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诗人杜牧的这首诗,其「霜叶红于二月花」成为千古名句,也是描绘晚秋景色的绝妙而绝美之诗句之一。

诗咏道,当「我」远行于晚秋之美好景象中,驾马车走在幽静而充满凉意的群山中,行至一段弯弯曲曲且起伏向上通往更深远天际的石路上,此路斜绕于山坡上,白云朵朵轻浮于山腰与「我」的头上,向山中望去,古老的村庄垂烟升起,与白云溶为一体,此时感觉人在仙境之中,心胸豁然开朗。「我」停下车,坐到路边的石块上眺望山景,片片晚秋的枫林深深的吸引了我,使我心旷神怡。此时虽已晚秋,秋霜也会霜打枫叶,但枫叶依然艳红,美丽娇娜,枫叶飘飘起舞于风中,枫叶之艳丽就如同春日之美丽花朵,妆装了这美好山河,也是「我」激情澎湃。

不用多问,从诗中就可体会处杜牧当时对官场已生倦意,置身于枫红的美好景致中,人与自然化为一体,忘却了许多人间烦恼。

自然会给以人美好心境,而美好心境,才能更抒发出对自然的爱和自然美之景致。

(图片来自于网路)


《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生处:又作深处。坐:因为。

这是一首写景诗,它反映出诗人象喜欢春花一般地去喜爱傲雪迎霜的枫叶,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健康、乐观的思想情感。

前两句写景。诗人在山行中看见蜿蜒的石路,曲曲折折地通向秋色笼罩的山顶,山顶上,白云缭绕,仿佛云彩就从那里生起,隐约之间,还可以看见稀疏的竹篙茅舍。这很容易使读者连想起王维的诗句:"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巜终南别业》)但杜牧的"白云生处",似乎更多一些诗情画意,更富有生活的热情。因为他不仅著眼于富有生气的"人家",而且毫不掩饰地表达他对"枫林"的热"爱"。在诗人看来,这经霜的红叶,比"二月"的春花更红艳火爆,更灿烂夺目。于是诗人止不住要停下车来观赏,甚至留连忘返了。

"霜叶红于二月花"之所以能打动读者,在于它比喻新奇。诗人创造性地用"二月花"来形容"霜叶",不仅赋予"霜叶"以"花"的色彩,而且它还反映了诗人健康乐观和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在我国古代浩如烟海的诗词中,"悲秋"是屡见不鲜的主题,从宋玉的《九辨》到唐代的许多诗人,他们每到秋季来临,便要发出"悲哉,秋之为气也"这类的哀叹。杜牧此诗则与此相反,他赋予"霜叶"以"二月花"的形和神,并能引起读者许多美的联想。

好诗往往有深刻的寓意。所谓寓意,就是诗人通过诗中的描述来寄托自己另外的思想感情。

杜牧此诗是否有什么寓意,不得而知。但从他歌咏"霜叶",却可以使人联想到诗人蔑视封建统治阶级对他的排斥打击,以及他傲然独立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这种精神品质不是和"霜叶 "傲雪迎霜的性格有某些相似之处么?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的这一句,是针对自先秦以来文学作品中如铁律般的习惯——悲秋,到了秋天就生起萧索凋敝之伤的情绪,悲秋。战国时楚国人宋玉被后世称为「千古悲秋之祖」,意即后来所有的见秋就悲的文人习惯都是起源于他。那么,到了大气开放的唐代,不觉得秋「悲」、而能够发现秋之美的诗人,便不仅仅是刘禹锡一人了。如脍炙人口、众人皆知的杜牧那首《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样一首举国皆诵的七言绝句,以精妙之笔描绘出了秋日山间窈约闲适、明艳绚丽之景,突出了诗人乐观清宁、昂扬向上的精神。「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沿著弯曲蜿蜒的山上小路上得山去,想来那目光尽头、白云缭绕的后面应当还有人家。这一句开门见山地勾勒出一幅秋日登山图画,「寒山」即「秋山」可见季节为秋,「远」可见此地距离城邑之远,「斜」则可知这座山的山势高而缓、路远却不凌人。

