了!其子奉行誕生一恥辱條約,葬送江山 新聞 第10張

就這樣,次子陳王趙元佑順位為最佳人選。公元986年農歷七月,趙光義把趙元佑的名字改為趙元僖,並封開封府尹兼侍中,把他當“準皇儲”來打造。

然而,造化弄人,公元992年農歷十一月,趙元僖早朝回府後,突發疾病,隨後去世了。

聽聞噩耗,趙光義悲傷之下做出驚人舉:一是罷朝五日,二是寫了一首《思亡子詩》。

趙光義臨死說:不要再殺人了!其子奉行誕生一恥辱條約,葬送江山 新聞 第11張

經過接連打擊,趙光義為尋求心靈的解脫,開始信佛贖罪,他經常為趙德昭、趙德芳以及趙廷美等人祈禱,以使他們的靈魂得到安寧。後來,趙光義多年不敢在起立儲之心,但歲月不饒人,暮年的他為了趙宋江山的穩定,在與宰相寇準商議之後,最終在至道元年(995年)封三子趙元侃為太子,並給他改名為趙恆。

而趙光義臨終時,拼盡力氣對趙恆說了6個耐人尋問的話:“不要再殺人了!”

一個哥哥瘋了,一個哥哥病死了,原本輪不到皇位的趙恆繼位後成了宋真宗。

趙光義臨死說:不要再殺人了!其子奉行誕生一恥辱條約,葬送江山 新聞 第12張

宋真宗執政後勤於政事,重用一代名相李沆,大力懲治貪官,並減免稅賦,使得宋朝經濟快速發展,史稱“鹹平之治”。但也許是受趙光義臨終6字遺言影響,宋真宗在對待遼國的入侵上過於偏軟,竟然不戰而“屈人”,簽下每年送給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的恥辱條約——澶淵之盟。這樣雖然暫時保持了宋遼的和平數近百年,但卻留下了超級隱患,導致宋朝君臣忘戰苟安,重文輕武,完全忘記了自宋太祖時代起收復燕雲十六州的雄心壯志,民風日益萎靡,最終葬送了北宋王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