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打新,被很多人视为稳赚不赔的买卖。

在你不屑一顾的时候,却有很多人一直子在打新。根据招商证券的统计,2018年,有13000人坚持打新103次,全年未缺席。

想想也是,现在货币基金也就3%的收益;银行一年定期4-5%, 但没有一点儿流动性;头部P2P理论上有8%,但前提是循环出借,而且流动性也不好……

股票打新,策略合适的话,亏损风险有限,却能博取打新、分红、增值的收益,而且还有很好的流动性。

现在科创板在即,以后新股发行会越来越多,动动手,点点手机,就可能赚钱的事情,为什么不考虑下呢?

01 2018年股票打新数据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及招商证券数据中心的报告,从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 沪深两市共发行新股103只(沪市57只,深市46只)。
  • 新股上市平均连续涨停7.5天。
  • 平均中一签新股,获利约2.2万元。
  • 沪深两市总市值达到40万的话,有近80%的概率至少中签一次。
  • 有13000人坚持打新103次,全年未缺席。

因为股票一、二级市场的估值差,国内A股上市大都涨停,其中一只还出现了连续17个涨停板。

持仓市值越高,分配的申购单位越多,中签率也越大,40万市值的话,只要运气不是太差,基本上至少能中一签了。

以平均中一签2.2万收益来计算,40万市值,80%可能至少中一签的收益率为 「2.2 * 0.8 / 40 = 4.4%」, 在2018年的大熊市,打新本身5%的收益率,还是比较靠谱的。

当然了,如果把市值分配到多个账户,中签的可能性应该还会更高些。

02 科创板打新

万众瞩目的科创板来的好快,就在上周,首批9家企业已经向上交所提交了申请,预期6月底创业板就能开张。

科创板是一块试验田,希望给更多战略新兴企业打开融资的大门,实行注册制、允许亏损企业、前五天没有涨跌幅限制,之后每天涨跌停限制为20%......

眼花缭亮的新规则,也让科创板风险与机会并存,并要求投资者有2年以上的交易经验和50万以上的账户资产。

当然了,50万账户资产,是过去20天的平均资产,股票、ETF、场内货币基金、国债逆回购、甚至现金资产都可以,这也是很多投资者借钱凑科创板的原因,1000万放在账户里1天就够了(20天平均资产50万)。

国内优质的公司本就不多,在科创板上市的公司肯定也是参差不齐,新的交易规则也会放大风险,价值投资者都会抱谨慎的态度,但人气来了,势必会爆炒一把,普通投资者是冲著「中国版纳斯达克」来的,才不管这么多。

新股发行多了,让喜欢网上打新的人又开始痒痒了。

根据目前的办法,科创板新股网下配售只面向机构投资者,而且会扩大到70-80%(目前沪深两市是最多50%),面向个人散户的网上配售比例变少了,也就是打新的池子变小了。

但是,科创板「50万资产 + 2年交易记录」的门槛,势必也会减少打新者的数量,粥少僧也少,估计到时候的中签率可能差别不大。

而且,新股发行多了,打新的机会也多了,之前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打新也不耽误。

科创板的打新,是以沪市持仓市值,来分配申购单位的,也就是要更多配置沪市的股票才行,按照目前的说法:

要求持有市值达到10000元以上,每5000元市值可申购一个申购单位,不足5000元的部分不计入申购额度。

由于一二级估值价差缩小、新的交易规则等,以后科创板上市破发的可能性也会加大,但更多的也会暴涨,坚持打新上市首日卖掉的概率游戏,应该问题不大。

03 战略配售基金

个人除了直接网上打新,也可以考虑6只「战略配售基金」,这些基金可以参与科创板新股的战略配售。

华夏3年封闭运作战略配售混合LOF (F501186)

易方达3年封闭运作战略配售混合LOF (F161131)

嘉实3年封闭运作战略配售混合LOF (F501189)

南方3年封闭运作战略配售混合LOF (F160142)

汇添富3年封闭运作战略配售混合LOF (F501188)

招商3年封闭运作战略配售混合LOF (F161728)

来自华夏、南方、嘉实、易方达、汇添富和招商的这6只战略配售基金,原本是2018年7月成立迎接海外互联网公司回归的,但计划搁浅,在募集了1000亿之后,大部分资金只能配置债券,结果运气还不错,赶上了债券牛市,取得了比较稳健的收益。

这六只战略配售基金,属于上市型开放式基金(LOF),近期都在准备上市交易,投资者可以考虑,但要注意场内交易价格和净值的折价。

另外,新的科创板基金在申请,另外现有的股票基金也都可以参与科创板打新。

当然了,投资者一定要看清楚,这些基金的打新可能是捎带手儿的事儿,也还少不了管理费、托管费、申购赎回费等。如果看重打新,就只考虑以打新为目标的基金。

04 个人打新计划的收益

股票打新,是按已经持有股票的市值,来分配申请单位的,市值越大,中签的概率也大。

但是,市场变幻莫测,股价一直在波动,持仓股票价格的下跌,更可能招致更严重的亏损,要精打细算才行,可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既然目标是打新,那打新就是一个整体的计划,其收益来自3个部分:打新中签再卖出的收益、持有股票的现金分红、持有股票的增值。

对这3个收益,做一下较差情况和较好情况的预测,如下图。总的来说,即使是较差的情况,也只是略微的浮亏,而如果是较好的情况,则能实现20%以上的收益。

打新中签收益

2018年是大熊市,沪深新股103只,按照统计测算,平均可以实现5%的收益;

2019年科创板落地,打新机会更多,而且股市回暖后,中签新股收益会更高,打新本身也可能实现10%的收益。

因此,较差的情况5%,较好的情况10%。

持有股票的现金分红

打新持有的股票,要求更安全、波动更小,持续高股息(>4%)的股票,无疑有比较好的安全垫。

较差的情况,4%的现金分红;较好的情况,5%的现金分红,也是比较现实的。

股票分红,会除权除息,但优质股票填权还是很容易的,这里不再考虑。

持有股票的增值

股价每时每刻都在变动,但以一年为周期,较差的情况,大约会下跌多少?较好的情况,大约会上涨多少?

