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知道吗?

世界卫生组织将18岁以下的人群

都定义为「儿童

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有不同的膳食建议

各位家长,如果你们还不知道的话

快来跟小食一起来看吧~

6月龄内婴儿母乳喂养指南

产后早开奶,坚持新生儿第一口食物是母乳。

坚持6月龄内纯母乳喂养。

顺应喂养,建立良好的生活规律。

生后数日开始补充维生素D,不需补钙。

婴儿配方奶是不能纯母乳喂养时的无奈选择。

监测体格指标,保持健康生长。

实用小贴士

婴儿生后最初几周内,鼓励妈妈每24小时进行8~12次喂养。

婴儿饥饿的早期表现包括警觉、身体活动增加、脸部表情增加;婴儿饥饿的后续表现才是哭闹。随婴儿生长进程,喂养次数可降低至每24小时8次,最长夜间无喂养睡眠可达5小时。

7—24月龄内婴幼儿喂养指南

继续母乳喂养,满6月龄起添加辅食。

从富含铁的泥糊状食物开始,逐步添加达到食物多样。

提倡顺应喂养,鼓励但不强迫进食。

辅食不加调味品,尽量减少糖和盐的摄入。

注重饮食卫生和进食安全。

定期监测体格指标,追求健康生长。

辅食营养全面均衡。

实用小贴士

米粉、厚粥、软饭、面条等,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为婴幼儿提供能量,但除了强化婴儿米粉外,一般缺铁、锌、钙、维生素A等营养素

鸡蛋、瘦肉、肝脏、鱼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质、铁、锌、维生素A等,是婴幼儿不可缺少的食物。是维生素、矿物质以及纤维素的重要来源之一,具有多样的口味和质地,有助于婴幼儿学习和适应食物不同的味道、质地等。是优质蛋白质的补充来源,提供能量以及必需脂肪酸。

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

规律就餐,自主进食、不挑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每天饮奶,足量饮水,正确选择零食。

合理烹调食物,少调料、少油炸,应易消化。

参与食物选择与制作过程,增进对食物的认知与喜爱。

经常户外活动,保障健康生长。

Q:

如何避免挑食偏食?

A:

家长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不挑食不偏食,与儿童一起进食。家长良好的饮食行为对儿童有很大的影响。

鼓励儿童选择多种食物,引导儿童选择健康食物。

家长不在进餐时训斥儿童,鼓励、引导儿童自主进餐,不强迫进食,吃多少由儿童自己决定。

儿童不喜欢吃的食物,可以尝试变换烹调方法或盛放容器,比如不爱吃的蔬菜可以剁碎,做成饺子或者包子,或者每次尝试少量,鼓励多次尝试,并及时给予表扬,但切不可强迫喂食。

增加儿童身体活动量,尤其是选择儿童喜欢的运动方式,增加能量消耗,增进食欲,提高进食量。不要以食物作为对儿童的奖励或惩罚的措施,避免儿童对食物产生错误的喜好。

学龄儿童膳食指南

认识食物,学习烹饪,提高营养科学素养。

三餐合理,规律进餐,培养健康饮食行为。

合理选择零食,足量饮水,不喝含糖饮料。

不偏食节食,不暴饮暴食,应适宜体重增长。

每天至少要活动60分钟,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强调「三不要」

1、不要在吃饭的时候批评孩子,除了不影响食物更好地消化吸收外,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让孩子单纯地享受食物的味道和营养,而不是因为一顿餐桌上的训斥而对食物产生不好的记忆。

2、不要用食物作为奖励。不要强迫孩子吃某种不爱吃的食物;允许孩子在合理范围内选择食物,调动其选择食物的积极性。

3、不要在用餐过程中看电视或做其他事情,不要边玩边吃。用心吃饭,好好享受食物。

▍本文内容及图片来自网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写在最后 】

如何给孩子最好的营养,一直是家长们关注的头等大事,也是多数家长头疼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注意合理安排儿童膳食(特别是学龄前儿童),要引导儿童规律用餐、专注进食。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避免儿童偏食、挑食。

对于学龄期的儿童,正确认识自己的体型不暴饮暴食,增加适当的户外活动,保证适宜的体重增长。营养不良的儿童,要在吃饱的基础上,增加鱼禽蛋肉、豆制品等富含优质蛋白质食物的摄入。

---- THE END ----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

如果您有任何育儿方面的相关问题

可以留言,我们一起探讨、分享哦~

—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哟—????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