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恒春工商人事主任念吉成热衷恒春文化,电影「海角七号」让恒春爆红后,念吉成在恒春到处述说「国境之南」的真实故事,他说,一个城市要有故事才伟大,恒春是一个伟大的城市。

电影「海角七号」中「友子阿嬷」的故事赚人热泪,研究并挖掘恒春历史文化及故事三年多的念吉成说,恒春其实有许多的「海角七号」真实版故事,在他手上有日本军伕祭拜神社及壮别 (送别)的照片,还惊动日本NHK电视台来采访。

念吉成说,收集恒春的故事是个奇妙的际遇,三年前他的一位具有教育博士学位的同学跟他说,恒春有许多的文化故事,建议他能够收集、整理这些故事,于是他开始收集恒春历史文化故事。

也在当年,他在整理母亲的房间时,发现了一叠母亲前夫在日据时代被征召到南洋当兵,与母亲三年书信往返的信件,活生生的是「友子阿嬷」故事真实版,只是母亲的前夫最后死在南洋

当时,他也发现他90多岁母亲留下来的一些日本军伕照片,这些照片是母亲前夫在当时的恒春郡役所 (现在的警察局) 负责军役职务时所拍的,这些照片包括了日本军伕要被送到南洋当兵前的集会、神社前祭拜、游行和壮别(送别)的照片。

这些军伕的照片连日本NHK电视台制作「日本国150年近代史探索」节目的制作小组人员都没看过,特别采访念吉成。

为了了解照片的故事,他拜访恒春半岛的耆老,及访问90岁的末代日本军伕,了解恒春这个古城,除了有清朝古城兴建的故事,还有日据时代军伕的故事,及当时日本人在恒春郡的故事。

念吉成说,恒春在清朝建造四个城门时,有地理风水的依据,日本人为了不让地方有「领袖」出现,破坏了恒春的龙脉 (现在恒春西门旁的石牌公园),在那个地方设日本兵器整备纪念碑,而西门是日本军伕们与家人挥泪送别的地方。

在挖掘故事中,他也发现现在恒春客运转运站是当时日本军伕出征南洋前的集会训练所,当时称「公会堂」,二年前,恒春镇公所本来要把转运站拆掉,变成庙口小吃,经他奔走保留,县政府把转运站列册为历史建筑,念吉成也挖掘出现在恒春的三台山下,是当时日军的秘密基地。

电影「海角七号」为恒春带来大批游客后,念吉成假日固定在石牌公园及电影中「阿嘉的家」为游客说故事,他只要看到游客对张贴的恒春文化有兴趣,他就主动上前说「国境之南」的真实版故事。

念吉成说,阿嘉的家」旁边的二楼建筑是日据时代宪兵工作地,房子的柱子有某天皇的图腾,后来屋主出租变成酒楼,而附近的复兴路是日据时代兵器街。

这些「国境之南」真实版故事,念吉成编缉在「恒春人」期刊第11期,念吉成特别做成「海角七号与恒春专缉」,其中「恒春郡」日本军伕出征血泪史正好与金瓜石的日本战俘的血泪史相对映。 


转载:http://tw.myblog.yahoo.com/lo-no7/article?mid=472&prev=-2&next=-2&page=1

资料来源:

http://iservice.libertytimes.com.tw/liveNews/news.php?no=159269&type=%E5%8D%B3%E6%99%82%E6%96%B0%E8%81%9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