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上帝造人是用的面粉,所以人只有三种^_^。开个玩笑,段子见后。

品种是品种,人种是人种,两者没有可比性。

品种是人类从同一个物种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审美或者其他原因,刻意筛选出来的具有不同性状的后代,然后进行纯系培育,以保持它们的特性,并在它们的后代中不断加强它们的特性,这就像养殖场选择高产的母鸡一样。而之所以能得到众多品系,那是因为有性生殖的结果本来就是千变万化的,至少在一定范围内是这样。

但也正因为有性生殖的结果,千变万化,所以这种选择必须世代维持,啥意思?就是不合需要的都直接杀了,不让它们有繁殖的机会,免得破坏品系。这种人工选择一旦消失,那么品种和品种之间,或者同一品种内部,也会再次迅速分化,品种的特性或特色就会消失。因为这些特色并不真的符合动物个体自身的最高利益,一旦丧失人为的控制以及人类给它们提供的特殊生存或繁殖环境,它们就会再次按自然的道路前进,去接受大自然的选择。

达尔文当年就是受到人工选择得到众多品种的鸽子等家养动物的影响,开始思考物种的起源和分化的,即从一个物种开始,如何得到众多的物种,这种变异的范围到底有多大 ,能超出物种的界限形成一个新的物种吗?

图示:鸽子的品种。

人种是啥?到底分几类?

鉴于人类不是外星人圈养的动物,也没有生活在上帝的伊甸园中。

而是生活在大自然里,生活在人类社会和人类文化中,因此人类只需要适应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就行。人类的外观或其他特性的产生和维持,主要和当地环境、气候等因素有关,当然也和人类独特的文化有关。

作为外貌协会成员,人类特别擅长识别其他人的外观,并且群体内部关系也特别复杂,在历史上按照外貌、文化差异、民族等不断的对人群进行分类,形成了本氏族、本民族、本国、同样的肤色外貌等来分类。而在这样的分类体系中,人群可以分为成千上万种。

但人种这个概念的真正流行还是和欧洲的大航海时代有关,而最早一本正经将地球上的人进行整体分类的人则是弗朗索瓦 ·贝尔尼埃(Fran?ois Bernier),他出版了一本名字巨长的书,《基于地球上居住的不同的物种或种族的新的地球划分法》。

在这本著作中,他提出将人分成四个人种。这是第一本正经开始讨论如何把全人类进行分类的书。

  1. 生活在远东的亚洲人和美洲原住民,按后来的说法则是黄种人

  2. 撒哈拉以南非洲人,按后来的说法是黑种人

  3. 欧洲人,包括南亚人,按后来的说法是白种人

  4. 萨米人(北欧的原住民),传统以养殖驯鹿为生

图示:萨米人老照片。

图示:在我们眼中萨米人和白种人没啥不同,但在欧洲白种人眼中,他们彼此还是不同的。

到了19世纪,人种学成了显学,许多科学家都在致力于将人归类。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归类方法,从最多的分为十一种到最少的三种,后来是分三种的胜出,也就是题主所言的为啥人种只有三种,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分太多了,难得背啊,不然分成十二类按十二星座分也不是不行啊。

  • 尼格罗人种,即黑色人种
  • 高加索人种,即白色人种
  • 蒙古人种,即黄色人种

三分法的分类流传最广,被我国知识分子引入之后,在我国多数人也就只知道三分法了,还有人创造出对应的段子。段子说:

上帝用面粉造人,并放在油锅里炸,

第一次炸糊了,创造出了黑种人,

第二次炸生了,创造出了白种人

第三次手熟了,创造出了黄种人。

但三种其实真的太少了,后来又有变化分为五种,这是由人类学家卡尔顿·S·昆(Carleton S. Coon)提出的,他是个美国人。

  • 刚果人种,即黑色人种
  • 高加索人种,即白色人种
  • 蒙古人种,即黄色人种
  • 澳大利亚人种,即棕色人种
  • 开普敦人种(居于非洲南部与上面这四种人都有区别)

开普敦人种,现在称为布希曼人又称桑人,肤色偏黄,他们很可能是人类最正宗的嫡系后裔!因为他们的基因研究显示,他们的血统至少能追溯到十万年前,他们拥有人类最古老的Y染色体,而其他人种的历史大概都是在最近五万年内才形成的。

图示:桑人(布希曼人),他们一直过著狩猎采集生活。

2016年9月发表的一项关于全测序基因组的DNA研究也表明,今天的桑人狩猎采集者的祖先们,在大约20万年前与非洲其他人类分手,在10万年前完全隔离独自繁衍,没有后其他地方的人类发生混血,因此保留了许多远古祖先的DNA特性。

Mallick S, Li H, Lipson M, et al. The Simons genome diversity project: 300 genomes from 142 diverse populations[J]. Nature, 2016, 538(7624): 201.

