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丰国小附设幼儿园学童江青妮眼中的园长罗君玲。(罗君玲提供)

2018-08-05 23:02

[记者廖雪茹/新竹报导]「新丰不怎么有名!」外人的一句话,没想到开启了新竹县新丰国小附设幼儿园的梦想,师长串连社区资源与国际教育,让孩子当起小小导览员,从认识、认同这块土地开始,进而产生自信。在幼教界服务26年的罗君玲,不只是幼教老师,更深入关怀弱势家庭,今年获颁师铎奖。

新丰国小附幼101学年度成立,除为2017年绩优幼儿园,主任罗君玲荣获特殊优良教师、教育部实习同心奖,团队两度拿到教学卓越奖,2014年更摘下全球华人课程一等奖。

荣耀的背后,来自罗君玲团队照顾每个弱势学生的动机。罗君玲说,附幼60个小朋友,3分之2是新住民家庭,妈妈常有「何处是我家」的感慨,老师也多来自外地;某天孩子在电视节目听到「新丰不怎么有名!」惊讶地反问老师「新丰不是全世界最有名的地方吗?」

也因此,她希望从「心」出发,亲师生一起来认识新丰,不让孩子的想像幻灭!

新丰国小推动国际教育特色学校,附幼老师利用读报介绍世界各国大事,扩展孩子的视野,此举获得明新科大教授刘豫凤的认同,携手展开「从新丰走向世界-幼幼导览员的勇气之路」创新课程。

老师顺此动机设计学习单,让小朋友当小记者访问社区耆老,他们才知道新丰有红树林、池和宫和姜家古厝等景点;团队再设计「新丰最想去的地方」票选活动,邀请荒野保护协会新竹分会实地导览,规划亲子之旅,设计绘本、新丰地图和摄影展,还将孩子的摄影作品作成明信片义卖。

经过系列课程,孩子们眼中的新丰变不一样了,对家乡深具信心,不但自制导览解说牌,设计游戏关卡,还编舞演出红树林的水笔仔、招潮蟹、弹吐鱼等生态;团队借此机会,安排明新科大的国际交换生,让小朋友透过声音、记录和肢体律动,向芬兰、日本、美国等外国大哥哥、大姐姐,介绍台湾新丰之美。

五岁时爱哭的罗君玲,遇到一个温暖愿意拥抱的幼儿园老师,于是立志想成为一样的老师;她以「热爱稚嫩的生命,坚持努力!」为座右铭,积极跨领域进修,深信教育就是翻转的力量。

她曾在桃园复兴的奎辉国小附幼任教,勤跑部落让孩子一个都不少,并连结资源义卖绘本,帮助孩子就读。来到新丰偏乡,不仅孩子们真实体验国际教育多元文化,老师、家长也与地方有了连结。罗君玲说,她相信孩子对家乡的认同与情感,就能建立自信、放眼未来。

  • 新丰国小附幼学童当小记者访问社区耆老,踏察新丰有红树林、池和宫和姜家古厝等景点。(新丰国小提供)

    新丰国小附幼学童当小记者访问社区耆老,踏察新丰有红树林、池和宫和姜家古厝等景点。(新丰国小提供)

  • 新丰国小附幼学童透过声音、记录和肢体律动,向美国伊利诺州大学等外国大哥哥、大姐姐,介绍台湾新丰之美。(新丰国小提供)

    新丰国小附幼学童透过声音、记录和肢体律动,向美国伊利诺州大学等外国大哥哥、大姐姐,介绍台湾新丰之美。(新丰国小提供)

  • 新丰国小幼儿园主任罗君玲(右)与团队推动「从新丰走向世界-幼幼导览员的勇气之路」创新课程,让孩子从认识自己的家乡出发,小朋友自信地与大家介绍家乡之美。(新丰国小提供)

    新丰国小幼儿园主任罗君玲(右)与团队推动「从新丰走向世界-幼幼导览员的勇气之路」创新课程,让孩子从认识自己的家乡出发,小朋友自信地与大家介绍家乡之美。(新丰国小提供)

  • 新丰国小附幼学童透过系列课程,对家乡深具信心,不但自制导览解说牌,设计游戏关卡,还编舞演出红树林的水笔仔、招潮蟹、弹吐鱼等生态。(新丰国小提供)

    新丰国小附幼学童透过系列课程,对家乡深具信心,不但自制导览解说牌,设计游戏关卡,还编舞演出红树林的水笔仔、招潮蟹、弹吐鱼等生态。(新丰国小提供)

  • 在幼教界服务26年的罗君玲,不只是幼教老师,更深入关怀弱势家庭,今年获颁师铎奖。(罗君玲提供)

    在幼教界服务26年的罗君玲,不只是幼教老师,更深入关怀弱势家庭,今年获颁师铎奖。(罗君玲提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