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院长许宗力,认为国民法官可以让判决更接地气。(图/记者吴铭峰摄)

▲司法院长许宗力,认为国民法官可以让判决更接地气。(图/记者吴铭峰摄)

记者吴铭峰/台北报导

司法院推动国民法官参审,17日在台北地方法院举办模拟国民法官选任程序,司法院长许宗力,法务部政务次长陈明堂,立法院多名委员,多位律师、学者均到场参加。许宗力致词表示,国民法官的参与,将让判决结果「接地气」,不偏离国民正当的法律感情;另外也可以深化人民对人权法治的观念。

依照司法院《国民参与刑事审判法草案》的规划,国民法官必须是年满23岁,且在地方法院辖区连续居住满4个月以上,有高中职毕业以上学力的我国国民。而选任流程是先由地方政府提出符合资格的初选名单,交由地方法院的审核小组以电脑抽签,复选24名候选国民法官,最后由该案件的地方法院合议庭,加上检辩双方代表,以面试、询问的方式,决定出最后的6名国民法官与2名备位国民法官。这次台北地院举行的模拟法庭,就是合议庭与检辩代表共同开会,面试国民法官的过程。

由于国民法官在制度中至关重要,因此这次模拟法庭引起注意,许宗力率领司法院一级主管出席,亲自上阵督军。许宗力在致词时表示,引进国民参与审判,一方面可以让国民直接参与法院判决形成的过程,增进司法专业社群与国民的相互了解,国民法官的参与,可以使判决结果「接地气」,不偏离国民正当的法律感情。另一方面,透过国民与法官相互沟通,与负责任的参与,也可以培养国民良好的公民素养与法治精神,普及、深化人权与法治的观念。

另外他也期许草案能尽速在立法院中过关,而且不管最后过关的版本为何,许宗力认为「卷证不并送」、「证据开示」、「当事人自主调查证据」等新的诉讼结构,都是未来必然存在的新规定。所以他希望加紧演练模拟法庭,好让草案过关后,法官、检察官、律师都能很快上手,新旧制度无缝衔接。


 ▼台北地院合议庭,模拟选任国民法官程序(图/记者吴铭峰摄)

▲▼台北地院合议庭,模拟选任国民法官程序(图/记者吴铭峰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