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兰市立幼儿园23日安排小朋友们,探索学习认识台湾、印度、西班牙的新年节庆文化活动并与大家分享。(图/记者游芳男翻摄,下同)

▲为了解决少子化危机,政府推动多项育儿措施,希望减轻国人育儿负担。(图/记者游芳男翻摄)

记者崔至云/台北报导

育儿补助新制今(1日)上路,其中包括,公共化幼儿园提升为 2,631 园(占 38.7%)、提供近 20.8 万个就学名额;全国平价教保(包括公共化及准公共)提供超过 31.7万个平价就学机会,月缴不超过4,500元;另外,对于没有就读公共化或准公共幼儿园的 2 岁至 4 岁幼儿,政府也首次发放育儿津贴,每胎2500元,减轻育儿负担。

教育部表示,近年来在学前教育部分,政府给予年轻家庭历年最大的支持与投资,达到 0 岁至 5 岁无缝衔接,今天起全国 2 岁至 5 岁 80多万名幼儿都可获得教育部全面的照顾。

请继续往下阅读...

教育部指出,为了展现政府持续推动公共化的决心,已经宣示 106 年至 113 年 8 年内要增加公共化幼儿园 3,000 班(8.6 万个就学名额),增班速度是过去 16 年(89 年至 105 年)的 2.2 倍;近 3 年(106 年至 108 年),已经增加 951 班(2.5 万个就学名额)。

针对人口密度高或人口移入地区,教育部说明,因学校现有余裕空间取得较困难,先前透由前瞻基础建设协助地方政府兴建公共化幼儿园园舍 50 园;109 年起已另争取经费,协助各县市兴建园舍扩大公共化,一定会鼓励地方政府加速、加量,并全力给予支持。

▲嘉南药理大学婴幼儿保育系毕业成果展,1月9、10日2天于该校大礼堂热闹登场,以「奇幻国度的冒险旅程」为主题,带领幼儿园孩童一起闯关玩游戏。(图/记者林悦翻摄,下同)

▲今起家中有2至4岁幼儿,可申请育儿津贴,符合补助资格者,每人每月发放2,500元,第3名以上子女每人每月再加发1,000元,预估全国约40万名幼儿受益。(图/记者林悦翻摄)

教育部说明,准公共机制订有 6 项合作要件,为幼儿园教保品质把关,家长每月缴交的费用约 4,500 元,其他的差额由教育部帮忙家长直接付给幼儿园,家长一入园就可以实质感受到费用到平价教保服务;截至 7 月 26 日止,全国有 1,052 园申请加入成为准公共幼儿园,提供约 10.9 万个平价教保名额。

针对幼儿园教保服务、教保服务人员资格等,教育部指出,除了依法定期接受基础评鉴外,地方政府也会有日常的稽查管理机制及辅导措施。对于准公共幼儿园也有退场机制,如果违反相关法令规定,地方政府会通知其限期改善,若届期仍未改善者,自次一学年度将解除契约。

▲▼    育儿三大补助。(图/翻摄潘文忠脸书)

▲3项育儿补助今天开跑,包括,2-4岁育儿津贴、准公共幼儿园,以及娃娃车届龄汰换。(图/翻摄潘文忠脸书)

教育部也强调,少子女化计划以扩大公共化为政府施政主轴,此方向和社会的期待是一致的;但家长对于平价教保的期待不能等待,因此,透由与私立幼儿园建立伙伴关系的准公共机制为辅,确实可提高家长就读选择平价教保的机会,不失为解除家庭托育需求的措施之一,同时也协助幼儿园提升教师及教保员薪资,达到永续经营。同时今年 8 月起,扩大发放 2 岁至 4 岁育儿津贴,落实 0 岁至 5 岁全面照顾及减轻家庭育儿负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