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傳》庫恩版,450多頁厚的一本大書,是一本相對比較難讀的傳記。因為作者主要所寫的不是奇聞軼事和康德

的生平經歷,而是力圖從康德的經歷和與周圍人的交往、互動過程,重現康德思想發展的歷程,並試圖對康德三大批判的精神進行一定程度的解讀。由於康德哲學出了名的複雜、難懂(據說有的長句一句話就有一兩頁紙那麼長),使這本傳記也顯得頗為難讀。全書的重點在六、七、八三章,分別對應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

第六章重點介紹了「粉碎一切」的純粹理性批判,康德回答了「我可以知道什麼?」的問題,用他的話說是「我們可以先天且獨立於經驗地認識到什麼(即孟子所說的不慮而知者,良知也)?」康德稱先天的認識論條件為「形式」,一切的知識都必然從屬於三種形式:感性形式、知性形式、理性形式。感性形式包括時間和空間,對我們而言是一切經驗的必要條件,是在人的成長過程中通過運動逐漸建立起來的(如嬰兒開始沒有空間概念,需要通過抓物練習逐漸建立視覺和空間感)。知性形式包括12個範疇(借用亞里士多德

的術語,即基本概念):量的概念(單一性、多數性、全體性)、質的概念(實在性、否定性、限制性)、模態(可能性與不可能性、存在性與不存在性、必然性與偶然性)。範疇的應用範圍比時空概念廣,因為我們似乎可以陳述時空世界以外的事物,例如許多哲學家用因果概念證明上帝的存在。康德試圖證明,雖然範疇本身獨立於經驗,但必然受限於時空性的經驗,當範疇應用在經驗以外的地方,便成了空洞的文字。而第三種理性形式,康德認為純粹理性形式雖然可以通過知性概念建立可靠的原理,但不能直接通過概念建立,而總是與可能的經驗關聯。從以上觀點得到的最重要的推論是,(西方人)傳統中關於靈魂本質、世界全體與上帝存在的證明,終歸是無效的,它們無法建立任何意義下的知識,如果它們被誤認為知識,就會使我們自相矛盾。這便是《純粹理性批判》為康德帶來「粉碎一切者」頭銜的部分,也是西方人「上帝死了」的哲學來源,可以說康德通過《純粹理性批判》告訴歐洲人,以往一切證明上帝存在的理論(如聖奧古斯丁、托馬斯

·阿奎納等)全部是靠不住的,從哲學根基上摧毀了基督教乃至一切宗教的根基。

這個結果等於告訴人們,本體是不可知的(道家所謂「道可道,非常道」,西方人花費了兩千年的時間,終於達到道家本體論思想的水平,認識到本體——即存在本身——是人無法直接認識的,道家本體論的高明使海德格爾心發慌,想要與中國人合作翻譯道德經,最終仍以失敗告終。道在西方語言里根本找不到對應的概念,因此最終只能翻譯為Tao和Taoism。),可知的只有現象。我們不可能知道是什麼維繫世界的凝聚,也不可能知道獨立於感官以外的事物,我們甚至不能知道我們自己究竟是什麼。對於本體,我們只能知道否定性的觀念,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確定它不可能是什麼,我們不可能得到本體的肯定性知識,那只是個界限性的概念,標示了人類的概念永遠無法抵達之處。比如,宇宙的大小,光錐(請自行百度)之外的世界,大爆炸之前的時空是什麼樣子,人類至少目前仍是無法想像的。有人說宇宙的直徑是930億光年,有人說可能只有140億光年,也有人說可能更大,但是以人類目前的觀測水平和手段,根本無法確認,因為人類無法知道宇宙究竟是否是平直的,我們觀測到的宇宙光線究竟是從平直的遠方發射過來的,還是像地球的赤道一樣,繞了一圈回到我們的觀察點,由於星系、星系團、超星系團的相對位置是永遠變化的,所以目前我們根本不可能知道這一點。因此,對於這些問題,是人類的感性形式、知性形式和理性形式的邊界和界限,是人類的概念和認知永遠無法抵達之處,即便人類未來通過努力,解決了其中的一個或幾個,仍然將會有下一個邊界。

在批判了傳統關於人類靈魂(存在或不朽)、上帝存在的謬誤推理之後,康德說明了我們為什麼無法探討作為自在之物的「我」。接下來,康德提出四組二律背反(Anatomie),想要證明傳統形而上學(Metaphsics)的謬誤:(一)世界有無開端;(二)單純而不可分割者是否存在;(三)自由是否存在(這一點西方哲學起到現在都很難證明,或者說無法真正證明(鮑鵬山教授的觀點),而道家的本體論經過老子和莊子的發揮,完全可以證明自由意志的存在性(我的觀點));(四)絕對必然的存在者是否存在。康德很巧妙的證明,那些用來支持以上四點的主張的論點,同時也可以用來否證它本身。正題與反題都可以合乎邏輯地推論自理性的基本原則,這便是理性的二律背反。由此證明,理性終究是有缺陷的,它是不可靠的,無法回答自己不得不提出的問題。由此出發,康德證明(進一步)了針對上帝本體論的證明和自然神學的證明都是謬誤的,從而完全否定了上帝的存在性。

