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月老有些事是不能求的!(图/维基百科)

原来月老有些事是不能求的!(图/维基百科)

汉族明确出现月下老人是在唐《续幽怪录•定婚店》,是位手拿鸳鸯谱(俗称姻缘簿)的平民老者,是管理姻缘簿天吏的化身,象征汉族婚姻是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及姻缘天注定的观念。

祈求爱情的仪式在西周便有记录,春秋时代的郑国有个风俗,每逢三月上旬的己日,男女会齐集在岸边祓禊──在水边戒浴,以消除不祥的祭祀。而当时男女会藉著祭祀的集会欢聚,并祈求爱情顺利。

良宵月下情意正浓

月下老人是源自对月亮催情的自然与现象崇拜,良宵月下情意浓,是谈情说爱、互诉情衷,进而定情缱绻的美时。古时,苗人即有在春天月圆之夜举办未婚男女歌舞饮酒的聚会,称为「跳月」,即藉月亮催情而集体相亲的活动。湖南侗族也有姑娘在中秋节去心上人家中圃园摘菜的习俗,这跟台湾女孩在元宵夜去「偷挽葱」类似,不过台湾姑娘是含蓄地偷摘,侗族姑娘则是大方地喊著,故意让心上人听到。虽然文化差异产生了不同的人情与行为,但将月亮视为爱情象征的情意,却是各地一致的。

唐代明确出现月下老人的形象后,民间便说月下老人会用红线将命定的情人绑在一起,纵使逃到天涯海角,仍注定会碰面,所以有的月下老人雕像上会有一捆红线;此外,古人结婚时,新人也会一起拉著一条红彩带,上面装饰一颗红绣球,象征这条红线永远牢牢地绑著,之后这颗红绣球也成了婚姻的象征,因而有抛绣球招亲寻找真命天子的习俗。

现在月下老人的神像依原始典籍描述的样貌出现,所以不著官服。祂在道教里也是正神,经常与同样不著官服、老人样貌、手持拐杖的土地公、南极仙翁、华陀仙翁搞混,最大的区别点当然就是手上的姻缘簿跟红线啰!

斩烂桃花别找月下老人

唐朝的《续幽怪录‧定婚店》和道教都认为「姻缘天注定」,只负责保管姻缘簿的月老其实并无帮人搓合姻缘的神力,顶多让人偷瞄一下未来的对象是谁,但百姓认为月老有成人之美,撒娇一下,祂就会跟媒人公一样帮人撮合。随著时代的变迁,人的健康与寿命都可以改变了,婚姻与幸福当然也可以改变,每个人都应该勇敢追求,所以未婚男女多拜月下老人是准没错的啦!

月下老人赐的是家庭婚姻的伦常爱情,如果是求野桃花的小王、小三千万别去,免得挨骂!此外,月下老人可不帮人斩烂桃花,所以也别来闹了!不过,已婚男女经过月老神像时,以一般礼仪感谢祂保佑家庭婚姻和合美满,这当然没问题啰!

全台最受欢迎月老

台湾没有主祭月下老人的古迹级庙宇,但配祀的倒是不少,二O一四年曾做过网路票选,前五名分别是:台北霞海城隍庙月老、台南大天后宫月老、台北龙山寺月老、台南祀典武庙月老、台南重庆寺月老,听说拜了保证终结单身、绝对锁死!

其中,台北霞海城隍庙月老以超过百分之四十的票数获得压倒性胜利,连老外也慕名而来;庙中月老金身于一九七一年奉请至今,香火越来越盛。到此祭拜不用担心,庙方已经帮信徒准备好纸钱、铅钱、红丝线、喜糖等套装供品,另备有喜饼、喜糖、平安甜茶供香客食用讨吉祥。

台湾配祀月老的古迹级庙宇有哪些?

城隍庙配祀 三大城隍庙的台北市省城隍庙、新竹市都城隍庙、台南台湾府城隍庙,以及霞海城隍系统的台北霞海城隍庙、台北松山霞海城隍庙、高雄市霞海城隍庙等。
妈祖庙配祀 台中旱溪乐成宫、彰化鹿港天后宫、台南大天后宫、正统台南鹿耳门圣母庙、台南鹿耳门天后宫等。
一般庙宇配祀 台北龙山寺、新竹市普天宫、台中市元保宫、台南祀典武庙台南天坛、台南市保安宫、高雄武庙、宜兰补天宫、花莲胜安宫等。
佛寺配祀

台南重庆寺、台南大观音亭等。观音菩萨虽是出家人,但也保佑善男信女的婚姻喔!

作者介绍|林金郎

历任台湾文学创作者协会理事长、经济部荣誉指导员、《好命大百科》封面四大名师之一,曾任联合报、自由电子报、世新大学台湾立报……等专栏作家,曾获中央日报文学奖、台湾文学奖、宗教文学奖、洪醒夫小说奖等,出版有《神灵台湾•第一本亲近神明的小百科》、《找神!拜对正庙有缘神》、《学易经,没有那么难》、《渡僧》等著作三十余本。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柿子文化《神灵台湾‧第一本亲近神明的小百科》(原标题:婚姻感情──月老说了算?)

2019一起疯妈祖,参加妈祖遶境好鞋票选,人人有奖送A.S.O 健康袜兑换券

责任编辑/潘渝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