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电视剧《都挺好》以豆瓣7.8分完美落幕。想当初刚播时,小编还是个信誓旦旦“死活不看,看了会被气死”的无知少女,结果剧播完了,家属却开始从头追剧,小编我也不得不坐旁边“听”完了整部剧。

怎么说呢,作为一个“网瘾少女”,每天都关注着热搜,基本上已经云了解了所有情节,本来以为已经对剧情“百毒不侵”了,谁成想真正一集集看起来,还是分分钟想爆粗口。

苏明成是怎么回事,嘛事没干成,还尽添乱了!苏明哲能不能别充大了,你这还没多少工资呢,就敢给自家爸买这么大房子,自己老婆孩子咋办?苏大强哟,求求你别再搞事了,欠你的是你老婆,跟这几个娃有啥子关系嘛,你作天作地作儿女,这就过分了吧!

唉,小编这可不是在真情实感地追剧么,真的每一集都想锤爆苏家渣男天团仨成员的狗头!(有礼貌的宝宝千万不要学暴躁小编,要学会分清电视剧和现实生活哦~)

近年好像是不乏关注“原生家庭”的影视作品,从前两年的《欢乐颂》,到去年底的《狗十三》,再到刚播完的《都挺好》,甚至最近热播的《青春斗》,都能引发网友们关于“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的讨论。当然,主要还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啦~

小编粗略分析了一下,这些影视作品里,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的矛盾,基本上都是以下三种吧。唔......真的,别看种类少,但是对孩子的人生形成的伤害还挺大的!

1

重男轻女型家庭

《欢乐颂》中樊胜美,外资公司资深HR,收入不低,却屡屡被兄长拖累,父亲觉得理所应当,甚至“教唆”侄儿:姑姑有钱,你管她要!

《都挺好》里的苏明玉就更不用说了,从小被重男轻女的妈妈无视,买课外教材、上补习班的诉求全被驳回,有望高考冲刺清华也不当回事儿,觉得“你是个女孩,怎么能跟你两个哥哥比呢”......

(这电视剧,讲的真不是清朝的事儿么?)

你说她们开心吗?物质没满足,情感得不到回应,这是正常孩子的童年生活吗?就算成年后赚得多生活质量也有提升,但......她们失去了幸福的童年,以及后来跟原生家庭相关的“惨痛记忆”,不都是伤害吗?

2

不关心孩子内心想法的父母

关于这一点,《狗十三》真的从头到尾都在刻画:父亲从来没有理解过女儿,没有想过,更没有行动过。

李玩喜欢物理想去物理小组,父亲听到老师说她英语不好就逼她去英语小组。

李玩给后妈送给她分散精力的小狗取名“爱因斯坦”,没人问过她为什么?

爷爷不慎将狗丢了,李玩情绪崩溃,后妈却选择买一条一模一样的狗假装找到了。

同父异母的弟弟惹急了狗被咬了,后妈让把狗送走,于是爸爸说要把狗送到屠宰场。

......

反正全片大概都是这种氛围吧,大人不理解孩子,孩子崩溃叛逆抗议,遭到爸爸一顿暴打后,爸爸说了:“爸打你是因为爱你。”

觉得熟悉吗?这句话是不是经常出现在父母的口中?“我们都是为你好”就像个枷锁,给父母理由,也给孩子压力。 不知道大家听到这话是什么感受?反正李玩在被打后变乖了变听话了,主动向全家人道歉,听爸爸的话学英语,能喝下以前每次喝完都吐的牛奶,在爸爸的饭局上敬酒吃狗肉......

很多影评都在说:“那不是原谅,那是算了。”也许吧,李玩没有受到肉体虐待,衣食无忧有学上,只是家人从来没有了解她的内心想法,她说了那么多都没有得到回应,索性就闭嘴吧,因为知道没用了。

3

对孩子的人生横加干涉

或许有人会说:上一条说父母不关心孩子,这一条又说太关心孩子,这届家长也太难当了吧!

可不是咋地!生娃当父母教育孩子可不就是难么,万事都要把握一个度,这又不是上街买菜,你付钱卖家给菜就完事儿了,肯定要上心要不断学习育儿法则嘛。

你瞅瞅最近《青春斗》里深受网友同情的丁兰同学,高高兴兴跟自个儿妈说自己考研被录取的事儿,谁成想妈并没有高兴,反而把她录取通知书给烧了,身份证也给剪了。(虽说考研择校啥的,还是应该先跟父母商量啦~)

(这......绝望二字都不足以形容丁兰的内心感受吧。)

还有朱雨辰他妈,大家还有印象吗?儿子每段感情都要掺和,贴身陪伴儿子给他一个温暖的厨房,每天早上四点起来给儿子煮梨水,希望儿媳妇能做贤妻良母,自称是用整个生命去对待儿子,没有自我的那个“伟大”的妈妈。

对此,朱雨辰自己也表示:妈妈给的这种爱,压力太大了。朱雨辰的姐姐甚至因为害怕自己没办法像妈妈一样对待孩子,而选择不结婚。

你说不是“原生家庭”的伤害?怎么可能!

当然,关于“原生家庭”这个问题,争议也还不少,《奇葩说》选手熊浩就曾说过:“我过得不顺遂不愉快都是因为原生家庭不够完满不够出色?这个锅,原生家庭可不背。”

某某工作室在去年也写过一篇《原生家庭理论都是胡说八道》,大概意思就是抨击“当代人遇到什么性格缺陷、难过的坎,都觉得是原生家庭的锅”这件事儿,并认为“原生家庭可能使人过得不好”是在胡说八道。

当然,针对上述观点,知乎众大佬们已经逐一分析反驳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知乎搜索“如何评价浪潮工作室的文章《原生家庭理论都是胡说八道》?”这一话题,相信你会收获满满。

不知道各位朋友怎么看“原生家庭”这回事儿呢?

emmm......其实小编觉得,人们在讨论“原生家庭”的时候,只是想探讨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当然,人生的失意、委屈、不成功不能全部归结于“原生家庭不够完美”,但是,你能否认“原生家庭不完美”这件事曾给孩子带来过伤害吗?

生活在爱与温柔里的人,和被埋怨与指责包围的人,总是不一样的。且不说智商、学习和日后的人生走向这种大标题了,光是性格养成、情绪控制、爱与被爱的能力,都差异很大啊。

你说说,当这些孩子都成家生子了,自己当初没有被温情对待,又怎么会懂得把正确的爱意与指引传达给自己的孩子呢?可能也会有人像朱雨辰姐姐一样,因为觉得自己没办法做到像妈妈一样全心付出,选择不结婚生子(当然,小编没有说这样不好的意思哦~)。

所以啊,小编呼吁各位家长:一定一定要让孩子们明明白白感受到你的爱,并为他们树立积极正面的榜样,正确地、合理地指导孩子,千万不要当一个“自私自利”或“甩手掌柜”家长哦~

不然以后你在指责他事业不成功不结婚生子不孝顺时,就......没啥立场了嘛~毕竟,娃他也没法选择父母不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