與康德同時代的德國學者認為,沒有貝克萊就不會有休謨,沒有休謨就不會有康德。休謨作為一個哲學家,提出兩個極為刁鑽的問題,可以說到現在人類都無法說已經完全解決了。在這裡只略微討論其中一個:「是」如何推導出「應該」的問題,即因果關係的問題。我們能觀察到一件事物隨著另一件事物而來,但我們並不能觀察到任何兩件事物之間的關聯,比如我們如何認識到太陽照射和石頭升溫之間的聯繫?現在我們可以說,陽光里的光子撞擊石頭,使石頭分子運動加快,表現在人類感官可知的現象上,是石頭的溫度升高。這種解釋比陽光照射引起石頭升溫的解釋顯然更進了一步,但這只是換了一種解釋方法而已,並不能從本質上建立兩個現象之間的因果聯繫。這個例子其實不太好,因為到目前為止,人類對這兩個現象之間聯繫的觀察都沒有發現反例,那麼從「經驗判斷」上可以說,兩者之間存在「正確」的因果聯繫。我們換一個例子來看,在日心說被人們接受之前,人類觀察到白天來臨與太陽升起之間的關係,那個時候全世界的人都堅信,白天來臨是因為太陽升起,這兩個現象之間的因果聯繫在現在的人看來當然是錯誤的,因為導致白天來臨的是地球的自轉,而不是太陽的「升起」,太陽的升起只是當時人類普遍的錯誤認識。那麼人類在發現進一步的真理之前,也無法知道目前的經驗是否是絕對正確的,即三體中提到的火雞原理(發明人羅素):在一個飼養場,飼養員會準時在上午九點鐘給火雞餵食,經過整整十個月的觀察總結,一位火雞科學家驕傲地宣稱它發現了宇宙的第一原理:食物會在上午九點降臨,這條定理非常準確有用,直到聖誕的前一天,火雞們沒有得到食物,卻被飼養員捉去殺掉了。

第七章講述了康德的道德哲學,傳記作者給本章的題目是:道德形而上學的創始人。這一方面,康德明顯受到中國哲學的深刻影響,定義了人性本善(核心概念「善的意志」)這樣的基礎,提出了定言命令,成為摧毀基督教之後西方人道德觀念的新基礎。康德的定言命令有三個:第一條是永遠只依據使你的意志能成為普遍法則的準則去行動;第二條是在你的行為實踐中,你應始終將你自身或他人的人格視為目的,絕不僅僅視為手段;第三條是每個理性的存在者應通過他所有意志的準則而成為普遍法則的訂立者。即,一個道德的人,他的行為應該具有為自然界立法的意義,才能說是道德的行為。我們試著來分析一下三個定言命令:假如有一個人,他是一個馬屁精,以上級領導的意志為自己的意志,永遠無原則地以諂媚的笑臉面對上級並以臭臉面對同級和下級,他認為這是人們應該遵守的普遍準則,因為他本人覺得這是天經地義的,所以覺得全天下的人都應該做一個合格的馬屁精,社會才能和諧。然而這樣的準則顯然違背了第二條定言命令,即始終將自身或他人的人格視為目的而不是視為手段。因為在馬屁精的準則里,自己和他人的人格都要降低為低於領導的人格,並以此作為撈取好處的手段,而不是通過行動去完善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將自己和他人的人格作為人行為的目的。所以馬屁精的準則就只能成為他本人的準則,而不能成為人類的普遍法則。雖然康德聲稱關於人性本善的概念來自盧梭的啟發,他從未提到過東方哲學對他的影響,但中國人根本不需要超過0.1秒就可以看出,這個概念來自孟子,而關於自律自主、人為自然界立法的概念,王陽明在反對朱熹一派的理論時早已提出:如果沒有心,也就沒有理,心是宇宙的立法者,也是一切理的立法者。第三個定言命令又導向自律的概念,康德將其稱為「道德的最高原理」,所以道德的前提是自由,但在康德的體系里,自由是個迷,他無法證明「自由」在人性里的真實存在。如果要把一個存在者視為理性的,並且可以意識到自身行為的原因,亦即擁有意志,那麼我們就不得不預設意志的存在,因此必須承認每個擁有理性與意志的存在者,都擁有根據自由的理念去決定其行為的屬性。這個推理過程陷入循環論證,因此康德自己也知道,必須預設自由,才能解決道德哲學三個定言命令的本質問題。因此,西方人的哲學,直到現在仍無法真正解決人類是否擁有自由意思的問題。人性善這一道德哲學的基礎,在中國人看來完全自然而然,但是要考慮到18世紀歐洲的背景,當時基督教仍有相當的勢力,基督教神學的基礎之一是原罪論,即以人性惡和死後的審判(完全無法證偽的欺騙,因為絕不可能有一個死人返回人世來告訴人們究竟有沒有末日審判)作為西方人道德的基礎。因而將人性善作為道德的基礎,對西方人的世界觀來說,這是一種顛覆性的改變,所以康德被認為是西方古典哲學的終結者和近現代哲學的開創者。道德和自由是人類社會能夠存在和發展的兩大根基,而這兩個問題又是密切相關的,如果不能解決自由的基礎問題,那麼人類社會的倫理基礎就會永遠是一座建立在沙子之上的塔。可以說現在人類知識、科學的發展,都在把人類往滅亡的邊緣推進,與西方世界未能解決自由和道德的基礎問題有一定的關係。關於道家哲學如何解決了這一問題的討論,我準備挖一個坑,放到以後再說。

