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莲地检署检察官林俊佑为就读幼稚园的女儿出头,带员警办私案,引发舆论关注,甚至传出各地检察署都不要收林俊佑这个司法「人囚」的插曲,法务部快刀斩乱麻的将林俊佑停职,才得以暂时止血。

此案背后的重点,改调哪个地检署是过去检察机关的循例做法,并不重要,民众关注的是,如何淘汰不适任的检察官让他们退场,这是态度问题。法务部最后决议将其停职,从人地不宜的旧有调动思考方向来个急转弯,但总归回到正途之上了。

才刚上任不久的法务部长蔡清祥,立马要处理自己人砍自己人的棘手难题,思来想去,停职其实才是最好的办法,才可透过林俊佑案的处理,宣示「淘汰不适任检察官」是玩真的。

▲▼法务部长蔡清祥上任后接受联访,对死刑执行仍不松口。(图/记者吴铭峰摄)

▲针对林俊佑检察官带警办私案一事,法务部长蔡清祥公开痛批「非常不齿」,检审会决议将其停职并送监察院弹劾。(图/记者吴铭峰摄)

这个事件证明了,拥有法律专业的检察官竟忘记自己的身分,只因为女儿疑似被欺负,便罔顾该有的法律程序,只为了帮自己的孩子讨回公道。林俊佑的目无法纪,虽仅是脱序的个案,但也说明了检察官也是人,也有家人,当自身权益遭受不公平对待时,一样会急著跳脚,一样想要公平的答案。试想,如果换做是一般手无寸铁的小老百姓,面对不公不义时,他们的心情又是如何的无助。

过去,司法圈内正因为过自己人维护自己人的案例发生,使得官官相护的想法始终难以杜绝,甚至在处理司法官裁判品质不佳等未达重大贪渎受贿的惩处个案时,总有轻轻略过的情事出现,以致遭受外界批评自律失效,唯有他律介入,才能正本清源。

过去,面对不适任的检察官或法官,都是司法圈内关起门来,自己人讨论自己人,如今有了改变,包括检察官评鉴委员会或法官评鉴委员会多了外部公正人士的参与,但令人好奇的是,这几年来,被淘汰出场的不适任检察官或法官,案例却是少之又少。若以此淘汰人数之微,是否说明司法官的良率是如此之高,但投射在民众对司法的信赖度历次民调上,反差却又是如此之巨大,问题到底出在哪?

林俊佑的停职,波动著司法圈不愿碰触的老问题。停职只是暂时,要真正让林俊佑退场,程序上其实还有得走。行政程序上,要先经过检察官评鉴委员会的讨论,认为林俊佑的私设刑堂办案,已达违反《法官法》的重大不适任情况,才会移送监察院弹劾。待监院决议,最后还要回到司法院的职务法庭,才会决定林俊佑是否丧失检察官的身分。

要淘汰不适任的检察官或法官,攸关著每个民众的权益,让循求诉讼找回公道者有公平正义可以期待。如果你是林俊佑检察官接办案件的当事人,你不紧张吗?打官司时若遇到类似的林俊佑检察官们,该怎么办?难道只能消极的自求多福?是时候该好好检讨并正视司法官的淘汰退场机制了。

好文推荐

董介白/马泄密案逆转 符合社会期待或谨守法律防线?

董介白/消失的科学证据 失衡的司法天秤

董介白/俯仰无愧的善人与司法民粹操弄下的恶人

●董介白,ETtoday新闻云撰述副总编辑,以上言论不代表本公司立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