「白云」也有解为炊烟的,山中炊烟,可以推测出山后有人家,也映照了后文的「晚」字,因为黄昏时分才是造饭时间。如《唐三体诗评》里这样说道:「『白云』即是炊烟,已起『晚』字;『白』『红』二字,又相映发。『有人家』三字下反接『停车』,『爱』字方有力。」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停下车来,是因为深爱眼前这深秋山林晚景,那枫叶被秋霜染过,比二月春花还要红艳美丽。诗人不舍的枫林,是心底最爱的一道风景,「停车」承上启下地衔接了上下句,时光也从下午转入到了傍晚,最后一句更是本诗「诗眼」,人皆爱江南春色的生机勃发,而此时此刻的秋日晚景在前,就该感到衰败伤感?看这枫叶之美犹胜春花,在这样清幽安宁的山间,不是更显红火热闹、振奋人心吗?诗人「不以物喜」的精神魅力,和漫山比春景还要烂漫美好的枫林融为一体,千载之下鼓舞著人心,让这篇传世佳作历久弥新。

《唐人绝句精华》书里提到:「读此可见诗人高怀逸致。霜叶胜花,常人所不易道出者。一经诗人道出,便留诵千口矣。」的确,诗人高情云渺,非常人心致,妙笔挥就,便是一首千古绝唱。


《山行》的全诗如下: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的大意是:

深秋时节,登上远处的山,石子铺成的山路倾斜地直至山顶,洁白的云层深处藏有人家。停下正在行驶的马车,因为喜爱这傍晚的枫林景色,经霜的枫叶比二月的红花还要鲜艳明丽。

诗意赏析:

  • 「远上寒山石径斜「,」寒山「指深秋时节的山;」石径「:用石块铺成的山路。深秋时节,接近隆冬,所以不免有些寒冷。诗人登上远处的山,只见山路由石子铺成,歪歪斜斜地直到山顶。

  • 「白云深处有人家「,」白云深处「点出了山的高度,直插云霄。放眼望去,只见层层白云的深处藏有人家,既然如此,首句的」石径「也就好理解了,它是白云深处的人家所铺成,是用于上山下山的道路。白色的云环绕在青色的山四周,既写出了山之高,又构成了一幅白云缭绕青山的有色画面。

  • 「停车坐爱枫林晚「,」坐「是因为,由于之意。诗人停下车,不再前行,也无心攀登高山上的石径,更无意去拜访白云深处的人家,是因为独爱这傍晚时分的枫树林,看来枫树林对诗人的吸引力非比寻常一般的景色。
  • 「霜叶红于二月花「,「霜叶」指经霜之后的红色枫树叶,「于」:比。第三句写到,诗人因傍晚的枫树林而停车驻足,那么驻足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呢?最后一句给出了答案,深秋的枫叶比二月的花还要红,还要鲜艳,原来诗人爱的是枫树叶,读者看到这里也就恍然大悟了。


《山行》展示的是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不同的是:杜牧没有象一般文人那样伤秋,而是尽情地歌颂秋美。所以,《山行》是一首秋的赞歌。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弯弯的小路,蜿蜒向山头,写高而缓的山势。「白云深处有人家",白云飘浮的地方,山高却有人居住。云外有山,山高人居,景色别样啊!「停车坐爱枫林晚」,此处一转,白云人家未让诗人动心,而枫林晚景却让他喜情难抑。为什么呢?接著引出下句「霜叶红于二月花"。夕晖下枫林如染,比二月春花还火红。诗人感受和抒发的是:秋天和春天一样的蓬勃的生命力。

《山行》的创作手法独特,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才是主,是全诗的中心。山路.人家.白云.红叶,这些画面都是为中心铺垫和烘托的。而第三句则兼有叙事.抒情的妙用,由此诗人也就成了景色的一部分。

杜牧的写景抒情小诗,清丽生动,此诗即可见一斑。


被后人称作「小杜」的杜牧,是晚唐时与李商隐齐名的大家。晚唐诗人面对国力衰退、政治腐败,大都透露出颓废气息和悲凉的情怀。

可杜牧却与众不同,他的诗表现出一种健朗俊爽的风格,尤其是他的咏史诗鲜明地展现了他的这一风格。「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就是杜牧写诗的特点。

在这首千古名篇《山行》中,我们亦可以看出杜牧的豪情。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此二句描绘深秋的山林景致:远远地望去在寒山之上,有一条石头的小路弯弯曲曲地由山下一直深入到山的深处去。在那白云升起的地方,是住有人家的。

这两句诗里「远」字用得精妙凝练,既可指来路之遥,也可指山之高远。「寒」字则点明了寒秋季节,有萧瑟之感。

「斜」字有曲径通幽、峰回路转之妙。给了我们一种纵深感,正因为有歪斜之径,才不至于将美景一览无余,才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枫叶。

