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我只在維基百科日語版提到這是主管稅收一類的主計寮的副手。

那麼為什麼像加藤清正這樣的武將也會成為主計頭呢?


前面諸賢已經從主計頭在傳統律令制官位體系中的執掌進行了描述,也有朋友指出進入戰國時代,官位只是虛銜並不去京都進行實際職責的履行,說的都很不錯。我也再補充一下吧,順便說一下題主說的為何加藤清正會就任主計頭。

首先不得不提一下豐臣秀吉創出的武家官位體系,使豐臣政權內的各級大名和家臣分別就任不同級別的官位加以區分,形成了以清華成、公家成、諸大夫成的家格秩序體系,這是論述豐臣政權官位體系時不能迴避的。除了那些強力大名及中型大名成為清華成、公家成大名外,秀吉的子嗣家臣出身的那些人物則主要就任諸大夫級的官位,如淺野長政的彈正少弼、石田三成的治部少輔以及加藤清正的主計頭,這種如果對於律令制官位的位階的話,基本都是五位的官途。以上也是豐臣政權下武家官位的顯著特點之一。

正如前面所說,既然戰國時代的官位已與以前不同,不用在上京履行實務,那麼加藤清正為何就任主計頭而不是就任其他五位的官途呢??一般情況下這種情況不會在史料上進行直接說明。而加藤清正就任主計頭是在天正十四年正月六日之前(《紀伊德川家文書》),而此時豐臣秀吉正在整備領內各處的藏入地,而加藤清正正是進行藏入地支配和管理年貢收納的一把好手,被秀吉委以重任,因此在熊本日日新聞社出版的《加藤清正の生涯》一書中認為加藤清正就任主計頭正是為了體現出秀吉委以其藏入地經濟核算的任務。從主計頭的官途的執掌來看雖然確實好像匹配,但實際上究竟真因是不是如此,還是沒有直接史料描述,僅限於推測而已(大和浪彌《加藤清正與畿內》)。

而且在以前的回復中倒也提到過,雖然至戰國時代絕大部分官職只是虛銜並不會實際履行職責,但除了家傳官途外,有些官途還是有些意義的,比如:不懂戰國:真田安房守這個稱謂怎麼來的?。所以加藤清正就任主計頭,或許還真與其參與藏入地任務有關係吧。


根據律令制,在民部省下設置有主計寮,主管每年朝廷收入支出的核算,類似於會計一樣的職務。主計寮長官為從五位下的主計頭,次官為正六位下的助,三等四等官為」允「和」屬「。內部職員為」算師「若干名。國司每四年任職屆滿,進行功過評定的時候,主計寮出具的文書也是主要考核指標之一,證明該員在任期沒有欠國家的稅。

到了戰國時期,賣官是朝廷的主要收入之一,許多官位都已經徒有虛名,加藤清正肯定不會去民部省當會計。擔任這個職位就是因為它從五位下的位階,朝廷從五位下這一位階的編製總共也就一兩百個崗位,有時候確實僧多粥少。


從五位下的品秩而已。朝廷的官基本上是花錢就能買到的(當然你本身也得有一定的勢力)。不過好處就是正好夠格能上殿(這一點很重要。從五位下以下,除了個別官位以外,都是上不了殿的)。

秀吉能給加藤上從五位的官職,也從側面反映出秀吉當時已經基本掌握了中央大權,簡單說就是想封誰就封誰,我手下人的官職都能和普通大名官職差不多,你氣不氣。


題主你確定沒有看錯?

首先,日語維基已經被和諧了。

其次,主計寮的「頭兒」就是主計頭,副手叫主計助。

第三,嚴格意義上說,主計寮不管「稅」,但主計寮也管稅收。

解釋一下原因。

日本古代的許多制度起源於唐朝。而唐朝把那些作為稅收而上交中央政府的糧食叫做「租」和「稅」,把上交中央政府的錢、布匹及其他雜物叫做「調」。此外唐朝老百姓必須參與一些與國家有關體力勞動,這被稱為「庸」。有些老百姓因為個人原因沒辦法參與勞動,政府允許他們以上交實物(並非糧食)的方式替代勞動。而主計寮主要負責統計及管理全國的「庸」和「調」這兩種以財物形式存在的稅收,並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上交的額度。其職能類似於唐朝的度支司和金部司以及今天的國家發改委、國家統計局、國家稅務總局和國家金庫。至於「稅」也就是以糧食形式存在的稅收,則是歸主稅寮管。至於加藤清正當這官的原因,很多人都講到了。其實何止是加藤清正。隨便一個二把刀的武士都能自稱朝廷命官呢。由於天皇沒有實權,日本律令時代制定的那些官職,從攝關政治時代開始就已經成了花架子了。甚至不少官名成為了日本人的別號。聽過「大石內藏助」這個人嗎?。內藏寮是掌管天皇金庫的部門,而內藏助就是內藏寮的第二把手。

聽起來很牛逼吧。

只不過他根本不管「內藏」的事務,也從沒人把他這「內藏助」當回事。內藏助只是他的一個別號。這就是日本歷史上存在的「百官名」現象。因為這種現象發源於關東地區,所以又被稱為「東百官」。

日本幕府時代武家的官職實際上只是「享受某某待遇」的意思。

源賴朝是大納言,但是他不會去京都上班,和那堆公家的大臣納言們坐在一起合議政務。他兒子源實朝是右大臣,但也不用去京都上班。

類似的還有地方官,比如國守國介,並不一定(但也不一定不)意味著這個令制國就是你的地盤了,比如室町鎌倉時代你還要兼守護職才真的名實合一。同理,你掛了左京右京大夫,別以為自己就得到駐京都的肥差了,這活鎌倉時是六波羅府、室町時是將軍本人、江戶時是京都所司代的,你掛名而已。

其實從實用主義的角度來說,本來品位(親王是品,諸王和群臣是位)和官職就是兩套體系,可以有四位的大納言,也可以有三位的國守、二位的省卿。所以那些武將完全可以就掛一個官階就得了,還省的擠占那幫靠級別工資吃飯公家的位置。

問題是這樣不夠豪邁啊。

「吾乃從一位平朝臣信長」肯定比不過「吾乃織田右大臣信長」提氣,只掛個白板官階沒職務,聽起來像是命婦不像重臣。(因為女官最高就是正三位尚侍,軍閥們總不能給自己的老娘妻子申請妃嬪銜吧)


主計寮(しゅけいりょう)は律令制において民部省に屬した機関。訓はかずえのつかさなど。

概要主計寮は稅収(特に調)を把握?監査することが職掌である。具體的には租稅の量を計算し?それが規定の量に達しているか監査するのである。そのため數學(算道)に関する技術が求められ?樞要の職として律令制崩壊後も存続した。主計寮の主典の一人は廩院の勾當となってその事務に専念した。主計寮の名稱は現在?財務省主計局?主計官に継承されている。職員頭(従五位上)助(正六位下)大允(正七位下) 少允(従七位上)大屬(従八位上) 少屬(従八位下)算師(従八位下)-計算を専門に行う史生

寮掌 新設

使部直丁関連項目日本の官

——日語維基百科

日本史盲連翻譯都看不懂,希望能幫到看得懂的知友們。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