最后,有必要指出,人种这个词意识形态化之后,造成了许多恶果,分裂了人类的统一性,如今该词的负面影响正在被从大众舆论中加以清除,尤其在西方世界中是这样的。而如果只看人的肤色变化,那么其实地球上所有人的肤色变化呈现明显的渐变,这些肤色基因的形成,最初是与当地的紫外线强弱相关的,后期被人类文化加强,同肤色之间的人彼此通婚,避免与不同肤色的人结婚,通过这样的自我强化,人类从单一族群逐渐分裂成了不同的族群。


喜欢就点个赞呗,欢迎关注,^_^_^


动物界的分类,门纲目科属种,人在属这个等级上只有一种类型:智人。你说的黑人,黄人,白人,红人(澳大利亚),那是在亚种层面的分别,当前人类只有一个进化序列:

森林古猿~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和智人并列的14种人类,包括

尼安德 特人,海德堡人,丹尼索瓦人等13种人属动物在历史长河中消失了,只有智人存留至今,是唯一的人类。

至于你说的狗,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真兽亚纲,食肉目,犬科,犬属,在种的层次上开始分类,有的属于灰狼种,有的属于高加索种,经过人类的驯化而呈现不同的特征。


先明确下定义,在生物学分类上,我们说的狗属于犬科、犬属、灰狼种、家犬亚种。在生物学上,区分两个物种的原则是产生生殖隔离。如,马和驴虽然能杂交产生骡子,但是骡子是高度不育(划重点)的,因此马和驴被认为是两个物种。而世界上虽然有很多不同品种的狗,但是这些狗之间,甚至狗和狼之间 ,都是交配可育的,因此它们都是同一个物种。这里要首先明确的是物种和品种的区别。物种是分类学的基本单位。而品种,是经过人工选择而形成遗传性状比较稳定、种性大致相同、具有人类需要的性状的生物群体。因此,我们所看到的如家畜、家禽都具有数目众多的品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人类出于需要定向选育的结果。

再回到人类上面。从当代生物学角度来看,我们人类在分类是属于,人科、人属、智人种(大概当初林奈老爷子在命名的时候认为像他一样的都是有智慧的人,所以才用了智人这个名吧,哈)。我们都知道,现在的人类分为三种,蒙古利亚人种(黄种人)、尼格罗人种(黑种人)和欧罗巴人种(白种人)。有人提到了混血,是的,有混血的出现,说明了我们上面所列出的三个人种只是品种上的区别,而不是物种。前面说过了,品种的产生往往是人工选育的结果。但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情况可以产生新的品种,地理隔离。但同时,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地理隔离则不会像人工选育一样产生大量的不同品种。我们可以拿东北虎和华南虎来举例。这两个品种的老虎,在原来可能都是同一个群体的,但由于各种原因,气候、食物等等,使得它们分裂成了两个群体,其中一个在华南生活,另一个在东北生活,随著时间的推移,并产生了一些适应当地环境的特点,从而成为了两个不同的品种。我们可以想像,如果把它们养育在一起,它们是完全可以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因为它们还是同一个物种。只要稍微有点地理知识,我们就可以明白,黄种人生活在亚洲地区,白种人生活在欧洲,而黑种人生活在非洲,在这三个聚集地之间,存在著高山、海峡等,因此使得不同群体产生了地理隔离,缺乏基因上的交流,并最终产生了比较稳定的三个人种。

多说一点。其实更为常见的问题是,为什么在人科人属下只有我们智人种这一个分支?这也是生物学家一直关心的话题。实际上,考古发现在历史上其实是存在其他人种的(注意,这里的人种是指物种)。如,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能人、直立人等等。

图片来自简书https://www.jianshu.com/p/8cb171063517

最早,科学家认为这些不同的人种都是我们智人种在进化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现在考古学则证明了,他们和我们属于完全不同的人种,甚至其中的一些人种还和我们智人在同一个时期生活过。但是他们最终都因为一些原因灭绝了。单起源学说认为,现在的所有人类,包括已经灭绝的其他人种,都是起源于原始的非洲大陆。尼安德特人等,则早于智人走出非洲,迁徙到世界其他地方。但到了大约7万年前,智人进化出了不同于我们兄弟的大脑认知结构,并从非洲大陆开始快速的在世界版图进行扩张,并消灭了所有其他的人种,使得我们智人成为了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种。(有兴趣可以看看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

但是,2010年的一项尼安德特人基因组测序的研究结果表明,就现代分布于亚欧的人类(non-african)而言,有1%~4%的尼安德特人DNA序列。2014年2月,考古学家们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证明尼安德特人的DNA序列和现代人类的DNA序列非常相似。因此,在我们的祖先生活的时期,我们智人也有可能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与尼安德特人等人种通过生殖产生了基因上的交流。

