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9 

小萍/◎《阿彌陀經》中的『還到本國』是「活在當下」真正的意思。意即守住本源、本心;要找到自己本來面目才能安住當下。
一般人所謂的「活在當下」,多半只是指不要操煩過去、未來,這樣只做到了「止」;真正「活在當下」還要做到「觀」,「觀」又有般若、智慧之意,亦即要觀照出煩惱、恐懼、不滿、貪求的真正原因。換言之,「止」住之後,還要進一步地「觀」,唯有般若智慧才能真正的斷除無明生死之源。

◎當我們生氣的時候多半是因為對方的表現不符自己的期待,但是因緣是大家〝共同〞決定的,不是自己一人可以改變的,如果可以這樣想,就不會那麼生氣了。

「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佛說四十二章經/第十一章 施飯轉勝)

雲生/◎飯,布施、供養之意。
這一章在教導我們布施真正的意義是什麼,如何有智慧的布施。
為什麼說「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因為若沒有受三皈五戒,沒有戒律的約束,原本心性善良的人,遇到緣境現前時也會失控,隱藏的惡性便顯露出來,容易隨順自己的性情而造業。戒律能讓我們時時去覺察檢視自己的身口意,避免違犯過失。約束警惕我們的習性,提醒我們凡事小心。
然而受持五戒只是消極的止住惡業,不再犯錯造業,還要再積極精進六度萬行,以進一步生發出智慧功德。

慧婷‎/◎「智慧」和「福」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

◎做任何的布施都要有「智慧」做為前導。

「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金剛經/能淨業障分第十六)

思霈/◎師父提到:供養諸佛的福報是外在的,內在修行自性清明了澈才是真正相應佛的智慧,才是所謂的〝受持〞讀誦金剛經。
就如同到學校並非是去膜拜明師,而是要學習老師的技術、智慧,求自我的增長!

◎在各種緣境下,靜下心去領悟菩薩對我們的說法與示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