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图/CFP)

▲港珠澳大桥。(图/CFP)

大陆中心/综合报导

港珠澳大桥通车、北斗三号系统部署完成、首届进博会成功举办,一系列的经济发展建设,让中国在2018年取得不凡的成就。港珠澳大桥集桥、岛、隧为一体,缩短三地交通时间,实现「1小时生活圈」;北斗三号的完成将为「一带一路」中的地区与国家提供卫星导航服务,到了2020年还将继续发射多颗北斗三号卫星,以加强服务品质;进博会会中的成交额也高达了578亿美元(约新台币1.8兆元),成为「买全球、卖全球」的开放平台;中欧列班也进一步的释放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物流通道。

▼港珠澳大桥隧道。(图/记者姜国辉摄)

▲港珠澳大桥。(图/记者姜国辉摄)

据港珠澳大桥边检站统计,大桥开通2个月来,体验开放旅客超过290万人次,香港居民在其中占比将近30%,澳门居民的体验数量也有大幅的成长;港珠澳大桥总长约55公里,集桥、岛、隧道为一体,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港珠澳大桥拥有「六个最」,世界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世界公路建设史上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工程规模最庞大;该桥的开通有助于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的交流与经贸往来,使三地的交通时间大大缩短,实现「1小时的生活圈」。

▲▼大陆以「一箭双星」方式发射第39、40颗北斗导航卫星。(图/翻摄自新华网)

▲北斗导航卫星近日来成功发射许多次。(图/翻摄自新华网)

北斗三号卫星在3月完成了由8颗北斗导航卫星组成的最简系统星座部署,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于11月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发射第42、43颗北斗导航卫星,也是北斗三号系统中的第18、19科组网卫星。

北斗卫星系统到了2020年,将再继续发射11颗北斗三号与1颗北斗二号卫星,2035年还会建成以北斗为核心的综合定位导航授时(PNT)体系;北斗三号基本系统部署的完成,将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提供卫星导航服务,从今以后「无论走到哪,北斗将始终伴随左右」。

►►打造太空的「一带一路」 北斗三号开始为全球提供卫星服务

▼北斗导航卫星近日来成功发射许多次。(图/记者蔡浩祥摄)

▲大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今执行「北斗三号工程第十次组网发射任务」。(图/记者蔡浩祥摄)

关于中欧班列部分,据了解,中欧班列回程数量与去程数量的占比以达到了71%,基本上实现去4回3,开行范围不断扩大,中国大陆开行城市56个,可通达欧洲15个国家、49个城市,运送的货物也由开行初期的手机、电脑等IT产品,逐步扩大到服装鞋帽、汽车及配件、粮食、葡萄酒、咖啡豆、木材纸浆、加注、化工品等。

▼中欧班列。(图/CFP)

▲▼中欧班列。(图/CFP)

中欧班列发展建设逐步迈向新阶段,提升了「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互联互通和经济合作水准,也进一步释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物流通道。

此外,首届在中国上海举办的进博会,总计有172个国家、地区与国际组织参加,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洽谈,300多款新产品、新技术首次发布,成交额高达578亿美元(约新台币1.8兆元),进博会成为「买全球、卖全球」的开放平台。

▼上海进博会,展场外观。(图/中新社)

▲▼进博会,四叶草展场外观。(图/中新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