当然,上面很多都还是科学家们基于已有的证据所提出的假说,真实的情况还需要更多的考古发现的支持。


这个问题完全把物种学扭曲了。首先狗是人类改变狼的基因,培育出来的新物种。人种,已经是庞大的人科下属的分支中的一个小枝,曾经有众多的种,现存的人属下,只有智人一种。什么白人,黑人,黄种人都是不正确的叫法,可能是一种有争议的族群分类。不管是什么肤色的人都是晚期智人。

现今和智人最接近的是同属人族的黑猩猩亚族,人亚科的大猩猩族,人科的猩猩亚科,人猿总科的长臂猿科,其他人科的分支均已灭亡。人科是个非常庞大的科目,就以智人种的上一级人属来说。根据已经发现的古人类,已经有17个种灭绝,最熟悉的14个他们是:

  • ?鲁道夫人 H. rudolfensis
  • ?能人 H. habilis
  • ?直立人 H. erectus
  • ?先驱人 H. antecessor
  • ?匠人 H. ergaster
  • ?海德堡人 H. heidelbergensis
  • ?罗德西亚人 H. rhodesiensis
  • ?西布兰诺人 H. cepranensis
  • ?格鲁及亚人 H. georgicus
  • ?豪登人 H. gautengensis
  • ?纳勒迪人 H. naledi
  • ?尼安德特人 H. neanderthalensis
  • ?佛罗勒斯人 H. floresiensis
  • ?澎湖原人H. tsaichangensis

这些已经灭绝了的人种里,直立人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中国境内的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都是直立人。像尼安德特人,3万年前灭绝,外观已和智人非常相似。最终只有最智慧的智人成为现存唯一人种。


在自然状态下,其实并非所有的动物都有很多品种。拿狗来说,自然状态下世界各地的土狗基本上都是一个样子,所谓的大黄。

所谓动物的品种,在生物学和进化学上称为亚群。亚群是一个物种种群的自然变异与环境变化共同作用的产物,是一种自然选择的结果。

在自然条件下,一个地方的环境多样性越高,这里物种的多样性就越高。比如达尔文造访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时候,就曾经发现这里的鸟类多样性之丰富令人惊奇,仅仅是鸟类的喙,就有非常多的形态。

再比如亚马逊热带雨林中,仅仅白蚁就有好几百种。而在相对简单恒定的环境下,物种的亚群数目就可能非常之少。比如东非大草原上,马的种群就只有斑马一种。

而对于宠物来说,事情就不太一样了。所有的宠物也好,农作物也好,只要是经过人类驯化选育的物种,它们的多样性基本上就完全取决于人类的喜好了。

像狗狗的形态虽然有如此大的差别,但本质上主要集中在毛色,头骨,体型和四肢发育上。而目前的研究发现,这几个性状的大多是由一个或少数基因控制的。所以对人类来说,驯化狗狗的形态并不很难,只要选择喜欢类型的狗狗进行杂交,它们的后代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产生形态的改变。

而谈到人类种族,历史上出现过的其实也远不止3种。只不过一些人类亚种在生存竞争中输给了现代智人,比如曾经出现又灭绝的尼安德特人。而当今的世界,人类已经进化、出高度全球化和一致化的社会结构,各个人种的生存环境也趋同。所以理论上来说,人类种群之间的差距将越来越小。


白人、黑人、黄种人其实是一个品种,只是颜色不同而已,就和拉布拉多狗的毛色有黄色和黑色之分一样。人种肤色不同是因为生活地区不同而形成的,但基因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你让白人几千年都生活在热带,他们也会变成黑人的,比如印度人,他们的祖先是从北方来的雅利安白人,在南亚生活了几千年,看起来就和黑人差不多了,但从他们深眼窝、高鼻梁和薄嘴唇还是能看出来白人的基因。

我们现在的所有人类无论是什么人种都属于智人,智人其实是人类这个大类中的一支而已,和智人同样生活在世界上的还有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弗洛勒斯人、直立人等等,他们和我们智人才能算和狗的不同品种的对比,比如弗洛勒斯人的身高只有智人的一半,大致就相当于泰迪和拉布拉多的区别了。我们都知道的北京人,就属于直立人,虽然是在中国被发现的,但并不是我们的祖先,和我们现代中国人是八竿子打不著的,他们和我们的关系和非洲猩猩和人类的关系没啥区别。只不过,这些其他人类和我们智人都有共同祖先,基本上都是从海德堡人进化来的,但在进化中分道扬镳了。

