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幾百上千年曆史的國家雖然很多,但也有19世紀中期才冒出、緊接着就被各國輪番佔領的國家,在多種文化的融合下,最終出現了蘇聯時期各國一致認同的“牆頭草”國家:二戰幫着德國全力攻打蘇聯,德國潰敗又迅速倒向蘇聯,如今雖加入歐盟十多年,卻在各方面都嚴重拉低了歐洲的平均指數,時不時就被拿來當反面教材。

歐洲歷史最短的國家:蘇聯稱其牆頭草,今嚴重拉低歐盟指數 新聞 第1張

1859年,由東歐“瓦拉幾亞、摩爾達維亞、特蘭西瓦尼亞”這三個經常被欺負的小國組成一個國家,也就是歐洲歷史最短的羅馬尼亞(正式統一是1918年),就算從19世紀開始算起也就160年曆史。但別小看了羅馬尼亞,這個在夾縫中來回倒騰的小國最終還是獨立了,並且還加入了歐盟與北約,如今人均GDP也達到了1.2萬美元。

歐洲歷史最短的國家:蘇聯稱其牆頭草,今嚴重拉低歐盟指數 新聞 第2張

羅馬尼亞建國歷史雖然不長,但羅馬尼亞民族卻能追溯至羅馬時期的達契亞人。三個小國幾乎全部是達契亞人與羅馬人混居繁衍的後裔,因此獨立後仍以羅馬拉丁語取國名為羅馬尼亞,意思是“羅馬人的國家”,哪怕如今也仍然以拉丁語為主要語言。這也是羅馬尼亞為什麼一直與周邊的斯拉夫語國家保持距離的主要原因,直至加入歐盟。

歐洲歷史最短的國家:蘇聯稱其牆頭草,今嚴重拉低歐盟指數 新聞 第3張

在上個世紀初,羅馬尼亞的油礦產量一直位列歐洲各國前三名,二戰中還被德國稱為“後勤生命線”。之所以全面倒向德國與蘇聯作戰,主要起因是羅馬尼亞的比薩拉比亞地區被蘇聯佔領,簽訂不到半年的《互不侵犯條約》被直接作廢,導致憤怒的羅馬尼亞人出兵30萬加入戰場,成為二戰德國最信任的盟國!

歐洲歷史最短的國家:蘇聯稱其牆頭草,今嚴重拉低歐盟指數 新聞 第4張

日本襲擊珍珠港、美國提前加入戰場,這一系列的變數讓羅馬尼亞人預感軸心國會戰敗,1945年被蘇聯佔領後第一時間宣佈投降並主動奉上石油、糧食等自然資源。然而,羅馬尼亞並不甘心做“小弟”,尤其是1977年爆發石油危機欠下百億美元外債後,乾脆翻臉拒絕償還蘇聯的大量欠款,轉從英法和美國尋求借款,從此被蘇聯各加盟國稱為“牆頭草”。

歐洲歷史最短的國家:蘇聯稱其牆頭草,今嚴重拉低歐盟指數 新聞 第5張

1979年,欠下巨額外匯的羅馬尼亞又被美國突然拉高利息給坑的欲哭無淚:欠下的錢還不上,高額利息又滾着來,只能繼續借錢還利息,連國際貨幣基金都被羅馬尼亞一次又一次的“獅子大開口”給嚇的不敢再借。自此,羅馬尼亞進入“7年大災荒”,全國上下勒緊褲腰帶瘋狂壓縮國內消費,省出物資再出口換取外匯還債,直到1989年纔算結束。

歐洲歷史最短的國家:蘇聯稱其牆頭草,今嚴重拉低歐盟指數 新聞 第6張

去過羅馬尼亞的人都有“不像歐盟國家”的感覺:總人口2000萬,大部分都住在缺水缺電缺公路的農村裡,其中40%的村莊至今未通自來水管道;國土面積23萬平方公里,全部公路網加起來只有8.6萬公里,1/3城市至今沒有高速公路。所以, 有個羅馬尼亞商人自費4500歐元修了一條全球最短的公路,就一米長,以諷刺30年前政府許諾修路卻一直沒有實施。

歐洲歷史最短的國家:蘇聯稱其牆頭草,今嚴重拉低歐盟指數 新聞 第7張

不僅如此,羅馬尼亞在歐盟各方面的平均指數中都拖了後腿,僅“成人識字率”和“兒童死亡率”這兩項就在過去幾年中被反覆提及,幾乎全部集中在農村地區。要知道,歐盟國家在2013年的成人平均識字率就高達99.2%,而羅馬尼亞2018年還只有93%(羅馬尼亞自稱98%),義務教育直到2012年才開始實施,足足比歐盟國家慢了幾十年。

歐洲歷史最短的國家:蘇聯稱其牆頭草,今嚴重拉低歐盟指數 新聞 第8張

城市之間的發展出現巨大差異化,也讓歐盟對羅馬尼亞發出警告,2017年世界旅遊協會就曾經指出:羅馬尼亞只有6個城市勉強進入“適宜旅行”的行列,多數城市都有基礎設施落後、交通不便的問題,超過一半城市沒有大型超市,更別說娛樂或旅遊設施了。也可以這麼說,羅馬尼亞多數城市都不如中國的縣城,至少在高鐵、網絡以及水電管網這些方面不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