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吴铭峰/台北报导

法务部长蔡清祥担任检察官工作超过30年,为人正直,注重操守。蔡英文总统上任后,破格任用蔡清祥,让他成为检察官出任调查局长之首例,整顿调查局累积的人事问题。尔后又让他接掌法务部,扛下蔡英文推动的司法改革大旗,成为行政、司法体系间重要的枢纽。

在司法改革有关「淘汰不适任检察官」部分,蔡清祥上任后爆发了花莲地检署前检察官林俊佑带警察进幼儿园对儿童公审事件,蔡清祥当时主张检察官人事审议委员会重惩林俊佑;另外,媒体报导前嘉义地检署检察官曹合一,疑似与地方政治势力结合,蔡清祥正要出手时,曹合一立马辞退检察官职务。对此,蔡清祥强调「检察官本来就是正人要先正己,要注意自己的操守,不但工作上要非常积极努力,操守上更是绝不容许有任何的瑕疵。」

因此对于「检察官评鉴委员会」引入外部委员,以加速淘汰不适任检察官,蔡清祥乐观其成,「有更多的外部委员可以参与审查,可以把人民的声音、人民的看法带进来,避免让外界认为我们是官官相护。」

▲▼法务部长蔡清祥专访。(图/记者汤兴汉摄)

▲法务部长蔡清祥认为,检察官的操守十分重要,正人必须要先正己。(图/记者汤兴汉摄)

蔡清祥在检察长人事布局上强调年轻化,他认为要让司改更接地气。「所谓的接地气,要听得到民众的声音。外界批评我们检察官有些年纪比较轻,社会经验不足,有的个人的判断比较狭隘,我要求主任检察官跟检察长,一定要参与要了解,不管是起诉还是上诉,都应该要透过检察一体的机制,来落实执行、协助办案。」

至于狱政改革上,配合大法官释字755、756号解释,针对受刑人人权改革部分,蔡清祥推动《监狱行刑法》跟《羁押法》的修正,让受刑人拥有更多基本人权。正如司法院长许宗力曾在大法官释字第755号解释的协同意见书提到,「受刑人只是穿『囚服』的国民,并非是宪法基本权保障的『弃民』」,包含扩大执行「监外自主作业」、推动「智慧型监狱」等,蔡清祥特别强调家庭的功用,可以帮助受刑人尽速回归社会。

蔡清祥也认同修改「侦查不公开」的相关规定,「接受侦查的涉嫌人,他也许不是真正的有涉及到犯罪,但是有一些必须要澄清的,我们要顾到他个人的隐私跟名誉,所以有些不能够随便的公开。」

展望未来司法改革的方向,蔡清祥提出「人民检察审查会」,未来让人民可以对于检察官的不起诉处分,直接审查。「我们将仿造日本,设置人民检察审查会,未来就是配合司法院的国民法官,我们也让人民对于检察官的不起诉处分,也能够有进一步的参与审查。」

▼展望未来的司法改革,法务部将仿照日本设置人民检查审查会,让人民对于检察官的不起诉处分参与审查。(图/记者汤兴汉摄)

▲▼法务部长蔡清祥专访。(图/记者汤兴汉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