第二句中的「白云」已是很美的意象,而一个「生」字更赋予了它飘渺不定的动态。「白云生处」,不仅给空旷的山野带来生机与活力,更表达了诗人超然脱俗的胸怀。诗人置身深山,但见白云飘飘、雾气萦绕,翩翩然独立于世之感油然而生。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我之所以这么晚了还不回家,反而把车停在山路上,那是因为我爱这一片如火的枫林啊!我看到在这深秋季节里绽放的枫叶,霜愈重色愈浓,红得比早春二月的花还要红。

这两句诗中,一个「停」字耐人寻味。前二句描写行路匆匆,在此的「停」字吸引了目光,有停顿也有强调的意思。「晚」照应「寒」字,实写时间,虚写夕阳。

此二句中的二月花、夕阳都很艳丽,属暖色调。与前二句的寒山、石径、白云等冷色调意象对比鲜明,突出了原已十分鲜丽明亮的枫叶加上夕阳红霞的渲染后更加红艳的美。

「霜叶红于二月花」是这首诗中最动人的一句。再现如画秋色的同时,对诗意有新的拓展,赋予了秋色顽强的生命力。诗人表面上在比较红叶与红花的颜色,实际上是在比较秋意与春意,比较对秋天和春天的情感。诗人认为枫叶的深秋之红比早春的二月更让人感觉到意气风发。

这与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横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是说秋日里的诗情在碧霄,一个说秋日里的诗情在枫叶,都突出了秋日胜春朝的这样一个主旨。

诗人从层林尽染、夕阳西下之中感受到的不是「夕阳西下」而是振奋,充分体现了其豁达的胸襟。同时,枫叶没有同春花争艳,却在霜里斗妍,又显现了一种勇敢和坚毅的精神。

杜牧将美景与哲思相互交融,于悠闲舒适中寄寓情致高远之气,使该诗的内蕴更加沉厚,更值得玩味,从而在主题上完成了对前人的升华和超越,故此诗成为千古名篇。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感谢邀请,关于《山行》这首诗,我不想再过多分析了,因为,第一,这首诗在我们小学课本就有,我们上小学都学过。第二,好多悟空问答的朋友已经分析的非常好了。我现在,只想说说杜牧这个人。

小杜这个人挺有意思,比他前辈老杜洒脱的多!首先,说说他的出身,这哥们儿绝对是官后代,远的不说,从他爷爷算起,至少是官三代,他爷爷杜佑可是个大官,应该是个正国级干部——宰相、歧国公。他爸官不太大,但也应该是副局正处了。小杜从小生活中这样的家庭,可想而知,整天花天酒地,出入娱乐场所是没得说了,但是,小杜可和现在的某些官后代、富后代又不一样,这哥们儿真有才华,也有些政治抱负,年纪轻轻就写出了《阿房宫赋》、《感怀诗》,也因此中了进士,当了官。但是小杜就是小杜,性格散漫惯了,觉得在首都当官约束太多,不自由,又想起曾经在湖州看上的一个姑娘,答应人家10年内就会到湖州当官,娶人家。所以,一直想念著湖州,想念著这位女孩子。可杜牧官职较低,不能提出调任湖州的请求,直到他哥们儿周墀出任宰相,于是,小杜连写了三封信,请求出任湖州刺史,但这时已经过去了14年,那女孩都成了孩她妈了。小杜还为著这件伤心事,杜牧写下了《叹花》,看来小杜这人还不错,是个说话算数的人。

可以说,小杜既有超人才华,又能花天酒地,既能积极入世,有政治抱负,又可洒脱逍遥(对了,小杜同志还喜欢道教),我个人比较喜欢他??,不像老杜那么苦,虽然也写过《饮中八仙歌》这样豪放的诗,和《登高》《望岳》这样写景的诗,但老杜的诗还是以忧国忧民的为多,不是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非常著名的一首七绝。主要描写和赞美秋色。
  • 起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一条石径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诗意的秋山。「寒」字点明深秋时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整句写出,让人仿佛看到了高山,但由于坡度较缓,故可乘车游览(为第三句埋下伏笔)。

  • 承句「白云生处有人家」,描写诗人所看到的远处风光。「有人家」三字让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活气息。「有人家」还回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说明石径是山民上山的通道。

  • 转句「停车坐爱枫林晚」,因为夕阳下的枫林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此处的「坐」字,不是坐下来,而是「因为」。这句中的「晚」字,相当有韵味:不仅可以用来点明观景的时间(前两句是白天后两句则是傍晚),也表明只有傍晚才能有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的美景,同时还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也舍不得离去。