以下图这些高股息、纯防守型的股票为例,虽然过去2个月大盘大幅上涨,但这些股票涨幅有限,而且过去1年的股价基本上在一定的范围内浮动。

以3月27日的收盘价为例,平均股息率为4.65%,如果下跌到过去1年最低的极限价位,下跌幅度为14.38%;如果下跌到过去1年大约的中间价,下跌幅度为7.15%,在较差情况下,预期个10%的跌幅问题不大。

2019年,整个市场转暖,目前整个A股还是处于相对低估的位置,虽然无法预测牛市的到来,但当行情来了,即使是这些纯防守股,有个10%的上涨也是没问题的。

总体来说,在较差情况下,也只是略微浮亏,而较好的情况下,百分之二三十的收益也很正常。

05 打新底仓股票

对于打新底仓股票的选择,很多人都有自己的见解,大盘、蓝筹、白马、指数重仓股等等。

我觉得安全是第一位的,既然目标是打新,就首选纯防守股,别老想著股票上涨的收益。从这个角度来说,最好还要符合下面的条件。

1)>4%的股息率

持续的高股息,是第一要务,这个是很多长期投资者看重的,是股价下跌的安全垫,也是一部分的现金流。

2)低估值

低估值,也是很好的安全垫,例如中国银行、农业银行等的PB,宁沪高速等的PE,都处于比较低的位置,过去3年、5年的百分位也比较低。

3)股价波动小

过去的走势,不求大涨,但求跌的少、波动小,最好经常在一定范围内震荡。

4)业绩稳定

电力、水务等公用行业,属于垄断行业,虽然价格控制盈利不会大增,但利润的稳定性没问题;广东、江苏经济发达,人口众多,高速公路收入也是妥妥的;银行算周期股,但业绩也是比较有持久性的。

一些典型的周期股,如钢铁、汽车等,虽然也是大盘蓝筹,也是红利指数的重仓,但周期性太强,不建议配置。

主业集中,别东投西投,漫无边际的扩张业务,也是很重要的。

另外,国有企业,也算是防止黑天鹅的一个保障。

5)跨行业组合

几只股票,不同行业的组合,会更稳妥。

这些打新股票该怎么建仓呢?

这个要看个人的投资经验了,总的原则,是以比较低的价格买入,至少别买在最高点。

1)如果是投资经验不足,可以定期买入,设定好一两个月的时间,不管股价高低,每过一段时间买入一部分,到期凑够市值。

2)如果是有些投资经验,也可以定期买入,但可以根据「时间 + 股价」双约束的方式。在股价处于明显下跌走势的时候,晚一些多买;在股价处于明显上升走势的时候,早一些多买;其余的情况,按计划定期买入。

3)如果是很有经验的投资者,就按自己熟悉发的方式来了。

05 打新计划的风险

再总结下打新计划的定位:

在股票市值不够的情况下,采用最为安全的方式,配置打新底仓,之后坚持打新,并且在新股中签后,股价打开涨停立即卖出,从打新、分红和股票增值的角度,以整体收益的情况来衡量这个计划。

很多人都持有股票,也有自己的股票和基金的投资计划,这种算是股权类的「积极投资」;打新计划,配置的是纯防守类的股票,而且整个计划风险是比较低的。因此,虽然都是股票,但目标不同,预期的收益和风险不同,建议分开来规划。

打新,就要有打新的样子,不贪不躁,持仓的股票价格有预料中的波动,也要坦然处之,否则容易导致无谓的交易;打新中签后,也戒贪,打开涨停就卖出,落袋为安。

当然了,如果实在遇到灾难性的黑天鹅事件,也要及时退出,例如设定20%下跌止损的极限,就当是极小概率事件的不走运吧。

05 小结

  • 合适的打新策略,下有保底,上无封顶,并且有很好的流动性,是值得考虑的。
  • 2018大熊市,打新收益率约5%,科创板来临,再加上股市回暖,未来的打新收益还是比较可期。
  • 打新计划,定位就是低风险中低收益, 要考虑打新、分红和股票增值的综合收益。
  • 风险控制是第一位的,包括纯防守股的搭配组合、合理的建仓方式、中签后及时卖出等。
  • 自己的「积极型」股票、基金投资计划,和打新计划最好分开规划,定位不同,别混为一谈。
  • 戒贪戒躁,在预期的范围之内,全年坚持打新。

推荐阅读:

「股票个股 vs 股票指数」

股市大跌,为什么他反而更开心了?

一些有意思的戴维斯双击/双杀效应

提示:此文章只是本人的投资笔记整理,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By 老宋随想

2019.3

----------THE END-------------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