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清明节,各种清明传统小吃频繁出现在朋友圈,让我这个爱尝试新鲜事物的人也坐不住了。青团本是江南一带的传统特色小吃,而我一个长期居住北方的人之前是没有吃过青团的。这两年因为接触了很多全国各地的美食朋友,才对这种江南小吃有所了解。还记得第一次吃青团应该是前年,一位南方的小伙伴从老家回来,给我带了点青团让我尝尝,我吃了才知道这不就是糯米团子嘛,只不过馅料不同罢了,不过倒是挺对我的口味。

今年的清明节,我也应个景,买了艾草粉等食材,准备亲自动手制作青团。第一次制作,心里还有点打鼓,会不会做不好,但是毕竟是经常做饭的人,哪怕是第一次试验,成品却也是不错的哦。而且我选做的是咸蛋黄肉松青松,也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一种口味,做法简单,咸香美味,不仅我爱吃,连我家二宝也说好吃哦。快来看看多妈是怎么做的吧,如果您也有兴趣,不如动手试一试吧!

【蛋黄肉松青团】

【原料】:艾草粉15g、糯米粉250g、小麦淀粉25g、咸蛋黄100g、芝麻海苔肉松80g、沙拉酱56g、开水35g、温水225g、熟玉米油适量;

【食谱制作过程】:

1、先准备好所需要的各种原料,咸蛋黄我是买的成品,隔热水蒸15分钟蒸熟再用,芝麻海苔肉松是我家孩子经常吃的,味道挺好,沙拉酱是原味沙拉酱,艾草粉在网上也很容易买到,糯米粉和小麦淀粉超市里都有。

2、先把蒸熟的咸蛋黄放到一个大碗里捏碎;

3、再把肉松和沙拉酱倒进蛋黄碗里,一起搅拌均匀,如果想让馅料更紧密,可以多放点沙拉酱;

4、把拌均匀的蛋黄肉松馅分成17g左右球形,摆到盘中备用;

5、把小麦淀粉放到一个小盆里,倒进35g的开水,边倒开水边用筷子搅拌;

6、烫过的小麦淀粉很容易做成一个面球,放到一边盖上保鲜膜备用;

7、把艾草粉放到小盆里,先倒入150g的温水,搅拌均匀成为艾草汁;

8、再把糯米粉倒入艾草汁的小盆里;

9、把步骤6做好的小麦淀粉面团也放到小盆里,用筷子搅拌,边搅拌边分次倒入剩下的75g温水,因为糯米粉的吸水性不同,倒入剩余水的时候分次倒入,达到所需要的软度就可以了;

10、把糯米粉和艾草汁揉成一个浅绿色的面团,柔软光滑;

11、取30g面团,在手心里团成球形,再用大拇指捏出小窝窝,大小要能装下步骤4做的肉松蛋黄馅团;

12、取一粒肉松蛋黄馅团,放进做好的小窝窝里,收口揉圆;

13、做好的青团生胚底部放一张烘焙油纸,按顺序摆在蒸盘里;

14、上面配方里的份量馅料可以做13个,但面团能分出18个,所以多出来的五个面团我做了豆沙馅的,摆到了电饭煲的蒸格里;

15、蒸盘入蒸箱,蒸20分钟,如果用电饭煲或蒸锅,锅里先烧开水,再把青团放进去蒸15-20分钟即可;蒸好的青团表面比较发粘,可刷一层熟玉米油防粘,散热后用保鲜膜单独包裹起来,就方便存放了。

这就是我第一次亲自动手制作的青团的全过程了,其实做法也并不难嘛,趁着刚出锅的热乎劲儿,我赶紧切开吃了一个,咸香适口,味道确实非常好,比我买的某店的好吃多了,虽然我做的皮有点儿厚了,但是我个人觉得这种厚一点的更好吃,尤其糯米面粉里放了小麦淀粉,不是单纯的粘,还有点Q的感觉,这种小点心还真是不错呢。清明假期出外游玩,带上几个自制青团去野餐,也是不错的选择哦。

【关于清明节】

古代清明节又叫寒食节,相传寒食节期间家家需禁火禁烟吃冷食,在古代这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度仪式,象征着新的希望,和生命。

寒食节起源于春秋的晋国,晋国公子重耳流亡他国十九年,介子推护驾跟随,立下大功。重耳当上晋文公后请介子推当官,介子推不愿去,就带年迈得老母亲躲在深山里。晋文公为了让介子推出门,就命令放火烧山,逼介子推出来。哪知介子推宁可被烧死也不愿意出来。晋文公得知了介子推被烧死的消息后很是伤心,追悔莫及,便下令将介子推被烧死的那一天定为寒食日,以后年年寒食日都要禁止生火,需吃冷饭,以表示追怀之意。

【关于清明吃青团的传说】

而关于清明吃青团的由来,有这样一个传说,从前有个年轻人,名叫金兰,父亲早亡,靠母亲纺织纱布度日。金兰骄横懒惰,从不耕种,还经常打骂母亲。有一年寒食节,朝廷下令,田地荒废要被处死,所以他只好耐着性子去田里干活。金兰在田里无意间看到母羊在喂小羊的场景,幡然醒悟,决心要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时至中午,母亲来送饭时,他主动迎了上去,母亲误以为自己送饭迟了,又要遭到儿子打骂,一时想不开,竟跳水轻生。金兰见此情景,慌忙跳水救母,但只在水里摸到一块儿木板,他便把木板带回家中,供奉堂前,牌位就是由此而来。

再说金兰,为了纪念母亲,他将母亲送饭的地方长出的青草采了回去,做成苦饼。故事还说寒食节这一天是小伙子清醒明理的日子,所以改叫清明。因为糕饼一类的食物古代也叫“团”所以后人就把金兰用青草做饼的事称为青团,一直流传至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