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打新,被很多人視為穩賺不賠的買賣。

在你不屑一顧的時候,卻有很多人一直子在打新。根據招商證券的統計,2018年,有13000人堅持打新103次,全年未缺席。

想想也是,現在貨幣基金也就3%的收益;銀行一年定期4-5%, 但沒有一點兒流動性;頭部P2P理論上有8%,但前提是循環出借,而且流動性也不好……

股票打新,策略合適的話,虧損風險有限,卻能博取打新、分紅、增值的收益,而且還有很好的流動性。

現在科創板在即,以後新股發行會越來越多,動動手,點點手機,就可能賺錢的事情,為什麼不考慮下呢?

01 2018年股票打新數據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及招商證券數據中心的報告,從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 滬深兩市共發行新股103隻(滬市57隻,深市46隻)。
  • 新股上市平均連續漲停7.5天。
  • 平均中一簽新股,獲利約2.2萬元。
  • 滬深兩市總市值達到40萬的話,有近80%的概率至少中籤一次。
  • 有13000人堅持打新103次,全年未缺席。

因為股票一、二級市場的估值差,國內A股上市大都漲停,其中一隻還出現了連續17個漲停板。

持倉市值越高,分配的申購單位越多,中籤率也越大,40萬市值的話,只要運氣不是太差,基本上至少能中一簽了。

以平均中一簽2.2萬收益來計算,40萬市值,80%可能至少中一簽的收益率為 「2.2 * 0.8 / 40 = 4.4%」, 在2018年的大熊市,打新本身5%的收益率,還是比較靠譜的。

當然了,如果把市值分配到多個賬戶,中籤的可能性應該還會更高些。

02 科創板打新

萬眾矚目的科創板來的好快,就在上週,首批9家企業已經向上交所提交了申請,預期6月底創業板就能開張。

科創板是一塊試驗田,希望給更多戰略新興企業打開融資的大門,實行註冊制、允許虧損企業、前五天沒有漲跌幅限制,之後每天漲跌停限制為20%......

眼花繚亮的新規則,也讓科創板風險與機會並存,並要求投資者有2年以上的交易經驗和50萬以上的賬戶資產。

當然了,50萬賬戶資產,是過去20天的平均資產,股票、ETF、場內貨幣基金、國債逆回購、甚至現金資產都可以,這也是很多投資者借錢湊科創板的原因,1000萬放在賬戶裏1天就夠了(20天平均資產50萬)。

國內優質的公司本就不多,在科創板上市的公司肯定也是參差不齊,新的交易規則也會放大風險,價值投資者都會抱謹慎的態度,但人氣來了,勢必會爆炒一把,普通投資者是沖著「中國版納斯達克」來的,纔不管這麼多。

新股發行多了,讓喜歡網上打新的人又開始癢癢了。

根據目前的辦法,科創板新股網下配售只面向機構投資者,而且會擴大到70-80%(目前滬深兩市是最多50%),面向個人散戶的網上配售比例變少了,也就是打新的池子變小了。

但是,科創板「50萬資產 + 2年交易記錄」的門檻,勢必也會減少打新者的數量,粥少僧也少,估計到時候的中籤率可能差別不大。

而且,新股發行多了,打新的機會也多了,之前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的打新也不耽誤。

科創板的打新,是以滬市持倉市值,來分配申購單位的,也就是要更多配置滬市的股票纔行,按照目前的說法:

要求持有市值達到10000元以上,每5000元市值可申購一個申購單位,不足5000元的部分不計入申購額度。

由於一二級估值價差縮小、新的交易規則等,以後科創板上市破發的可能性也會加大,但更多的也會暴漲,堅持打新上市首日賣掉的概率遊戲,應該問題不大。

03 戰略配售基金

個人除了直接網上打新,也可以考慮6隻「戰略配售基金」,這些基金可以參與科創板新股的戰略配售。

華夏3年封閉運作戰略配售混合LOF (F501186)

易方達3年封閉運作戰略配售混合LOF (F161131)

嘉實3年封閉運作戰略配售混合LOF (F501189)

南方3年封閉運作戰略配售混合LOF (F160142)

匯添富3年封閉運作戰略配售混合LOF (F501188)

招商3年封閉運作戰略配售混合LOF (F161728)

來自華夏、南方、嘉實、易方達、匯添富和招商的這6隻戰略配售基金,原本是2018年7月成立迎接海外互聯網公司回歸的,但計劃擱淺,在募集了1000億之後,大部分資金只能配置債券,結果運氣還不錯,趕上了債券牛市,取得了比較穩健的收益。

這六隻戰略配售基金,屬於上市型開放式基金(LOF),近期都在準備上市交易,投資者可以考慮,但要注意場內交易價格和凈值的折價。

另外,新的科創板基金在申請,另外現有的股票基金也都可以參與科創板打新。

當然了,投資者一定要看清楚,這些基金的打新可能是捎帶手兒的事兒,也還少不了管理費、託管費、申購贖回費等。如果看重打新,就只考慮以打新為目標的基金。

04 個人打新計劃的收益

股票打新,是按已經持有股票的市值,來分配申請單位的,市值越大,中籤的概率也大。

但是,市場變幻莫測,股價一直在波動,持倉股票價格的下跌,更可能招致更嚴重的虧損,要精打細算纔行,可別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既然目標是打新,那打新就是一個整體的計劃,其收益來自3個部分:打新中籤再賣出的收益、持有股票的現金分紅、持有股票的增值。

對這3個收益,做一下較差情況和較好情況的預測,如下圖。總的來說,即使是較差的情況,也只是略微的浮虧,而如果是較好的情況,則能實現20%以上的收益。

打新中籤收益

2018年是大熊市,滬深新股103隻,按照統計測算,平均可以實現5%的收益;

2019年科創板落地,打新機會更多,而且股市回暖後,中籤新股收益會更高,打新本身也可能實現10%的收益。

因此,較差的情況5%,較好的情況10%。

持有股票的現金分紅

打新持有的股票,要求更安全、波動更小,持續高股息(>4%)的股票,無疑有比較好的安全墊。

較差的情況,4%的現金分紅;較好的情況,5%的現金分紅,也是比較現實的。

股票分紅,會除權除息,但優質股票填權還是很容易的,這裡不再考慮。

持有股票的增值

股價每時每刻都在變動,但以一年為週期,較差的情況,大約會下跌多少?較好的情況,大約會上漲多少?

