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想太多也没关系》,克莉司德.布提可南(Christel Petitcollin)/著,杨蛰/译,汤翔麟/绘,大树林出版,2017.3
 

文/Muse 

 

看到最后,其实满难过的,到底在哭屁我也不知道,看这种书可以看成这样我也是醉了。可是……就突然觉得很委屈,仿佛过去近四十年来的所有委屈一次回吐出来,瞬间想起了从小到大的很多很多事情。

 

说出来也不怕大家觉得我很傲娇或做作,可我真的为了身为作者所谓的「 大脑多向思考者」这件事受了很多苦。

 

那些记忆、那些感同身受甚至到我这还会被放大十倍的悲伤体悟、那些不被理解、被迫噤声、误解、责备、焦虑、放弃、自责,以及没有人可以好好尽情说话畅谈我见的孤独,说真的我一点都不想要。如果可以合谐融入,谁想要活得格格不入( 这句型真是好用)。

 

当然还是有可以谈心的对象,可是你明白对方只能理解部分或基于友谊和关系而回应安慰鼓励等,所以只能挑适合的话题、面向,或者只能讲到某个程度,而无法自在地表达真我( 不是指一般社交的自我保护或是社会角色限制的层面),担心对方被吓到或觉无聊,或者又是得到那一句这辈子听过无数遍的「你想太多了」, 然后还会被觉得个性孤傲难相处。不过后来我觉得这样也好,分散风险。

 

从小就敏感多虑,总是能够「感觉」到很多不具体但真实进行的事情,经常试图搞懂表象之外更深或更高的什么但总徒劳。小时侯表达能力有限以及大人觉得小孩子懂什么的双重箝制下,很多事情我说不出来,可是我看得懂,可以理解那些人和事背后在搞什么, 所以很小就明白成人的世界有多可笑,而所谓的大人也并不一定靠得住。

 

我只是静静地把一切看在眼里,放在心里,没说、不说、说了多挨骂罢了,不代表我不知道对方做了什么。更惨的是我都记得,那些当事人自己早忘记的,很不幸,我全部都记得,以致我在看待那些人的时候都必须戴著多重滤镜,才能用现在此刻符合社会规范的态度和对方相处。很累,经常。

 

而且我没办法放下,没办法放过自己,那些痛苦悲伤残酷丑陋肮脏下流的,全部融进了我的生命,成为灵魂的一部分,然后长成了一个脸看起来乖乖的但骨子里脏臭到不行的暗黑文青, 缺乏自信,没有自我认同,活得像在虚应故事,借以敷衍自己,敷衍这个世界。

 

可以说我是在年过三十之后才开始建构比较正常的自我认知,透过学习和探究(这是非常漫长的过程且无穷尽之时),开始试著同自己及过去的生命和解,明白原来错不在我。

 

也因为远离了总是因为人际关系让我身心俱疲的纷扰职场,终于能够从容地好好跟自己相处。更因为遇到了能听懂我、理解我,愿意包容陪伴我的好伴侣,陪我一起经历所有他曾参与甚至未参与的,我才总算慢慢活出了自己的样子——自己也还满喜欢的样子。

 

觉得王老先生某种程度上跟我其实是同类人(虽然他否认),只是我们擅长的领域不一样,他有他自己想要守护的花园,我也不一定能得其门而入,但没关系,各自守护好自己的那座就行了。不过他比我更社会化、更理智、更深入理解世界运转的规则,让我很安心稳妥,只要负责善用自己的感受力,用在美善的事情上,然后跟他分享我的发现和心得( 王老先生的说法是我负责我们家的吃喝玩乐和生活顺畅运转),「正常发挥」就可以了。

 

回到书上。书的最后一章在讲大脑多向思考者 如何应对现今社会的生存法则,同时又该怎么善用并全面开发自己的大脑,让自己能在这世界活得更如鱼得水,绝大部分都颇实用,我自己会联想到工作上的一些调整和修炼。其实也毋须说太多,对我们这种无法直线思考的人而言,一个点亮了就全盘皆通。这时候又觉得,其实有这样的大脑也还满方便的。

 

*《想太多也没关系》,克莉司德.布提可南(Christel Petitcollin)/著,杨蛰/译,汤翔麟/绘,大树林出版,2017.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