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著名诗篇,全诗如下: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公元659年-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汉族,唐朝越州永兴(今浙江省萧山市)人,少时就以诗文知名。唐武后(武则天)证圣元年(695)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为 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八十六岁告老还乡,旋逝。属于盛唐前期诗人,又是著名书法家。作品大多散佚,现仅存二十首。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

诗人为我们描绘了这样的画面,高高的柳树好像梳妆打扮的小家碧玉,万条丝缕垂下,绿意盎然,如同裙摆,那细细的柳叶眉是谁巧夺天工的手妆画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的春风,为我们带来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

问题提问的是柳树除了高之外,还有什么特点。这里从词句上我们可以看出几个关键字词「绿」「细」「碧玉」「丝绦」,所以由此可以看出,诗人把柳树描绘成了经过梳妆打扮的一位亭亭玉立的美人。柳树不仅高,而且如玉一般,品质无暇,气质高雅。柳树高而雅,柳枝细如丝,生机盎然,充满活力和希望。


《咏柳》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贺知章,诗的前两句写春日柳树的颜色和枝繁叶茂,后两句一问一答,写出了春风像心灵手巧的小姑娘一样,裁出了别具一格的细叶。

《咏柳》的全诗如下: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的大意是:

高挺的柳树上长满了嫩绿的柳叶,无数根柳条如丝带般婀娜多姿。不知是谁裁剪出的细眉形柳叶,二月春风好似一把剪刀。

诗意赏析:

  •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碧玉」:绿色的玉;「妆「:装扮;」绦「:丝带。春天里,高高的柳树上绿叶满枝,由上垂下的众多枝条,宛若绿色的丝带。」碧玉「一是说柳叶的嫩绿颜色,一是说柳树的青春洋溢。成语」小家碧玉「形容的是年轻漂亮的女子,因此这里的」碧玉「形容的是春天的柳树宛如年轻漂亮的女子一样,既有美丽的外观,又有青春活力。」万条「是虚指,用来形容柳枝的数量之多。柳枝上长满柳叶,沉甸甸的以至于垂向地面,好像无数条绿色的丝带。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柳树的高,还写出了春天里柳树的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和旺盛的生命力。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细叶「:如女子眉毛形状的柳叶;」裁「:裁剪。不知道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而成的,原来是二月里像剪刀的春风。此两句中,前一句是设问,后一句是回答。 「二月春风似剪刀」,将春风比作剪刀,剪出了如眉形的柳叶,写出了大自然的巧夺天工和普惠万物的恩泽。


《咏柳》是贺知章传诵千古的名篇,是一篇十分优秀的咏物诗,千百年来为人所称道。个人认为这首诗主要写出了柳树柔美的特点。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垂的柳条像千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二月的春风就如同神奇的剪刀一般。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一句作者抓住了柳树的特征,在作者眼中,她就像女子的化身一般。高高的树干,好似她亭亭玉立的身姿,嫩绿的枝条,就像她裙子上下垂的丝带。碧玉二字一语双关,既指代作者想像中的女子,又描绘了柳叶的嫩绿,与下文的二月春风相呼应,表明这是在早春时节。

「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也表达了作者的疑问,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紧接著便回答:二月春风似剪刀。作者自问,很巧妙的把景色由柳树过度到春风,只有春天才能创造出这样美丽的景色。本诗可以说与白居易的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有异曲同工之妙。

本诗借景抒情,通过描写柳树,过度到春风,最后讴歌了春天的无限创造力。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诗中不仅赞美了柳树,而且还歌颂了巧夺天工的春风,诗人在诗中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美景图。句首的碧玉妆成一树高,写出了枊树不仅高,而且(翠绿)的特点。通过赞美柳树,来赞美春天的生机勃勃!


杨柳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著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身,也是读者所经常看到的。

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写的却非常鲜活。

然而,更妙的以下两句:「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


1.柳树的颜色:如同碧玉装扮成的

2.柳条的姿态:长长的柳条柔软轻盈,在春风中婆娑起舞

3.柳条的密度:像千万条绿色的丝带低垂著

4.柳叶的形状:片片纤细柔美的柳叶


轮回!生命的力量。看了一遍也没点到,「似曾相识燕归来」与此一个调调。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