第八章敘述了《判斷力批判》,以及康德自律、自主、自由、平等理念所引起的與教會和王室的摩擦。有人(海涅等)說康德的哲學是法國大革命在思想方面的直接推動者,但在這本傳記里沒有找到相關的證明和討論,只說到康德對於法國大革命至死不渝的堅定支持,雖然他也看到革命中所暴露出來的專制、暴力等負面因素。判斷力批判主要解決人們可以希望什麼的問題,主題主要是審美判斷的有效性問題。西方哲學史中的大哲學家不可避免的都要涉及美學理論問題,美學本身也是一個哲學問題,因此,關於判斷力批判的內容留到以後有機會討論西方美學史的時候再講(又挖一個坑)。這裡只抄出與中國當下現實非常有借鑒意義的兩段話(括弧里的話是我加的):

只有道德實踐才能使有道德的上帝(我們知道,康德早已粉碎了上帝存在的基礎,仍然提上帝,只是為了與當時的政府和教會妥協,避免被迫害甚至燒死的權益之計)悅納。祈禱、聖儀、朝聖和告解,都是沒有價值的。西藏人的轉法輪、天主教徒誦念玫瑰經,或者新教徒無固定格式的祈禱,都是一樣的,他們都在愚弄自己,在這些崇拜的方式里不會生起任何善的意志,甚至還會導致宗教狂熱(由宗教狂熱招致的罪惡行徑,根本不用舉例,簡直是數不勝數)。

我承認自己不喜歡某些聰明人喜歡講的一種說法:「某個正在準備以法律保障公民自由的國家的國民,還沒有成熟到享有自由」,「大地主的奴隸還沒有成熟到享有自由」,「人類還沒成熟到享有信仰自由」 (這種說法現下的中國人是不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根據這樣的假設,自由永遠不會來到,因為如果人們沒有先得到自由,他就永遠沒有成熟的機會。

以上講完理論,以下為八卦部分的小結:

1、這不是一本面向所有人的傳記,因為它真的不太容易讀,對於想要略微有所了解的人,其實讀一讀謝文郁的代序就可以,其中提到康德版的「四十不惑」論和尼采對康德的稱呼:「哥尼斯堡的中國人(這篇代序的題目)」。尼采認為康德的道德哲學要求人從善良意志出發,遵循自我法則,最後造就的就是像中國人那樣循規蹈矩、惟命是從的奴才,閹割自己的超人品質。康德無力解決「心靈改變」的難題,謝文郁認為在這一點上,尼採的洞見十分深刻,可是我們中國人怕是不肯背這口大鍋,與西方那種階級固化、資本洗腦的社會相比,中國人其實是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民族,陳勝、吳廣的精神直到現在仍然在歷史課本里閃閃發光,而且導致奴才人格的決不是人性善(善良意志),而是兩千年的封建專制體制和滿清奴隸制的餘毒。尼采無意詆毀中國人,他實際上要攻擊的仍然是基督教,認為基督教閹割了歐洲人的超人品質。尼採在考察(顯然不夠深入)了中國文化之後,認為中國文化和歐洲基督教文化一樣,提供的是「奴隸理論」,康德用德國人的思路表達了中國思想,正在毒害德國人(從尼采那種未能完全理解中國文化的角度看,可能是有那麼一點,然而尼採的超人品質論卻成為納粹的理論基礎,這個結果怕是他做夢也想不到的吧)。關於四十不惑的問題,康德說的比孔夫子要更具體一些,康德在四十歲開始談論人的價值判斷能力問題,他認為四十歲是人具有獨立正確判斷能力的年齡。所以說,孔夫子和康德說的四十不惑,決不是在人生、知識問題上的不惑,而是對一件事的價值判斷方面的不惑。現在的人,雖然大部分已經解決了文盲問題,也有些讀了很多書,但真正能做到建立人生觀、價值觀,擁有自己的哲學體系,對價值判斷問題不再困惑,能夠剋制自己的從眾心理,不再像只羊一樣時刻跟著羊群跑的,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呢?大家都在拚命向上爬,想要建功立業,升官發財,有幾個人能停下來想一想這究竟是為了什麼呢?在向上爬的過程中,又有幾位能從權力和利益中看到應該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呢?大家都在逼著孩子上各種輔導班,想要成龍成鳳,有幾個人能停下來想一想,自己的孩子到底是不是那塊料,他/她自己的選擇是什麼,他/她到底適合做什麼呢?

