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明显的感觉到,受教育程度不同的人有明显的差别。

但是,回忆学校的教学内容,却很难说这种差别是来自哪里的。

不管是以高考为导向的唯分数的义务教育,还是一纸文凭的本科教育。很多教学内容都是脱离实际,为教而教的。我们所学到的很多东西,比如认知能力、逻辑思维、道德思辨等等,都是课外来的。

学校教育除了功能性的文凭以外,到底给一个人带来了什么?

知道了这个,才能解决我真正想问的问题:

要怎样才能让一个小学或者中学毕业的人,在国民教育体系之外来弥补这种差距呢?

难道一个人适龄的时候,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或完整义务教育。之后就没办法弥补了吗?

我不是指学历、校友资源等等附带的东西。我说的是让受教育的人和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内在的不同的那种东西


最大的不同可能就是基础知识的积累,学过的东西,就算是忘了,很久不用了,但是真当遇到的时候还是能够很快就上手了。

如果要补足这方面的知识,其实也很方便,现在很多线上教学、线下培训机构很多,都可以报名去学习。

如果学以致用,可以去专门学,如果学而不用,自查自学即可。


我小学就看大学中文系教材了,相信你也可以。


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都是训练我们掌握先人总结下来的知识。

学校的存在就是要高效率的完成知识的传授。

同时,家庭和社会也是我们知识获取的重要途径。

不同的是,学校以传授自然科学知识为主,家庭和社会以传授人文知识为主。

而这所有的知识基本上都是先人以「书」的形式流传下来的。

所以,一个人缺失的义务教育或高等教育可以用「读书」的方式来弥补。


我表弟在几天前问了我同样的问题。

其实问题的答案很好回答,无非是多问别人为什么,怎么做到的,并且不遗余力地读书。前者可以扩展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后者可以真正内化优质思维方式。

多数人可以做到前者,但对于受限于学历的人来说,真正的问题是:如何坚持读书。

学历的背后不仅仅是知识见识认知思维的进化,更是一个人的毅力与耐力的考量,优秀的人总能够处理好妥协和坚持的关系。


我想实践出真知,可以多走走多看看,多与不同阶层的群体交流沟通,拓展自己的视野,弥补自己的知识不足,在理性思考中增长自己的智慧,提升自己的能力。


狭义教育体系中的教育应该是指社会凭证认可的教育,只有符合相应的政策和制度才能获得。

其中义务教育不仅是个人的需要,也是政府的需要。从这个角度说,义务教育的缺失是可以诉求于政府的。

高等教育在国内基本上等同于大学教育及研究生教育,同理只能根据相应的政策通过相应的考试才被认可。

广义的教育体系包括民间的教育机构,我建议去了解一下中国历史自春秋战国以来的书院发展史,之后相信会有更清楚的认识。

关于教育体系的讨论,更常见的是国民教育与精英教育之间的关系。


知识和技能这些东西,和武侠小说里的武功秘籍是一个路数的。

你在一个门派里,把自己门派的功夫练好才是正途,你想练成绝世功夫,要么你有一个好身世,要么有一个好机缘遇到一个武林大前辈(好老师)。而你现在一个门派里光练别的功夫,没练好本门功夫,只会被门派所淘汰。出去没有门派罩著你,凭你浮萍无根的,想单打独斗?要么赶紧换门派,早点投入美国的山门去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