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zik专栏】拍手的艺术

先前我们曾与大家分享过美国田纳西州Chattanooga Symphony Orchestra 首席Holly Mulcahy所著专文,与听众们分享她所归纳的、拍手最基本的一般常情。(请见:别怕曲子不熟 「安全」拍手有技巧)不过「拍好手」并非新手听众单方面的任务,她也有些话想给指挥及音乐会常客,一起来看看:

给负有「指示鼓掌点」责任的指挥

首先,指挥结束在高潮中的交响作品时,如果乐章未完结,请不要把手停在半空中,否则人们会无所适从,到了曲子真的结束、指挥放下手臂时,听众将只敢怯怯地拍手。人们在这种曲子结束时想要直接地释放能量,所以务必使大家能清楚知道「该曲已完结」。

在演出某些特别容易误判的曲子,例如西贝流士第五号交响曲、柴科夫斯基第六号交响曲时,在容易引起拍手的地方,像是后者的第三乐章,可容许大家拍个手、让人们能回应音乐中的能量,当然,克制掌声也是累积力度的一种方式,不论如何,都可以与听众分享自己的想法。

对拍错手的听众狠瞪或指手划脚不是个好主意,毕竟人们不会记住那个人,而会记住指挥的一举一动。

对音乐会常客

感谢这群欣赏音乐表演的中坚力量,作为支撑乐团生存的基石,大部份老听众都乐于欢迎新血加入,但新手有时难免犯错,有些老听众会因此甚为不快,不过别忘了,如果不在错误时机拍手是有教养的表现,那么相对的,指责或抱怨那些未能遵照自己的规则、在乐章之间拍了手的新人,可就不是什么厚道的作为了。

现场音乐会最棒的地方之一就是即时分享经验,对于某些人来说,参加任何一场音乐会都可能是第一次,当他们被指责、被视为无礼的笨蛋时,这就很可能是他们的最后一次。听到「不合自己预期」的掌声时,何妨保持愉快的镇静?毕竟这表示有些人正为参与这个活动主动付出努力啊!我们该为其他人也支持这项艺术感到高兴。

她也有一段对新手的鼓励

谢谢大家抽出时间来做些新的尝试!我们每每都为有新的参与者进入到某种我们投身多年的艺术型式之中而备感振奋。

请怀抱信心,好好体验音乐会吧,千万不要因为没有安全感而打退堂鼓,您绝不会是场中唯一的新手。如果您在任何时候成了「唯一拍手的人」,别在意,其实没人会记住这件事,我保证,手机半途作响才真叫烦人咧!

其实拍手没有什么真正的规矩,之前我已经写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指引,其实能亲身参加现场音乐会,比这些都重要的多,如果真的很怕做错什么,大可以「偷学」一下旁边的观众啦。

最后想要跟大家说的是,您永远不该为拍了手感到不舒服,真正造成不快的,应该是做了那些迫使别人不得不拍手的事情。

来源:NeoClassical

分享最专业的红酒资讯给您!现在订阅获得满千送百礼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