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音频,一起来收听微课吧!

  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天生自带幽默气质而来的。一个人的幽默感,有一些天生的性格部分,但更多的是受后天的环境影响。幽默父母和幽默的家庭氛围,更容易带出一个幽默感爆棚的孩子。

  不同年龄段的幽默表现不同

  其实,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他们的幽默表现形式也不同。这主要也是跟孩子的心智、对语言的掌控能力息息相关的。

  2岁前的被动幽默期

  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是不懂幽默的,说得更贴切一点,他们是不会开玩笑的。他们会表现出幽默,但都是被动的。只是在被别人引逗的时候,才会对幽默作出反应:笑。

  比如,我们对着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跟他玩藏脸的游戏。当你用手捂住脸时,孩子会紧紧盯着你;当你突然撤开手露出脸,喊“猫——”,孩子就被逗得哈哈大笑。

  当幼儿处于幽默感萌发期,他们自己不会创设幽默情景,只能在大人设置的幽默场景里,在成人的引逗下,发生幽默。也就是说,要有幽默的刺激源。

  2~4岁的互动幽默期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懂幽默了。他们不但会配合大人引逗他们时哈哈大笑,表现出幽默,也会鹦鹉学舌、跟事学事地制造一些简单的小幽默了。

  有次,我蒸了一锅包子。包子很烫,我用手从锅里拿出来时,烫得我唏嘘:“哎哟——烫死我啦”,烫得我双搓手又吹手又蹦蹦脚。

  三岁的女儿在旁边看得哈哈笑。就那样,我每拿出一个馒头,就喊烫一次,女儿就大笑一次。

  后来,女儿大概觉得太好玩了,她也故意伸出手去摸一下馒头,然后假装被烫到了,又蹦又跳又叫:“哎哟——烫死我啦。”

  这就是孩子的互动幽默。他们可以根据大人创设的一个幽默场景,然后根据去模仿,去互动,自己也做出幽默的言行。

  四五岁以后的主动幽默期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幽默感更进了一步,具备了一定的自创幽默能力。有时,他们会主动跟你开玩笑了。

  有一次,我给女儿买了一包动物饼干。她突然神秘兮兮地对我说:“妈妈,我能把一头大熊吞下,你信吗?”我表示不信。她就掏出一片小熊饼干,故意张大嘴,啊呜一口,吞下了整只熊。我被逗乐了。

  然后,她又说:“我啊呜一口吃下一只海龟;啊呜一口吃下一头大象……”这就是她自己制造的幽默。

  培养幽默感,从游戏开始

  幽默,说到底也是一种语言艺术。这就特别需要我们作家长的,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孩子进行幽默互动。时间长了,孩子也会被薰陶得更具有幽默感了。

  还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来激发孩子的幽默细胞。

  模仿游戏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模仿能力超级强。家长可以利用这一点,和孩子一起玩模仿游戏。它不但可以强化孩子组织语言的能力,而且还锻炼了身体的协调能力。

  模仿内容也相当丰富,可以随时随地取材。可以模仿孩子刚刚看的动画片里的角色,也可以模仿演绎图画书里的故事情节等等。

  有一次,女儿用围巾当尾巴,模仿小蝌蚪,我模仿小青蛙在屋里蹦来蹦去,她摇摇摆摆假装流水,追着找青蛙妈妈。

  说相声

  这是通过语言来制造幽默感的亲子游戏方式。

  书籍或者网上都可以找到一些简短的小相声,一般就是七八句话,最后抖出一个幽默包袱。先把内容读几遍给孩子听,让大家都记住大致内容,然后再一起表演这个小相声。记得,最后要让孩子来抖包袱。

  附上一个小相声《头上长西瓜》——

  宝宝:“妈妈妈妈,我不小心把西瓜籽咽下去啦。”

  妈妈:“没事的宝贝。”

  宝宝:“咱们快去医院让医生取出来吧?”

  妈妈:“别担心,它不会对你身体有伤害的。”

  宝宝:“可是我很害怕!”

  妈妈:“怕什么?”

  宝宝:“我怕我头上长出西瓜怎么办?”

  妈妈:“啊……”

  作者:胡运玲,河南省儿童文学学会会员,亲子专栏作家。主要创作家教文章、童话绘本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