为什么现在世界上只有我们智人一种人类,因为其他的人类都灭绝了。灭绝的原因有各种假说,但主流观点是他们是被我们智人给屠杀的。和动物一样,不同的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都会争夺生存空间。比如我们智人第一次从非洲大陆进入亚洲就被早已占据亚欧大陆的表兄尼安德特人给一闷棍打了回去,然后花了十万年时间才敢重新进入亚欧大陆,并和尼安德特人经历了一场长达数万年的战争,大约4万年前,最后一个尼安德特人死在了欧洲。但是尼安德特人的基因却留在了我们体内,大约4%的基因。


谢邀。却不想回答,所以拖到现在。

道理极其简单,题目可能代表了许多人的想法,但是这个貌似没有毛病的想法,却暴露了人性的弱点,就是自高自大且藐视一切。

《易经》说「方以类聚,人以群分。」到底说的是什么?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题目的讨论领域而言,应该就是人没有「品种」的区分。至少,在人类之间,是不能按照肤色、种族、习惯等等(甚至包括巨人与小人,以及神)特点来区分为不同的类别的。哪怕人类真的有这种区分方式,比如希特勒之对于犹太,也是完全偏执的误解,为患多端,遗害无穷。至于人为什么要分「群」,与本题无关,这里不涉及。

另一个方面,人与动物,包括全部的「物质」,真正的分别是什么?「方」严格来说,并不是一个符合现代「科学」标准的概念,因为,它不够物质化,主观意味太浓。「方」现阶段最适当的翻译,可以理解成「集合」,是一种自然形成的团队的共性结构,自然的「方」,一方面是基于人的感知而形成,但是在此同时,也是因为它们自身所存在的空间与时间的区别,所以以此来映照的人的「群」,相对而言,同样存在较强的主观倾向,由此更应该知道,所谓的「人之初,性本善」完全是人盲们的忽悠,难登大雅之堂。

量子力学的发现,应该可以起到解读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作用,因为以人的视觉看待世界,表面上存在的以人为核心的主客观互动的「对应」,乃是所谓的唯心主义、以及「心外无物」观点的立足之本。但是,十分可惜,或者说遗憾的是,这种所谓的「根本现象」,出自于人自身,而不一定是自然本相。自然不可能专门为了其中的一个分子,包括人,来形成一个特别的核心,所以,这是幻象,而非真实。

由此出发,动物的结构,即「生物链」或者叫「食物链」,也是一种「相」、或者「象」,仅仅是「代谢」的依据或者说「现象」。

仅此而已。


动物的繁衍有人为干预的操作,所以品种比较多。

为了适应环境,动物进化出了不同的外貌,但是他们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比如猫,狗。但是有些外貌人觉得可爱,但是有的又不觉得可爱,所以,受欢迎的动物就有了市场价值,不受欢迎的动物市场价值小,因此人为干预,不让他们相互繁衍,而是保持其原本的血统。

其实这些动物大多都是毛不一样,耳朵五官等有些许区别。就像人,有的头发直,有的头发弯,有的头发黑,有的头发黄,有的鼻梁塌,有的鼻梁挺一样,有的嘴唇厚,有的嘴唇白。按这些特征来分,人也有很多种,你所做的的分类是黄、黑、白的肤色来的,按照这种分法来,猫也就黑、白、黄、灰、花这几种了。


你看看这张图,我再通俗易懂地简单讲一下吧:

1、在史前时期,人的「品种」还是很多,例如上面从左到右分别为:1. 能人,2. 智人,3. 弗洛勒斯人(霍比特人),4. 直立人,5. 鲍氏傍人(可能是最早使用石器的人科生物),6. 海德堡人,7. 尼安德特人。

2、现代人类虽然分为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但都是属于同一人种,类似老虎里面的东北虎、孟加拉虎、华南虎的区别,都属于老虎,只是体型、颜色上有一些区别。

3、但是上图中不同的人种的关系则类似狮子、老虎、豹子,长的有相似性,也都属于猫科动物,但却是完全不同的物种。

4、目前只有智人演化过来的现代人类存活,其他人种都已灭绝。原始时期,不同人种曾并存过,比如直立人和智人曾经并存过,后来智人扩张,根据「替代理论」,智人取代先前人种,形成今天的人类。「替代理论」一直是这个领域的共识,然而这个问题仍有争议。

5、假设如果现在社会多人种并存的话,预计会导致地球更加混乱的局面。举例:a、目前不同的民族都会造成各种战争,如果再加上不同的人种的话,人种之间的排斥性更强,更容易为了争夺生存空间导致战争。b、就像狗一下,有智商较高的例如拉布拉多、金毛等,也有智商较低的,如藏獒。如果人种在智商上、体型上有些许差异的话(肯定会有),高智商人种(假设人类)和低智商人种(假设智商类似人类10岁左右)该如何相处呢?是和平共存还是奴隶?我估计后者会多一些,想想人类对大猩猩的干的事情吧。所以多人种并存的话或许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