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没吃过「东坡肉」,所以谈不上「爱不爱吃」。

苏轼的祖上,在中国历史中出过许多位绕不过去的人物。

这个家族大概发际于西汉的苏建,以校尉的身份跟随卫青诛灭匈奴。他与李广、霍去病是同事+战友,最后封平陵侯。

苏武,大家都知道吧?贝加尔湖边放过羊那位。

他爸爸苏洵,年少贪玩不学无术,后来给大宋高法院长(大理寺丞)当了姑爷。再后,以27岁开始发奋读书的故事,入选《三字经》:「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最终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从西汉到北宋的1000多年里,苏轼家一直都是名门望族,所以他「会吃」是必然。

苏轼没吃过「东坡肉」,所以不存在「爱不爱吃」的说法。

苏轼生活在北宋,许多东坡肉、红烧肉的基本原材料尚未出现。

红曲:方士炼丹用的,明代才进入饮食领域。

酱油:醓、醢不是我们现在意义的酱油,味道也大不同。黄豆制酱工艺从汉代开始的,酱油和清酱汁要等到南宋才有,而且还很不普及。

铁锅:在南宋和元,小铁锅都是奢侈品,更别提能烧好几碗肉的大铁锅了!北宋用瓦盆,炖煮可以,翻炒不行。

炒糖色:没发明呢,瓦盆炒糖色也干不成这事!

五香料:北宋只有花椒和小茴香入膳食。那时的猪可不一定阉过,也不一定给猪喂粮食!家猪的品种改良也不完善,估计比野猪味道好不了多少。所以与如今不同,五香料是必需品。没有这些调料,猪肉肯定不好吃。这也是为什么明朝之前一直崇尚吃羊肉的原因。

在明代,猪肉身价出现大逆转,贵过羊肉,就是因为烹饪调味技术大飞跃,猪肉变得更好吃了。明、清、民国,一直到1970年代,猪肉一直比羊肉贵。记得六几年时候,猪肉八毛一斤,羊肉六毛几。

苏轼可以吃到的是「爊肉」

爊通熬,指炖煮至汤干汁浓。这不是苏轼发明的,晚唐已有,不普及。苏轼只是深谙其中的奥妙,将这种中原地区的「先进饮食理念」进行了推广。

「净洗锅,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仅凭借这些词句就断定苏东坡发明了红烧肉、东坡肉?反正我是不认可。

东坡肉的说法,晚清才出现。

清朝是最为「厚古薄今」的时代,什么事都是祖宗的好,极尽的教条。人们发明个什么、改良个什么,都得套上个历史出处,还必须是个神圣伟大的人物。

看看今天,哪个美食小吃不是联系到秦始皇、唐太宗、赵匡胤、朱元璋、乾隆、慈禧?细探究,都是假的。

满清思维遗毒颇深。


苏轼,号东坡居士,东坡肉就是苏东坡发明的。元丰三年,苏东坡贬谪湖北黄冈,当地人喜食羊肉,故羊肉贵而猪肉贱,流放至此的苏东坡囊中羞涩,为解馋,他购买了价贱的猪肉,摸索出了一套煮肉的方法,过程还写成了一首《食猪肉诗》,其诗云:黄州好猪肉,价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能把烹调猪肉写的这么活泼诗意,也只有苏东坡了。1089年,苏轼在杭州任职,五、六月间,大雨导致太湖湖水泛滥,苏轼指挥疏通西湖,筑苏堤,解决了这个难题,百姓为感谢他,过年时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苏轼指点家丁把猪肉烧得红酥软烂,再送给大家吃,这就是东坡肉的由来。东坡是一个美食家,他的诗文中经常出现各种美食,除了《食猪肉诗》,还有写有《煮鱼法》,细致入微,先放什么后放什么,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在《东坡羹赋》及《菜羹赋》中,还强调「不用盐酱,而有自然之味,不用鱼肉无味,而有自然之甘。」用现在的话来说,这是一个深谙自然饮食之道的老饕啊!


轼宝创作的东坡肉是以猪肉为材料,经过精心制作而成的。

《猪肉颂》: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当时人们对于猪的看法和现在不同,富有的人家都不会吃猪肉,只有穷人才会吃猪肉,而穷人对于猪肉的做法又不是很精通,所以对于猪肉并不是很喜欢。苏轼在黄州创造出东坡肉,所以,苏轼常不常吃东坡肉不一定,但是根据《猪肉颂》来看,他是爱吃东坡肉

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