2、關於康德極為規律的生活習慣,以至於成為哥尼斯堡市民對錶依據的傳聞,傳記作者試圖證明,這一規律性來自康德的朋友,一個名叫格林的商人,正是由於格林嚴格、規律的生活,幫助康德形成如此規律、嚴格的生活習慣,在格林的幫助下,康德《純粹理性批判》的可讀性大大提高。

3、康德雖然生活非常規律,但他並不是一個冷血機器,他的講課多數時候是幽默的理性主義風格。

4、康德一生未婚的原因是前期負擔不起妻子和家庭的費用,當他在46時終於成為教授並在59歲時有足夠的錢購置私人住房以後,他已經不再需要妻子和家庭了。

5、由康德所講授的課程表,可以看到這個一米五幾的瘦小教授的能量:邏輯學、形而上學(主要方向,康德是形而上學教授,為了當上形而上學教授,他兩次拒絕了升教授的機會)、機械學、理論物理學、自然地理學、數學平面幾何與三角學等等,當然還有其他。有一個故事,說康德與羅馬來的客人談起羅馬,康德對羅馬的熟悉程度使客人以為康德一定訪問過羅馬很多次,但實際上,康德一生都未離開過哥尼斯堡。由於講師在當時的德國是沒有固定收入的,只能按學生數量收取費用,所以康德前期講授大量的課時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6、康德的幽默感可以體現在抽煙這件事上:他嚴格規定自己每天只抽一斗煙,終生不變,但隨著年紀的增大,煙斗也越來越大。

7、1758至1762年,哥尼斯堡被俄國人佔領,在此期間,似乎整個哥尼斯堡並未有太大的變化,康德與俄國佔領者的關係似乎還不錯。現在哥尼斯堡叫加里寧格勒,歸俄國人所有。如果碰到一個不友好的德國人,那麼你可以問他一個小問題:「德國人準備什麼時候收回哥尼斯堡?讓康德他老人家少聽幾句俄語,他可能不愛聽啊!」

8、康德一生的故事從寫小說和傳記的角度來看,可以說波瀾不驚,簡直可以說是乏善可陳,但是這個白開水一樣的人生,卻創造了一座令西方和東方都無法忽視的哲學大廈。這個只會學習、講課和寫作,完全沒有其他技能的畸形人,通過他的筆,生前就獲得了巨大的聲望,這種傳奇大概也只有在德國人這種理性的民族才會出現吧。即便你完全不了解康德,應該也聽過這句刻在他墓碑上的話吧(出自《實踐理性批判》):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日新月異,不斷增長:我們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則。

9、康德(1724——1804)的作息時間表(以下複製自網路)

康德的一生就像一個最規則的動詞,歸功於他超級規律的作息,堪比瑞士造手錶。且看康大師晚年的作息時間表(如有想成名成家的,可效仿):

4:45 僕人叫醒康德。康德命令:無論他怎麼賴床,都必須想方設法把他拖起來。

5:00 喝兩杯茶,抽一斗煙,備課。康大師嚴格規定自己每天只抽一斗煙,終生不變,但年紀越大,煙斗也越大。

7:00-9:00 上課。

9:00-12:45 寫作。康德的三大批判都完成於這個時間段。

12:45 待客。給那些遲到的客人some color to see see。

13:00-16:00 與那些自己點名邀請的友人共進午餐,也是康大師大發議論的享受時光。

16:00-17:00 著名的康大師獨門散步。定時定點,廣大哥尼斯堡居民一看見康大師就對錶。有次康大師看盧梭的《愛彌兒》走火入魔,忘了出門散步,廣大市民一片混亂,一致認為教堂敲錯了鍾。

17:00-22:00 看書。要求:書房溫度恆定15度。(這麼低的溫度,大概是為了保持頭腦清醒吧。)

22:00-4:45 睡覺。傳聞,一到22點,康大師立馬上床睡覺,而且是一沾枕頭就入夢鄉。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