以下圖這些高股息、純防守型的股票為例,雖然過去2個月大盤大幅上漲,但這些股票漲幅有限,而且過去1年的股價基本上在一定的範圍內浮動。

以3月27日的收盤價為例,平均股息率為4.65%,如果下跌到過去1年最低的極限價位,下跌幅度為14.38%;如果下跌到過去1年大約的中間價,下跌幅度為7.15%,在較差情況下,預期個10%的跌幅問題不大。

2019年,整個市場轉暖,目前整個A股還是處於相對低估的位置,雖然無法預測牛市的到來,但當行情來了,即使是這些純防守股,有個10%的上漲也是沒問題的。

總體來說,在較差情況下,也只是略微浮虧,而較好的情況下,百分之二三十的收益也很正常。

05 打新底倉股票

對於打新底倉股票的選擇,很多人都有自己的見解,大盤、藍籌、白馬、指數重倉股等等。

我覺得安全是第一位的,既然目標是打新,就首選純防守股,別老想著股票上漲的收益。從這個角度來說,最好還要符合下面的條件。

1)>4%的股息率

持續的高股息,是第一要務,這個是很多長期投資者看重的,是股價下跌的安全墊,也是一部分的現金流。

2)低估值

低估值,也是很好的安全墊,例如中國銀行、農業銀行等的PB,寧滬高速等的PE,都處於比較低的位置,過去3年、5年的百分位也比較低。

3)股價波動小

過去的走勢,不求大漲,但求跌的少、波動小,最好經常在一定範圍內震蕩。

4)業績穩定

電力、水務等公用行業,屬於壟斷行業,雖然價格控制盈利不會大增,但利潤的穩定性沒問題;廣東、江蘇經濟發達,人口眾多,高速公路收入也是妥妥的;銀行算週期股,但業績也是比較有持久性的。

一些典型的週期股,如鋼鐵、汽車等,雖然也是大盤藍籌,也是紅利指數的重倉,但週期性太強,不建議配置。

主業集中,別東投西投,漫無邊際的擴張業務,也是很重要的。

另外,國有企業,也算是防止黑天鵝的一個保障。

5)跨行業組合

幾隻股票,不同行業的組合,會更穩妥。

這些打新股票該怎麼建倉呢?

這個要看個人的投資經驗了,總的原則,是以比較低的價格買入,至少別買在最高點。

1)如果是投資經驗不足,可以定期買入,設定好一兩個月的時間,不管股價高低,每過一段時間買入一部分,到期湊夠市值。

2)如果是有些投資經驗,也可以定期買入,但可以根據「時間 + 股價」雙約束的方式。在股價處於明顯下跌走勢的時候,晚一些多買;在股價處於明顯上升走勢的時候,早一些多買;其餘的情況,按計劃定期買入。

3)如果是很有經驗的投資者,就按自己熟悉發的方式來了。

05 打新計劃的風險

再總結下打新計劃的定位:

在股票市值不夠的情況下,採用最為安全的方式,配置打新底倉,之後堅持打新,並且在新股中籤後,股價打開漲停立即賣出,從打新、分紅和股票增值的角度,以整體收益的情況來衡量這個計劃。

很多人都持有股票,也有自己的股票和基金的投資計劃,這種算是股權類的「積極投資」;打新計劃,配置的是純防守類的股票,而且整個計劃風險是比較低的。因此,雖然都是股票,但目標不同,預期的收益和風險不同,建議分開來規劃。

打新,就要有打新的樣子,不貪不躁,持倉的股票價格有預料中的波動,也要坦然處之,否則容易導致無謂的交易;打新中籤後,也戒貪,打開漲停就賣出,落袋為安。

當然了,如果實在遇到災難性的黑天鵝事件,也要及時退出,例如設定20%下跌止損的極限,就當是極小概率事件的不走運吧。

05 小結

  • 合適的打新策略,下有保底,上無封頂,並且有很好的流動性,是值得考慮的。
  • 2018大熊市,打新收益率約5%,科創板來臨,再加上股市回暖,未來的打新收益還是比較可期。
  • 打新計劃,定位就是低風險中低收益, 要考慮打新、分紅和股票增值的綜合收益。
  • 風險控制是第一位的,包括純防守股的搭配組合、合理的建倉方式、中籤後及時賣出等。
  • 自己的「積極型」股票、基金投資計劃,和打新計劃最好分開規劃,定位不同,別混為一談。
  • 戒貪戒躁,在預期的範圍之內,全年堅持打新。

推薦閱讀:

「股票個股 vs 股票指數」

股市大跌,為什麼他反而更開心了?

一些有意思的戴維斯雙擊/雙殺效應

提示:此文章只是本人的投資筆記整理,不構成任何的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By 老宋隨想

2019.3

----------THE END-------------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