  • 结句「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诗眼,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用「红于」而不用「红如」,说明诗人眼里,秋叶比春花更好,不仅色彩鲜艳,而且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有点「秋日胜春朝」的意味,令人赏心悦目,精神焕发,给人以启迪和鼓舞。


问题:唐诗千古名篇杜牧《山行》怎样赏析?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的释义大家都清楚,需要注意的是几个可能会疏忽的地方,我依次讲一下自己的认识。未必准确,欢迎指正。

一、第一句 是谁「远上」

远上寒山石径斜,这首诗第一个问题是,首句的主语是谁?远上寒山石径斜,是谁远上呢?

看上去似乎是省略了主语「我」,有的注释中解释是 :诗人自己远上寒山看到石径斜。不过第三句又有「停车坐爱枫林晚」,那么诗人不是上山了吗?难道是坐著车上的山吗?似乎又讲不通。

远上寒山石径斜,这一句应该是主语后置,主语是石径,是石径远上寒山,而且看上去弯弯曲曲,这是比较复杂的诗家语的句法。

这种句法有一点类似杜甫秋兴八首中第四首的第三联: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迟。

望九华山(唐·卢嗣立)第二联也类似:

不遇阴霾孤岫隐,正当寒日众峰呈。

和白居易的《浔阳春三首 》 的主语用法完全一样,主语是香骑和钿车。

金谷蹋花香骑入,曲江碾草钿车行。

踏花的是香骑,碾草的是钿车,远上寒山的是石径。

二、第二句 深处还是生处

白云生处有人家,第二句是写的诗人远望,看到石径弯曲远上消失的尽头,是白云生处隐约的人家。

古诗词传到今天经常有不同的版本, 是「深」还是「生」字存在争议。

清乾隆《四库全书》收入的两种版本都有,例如明高棅编《唐诗品汇》和《御定全唐诗》作「白云深处有人家」,而宋洪迈编《万首唐人绝句》作「白云生处有人家」。

有些课本中本诗也从原来的「白云深处有人家」修改为现在的「白云生处有人家」,并于注释处说明「『生处』一作『深处』」 。94年版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作「白云深处有人家」。

三、第三句 何为坐爱

停车坐爱枫林晚,这句诗需要说的是「坐爱」二字,这里不能望文生义,「坐」字解释为「因为、由于」。

宋朝的梅尧臣《夏日晚霁与崔子登周襄故城》尾联也用的坐爱,是用一个意思:

雨脚收不尽,斜阳半古城。独携幽客步,闲阅老农耕。

宝气无人发,阴虫入夜鸣。余非避喧者,坐爱远风清。

结语

这首诗的三个问题,是我们阅读古诗词常常遇见的问题。首先,诗家语的句法多变,即使是同样句法结构的句子,主谓宾的位置也未必相同,更不能用散文句法来解释古诗的句法。

其次,版本的不同是常见现象,例如李白的静夜思就有很多版本,有时候不同版本会有不同的意思。

再次,古诗中的词语于今天词语的意义会有不同,不能简单的望文生义。还有很多的字,读音于今天不同,例如:斜,这个字与花、家同在古语「下平六麻」,可见韵母一定是a。

@老街味道


先说点基本情况吧,杜牧,字牧之。是唐朝文宗二年的进士。后举贤良方正,官中书舍人。杜牧一生,勤于写作造诣很深,传世有樊川文藉。前人将杜牧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李白,杜甫)可见评价不低。下面进入主题看他这首诗《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写的通俗易懂,朴实简约。其大意是:在深秋的一天,我沿著霜叶铺就的小径,登上略嫌寒冷的山丘。抬眼望去在悠悠的白云下,有几户散落的人家。在这么美好的风光中,我突然看见满山的枫林红叶似火,忍不住停下车来仔细观瞧,啊,多么美丽的红叶呀,正是经过严霜的摧打,才比二月的春花开的更加鲜艳。这首诗经过起,承,转,合把诗人的诗心落在了末句。此时的诗人,当己迟暮,如何渡过一生的晚年,也必在考虑之中,看到了凌霜傲雪不久飘落的红叶,给了自己巨大的启发,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是呀,古来英雄壮士不怕一死,只怕举事无成。最后以曹诗两句结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己。总之《山行》一诗,不但娱目,还真是一首励志诗呢。本文完。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