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相同的问题,各位请 ╮( ̄_ ̄)╭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94699422?utm_source=com.miui.notesutm_medium=socialhttps://view.inews.qq.com/a/20180915A030U500?uid=?

view.inews.qq.com

9月2日,曾先生及其父母满怀期待地赴瑞典旅游,一行三人当天凌晨抵达斯德哥尔摩市区的一家旅店准备住宿。但预订的房间需当天白天才能入住,考虑到父母身体不好、瑞典夜里较寒冷,曾先生请求旅店让他们付费在大厅椅子上休息一段时间。然而,旅店不但粗暴地让他们「立刻滚出去」,还叫来警察。

据曾先生讲述,他向警方说明父母身体情况并出示服用的药品,还表示自己可以离开,希望父母能够暂时休息。没想到警方不但不予理睬,反而强行将曾先生父亲从座位上拉倒,拖出酒店,扔在地上。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曾先生父亲当场发病,意识模糊并开始抽搐。当地警方旁观这一情景,仍未给予任何人道帮助。

曾先生的呼救引来行人围观,众人纷纷指责警察行为恶劣,要求警方给予救援。很快,两辆荷枪实弹的警察车辆抵达。警察没有施救却持枪驱散人群并试图抢夺曾先生手机,最终将曾先生一家人强行带上警车。据曾先生讲述,在此期间,警察还殴打他的母亲和意识模糊的父亲。

在车上,警察盘问曾先生是否是难民,是否想使用暴力,并威胁将其「送到森林和野兽一起」。大概半小时后,警车急停在一个黑暗路口,多名武装警察把三人推下车就扬长而去。曾先生用手机定位才发现,这里竟是斯德哥尔摩市区几十公里以外的一座坟场。据曾先生讲述,当时气温不到10摄氏度,周围周围阴森恐怖,还能听到远处动物的嚎叫,一家人只能围坐在坟场互相取暖。在这里瑟瑟发抖半小时后,幸亏得到途经路人的帮助,他们才得以返回城区。

在回到斯德哥尔摩市区之后,曾先生立刻向中国驻瑞典大使馆通报此事,并向当地警方报案。之后,遭此噩梦般经历的曾先生一家不愿再做更多停留,当日便赶赴机场,离开瑞典。曾先生表示,瑞典警方对年迈老人的所作所为,在任何一个现代国家都难以想像,对人权之藐视令人发指,在诺贝尔的故乡、这个时常把人权挂在嘴边的国度,是巨大的讽刺!他强烈要求瑞典方面做出解释,并道歉赔偿。


【本文是「从瑞典游客事件看中国社会舆论」系列的第三篇文章,也是最后一篇】

前两篇分别是:

日常交往中,我们应该如何摆正来华外国人的位置——由瑞典事件引发的思考

中国社会舆论对公权力执法过程中「我弱我有理」的评价变化过程和复杂情绪

在上一篇中分析过,瑞典游客事件之所有会有这么多的关注,一个原因是此事汇集了至少网路上的四个敏感情绪点:

1、对「按闹分配」、「我闹我有理」的观感。

2、对「警察粗暴执法」的观感

3、对「敢于处理外国友人」的观感

4、对「外交部为游客发声怼外国政府」的观感

第一篇文章讨论了第3点,第二篇文章讨论了1、2点,最后一篇我们来谈一下第4点。

瑞典游客事件之后,中国驻瑞典大使馆连续发声,指责瑞典方面对中国游客粗暴对待。在我的印象中,这似乎是第一次,中国驻外大使馆在一个普通中国公民事件上,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对中国公民在外国的遭遇有这么大的且连续的反应。

但很有趣的是,有些中国网民仅仅因为这位中国游客本身行为有问题,就连带著对大使馆的这种维护中国公民合法权益、质疑瑞典警察执法不当的行为,开始了批判。

但这二者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啊,中国游客有问题,和瑞典警察有问题,这二者完全是可以共存的。中国大使并没有说中国游客没问题啊。

可以批评这位游客的表现有不合适的地方,但哪怕从你自身的利益出发,你最好也不要去否定驻瑞典大使馆这种为中国人争取利益的行为。

万一你哪天出了国,遇到了某些事情,你能一定肯定,你会是「完美受害人」吗?

如果你在「受害」过程中有什么地方不那么「完美」了,大使馆因此拒绝了为你发声,拒绝了为你向外国机构的交涉,你会发自内心感谢他们「严于律己(国人),宽以待人(外国人)」的精神吗?

这次某些网友对大使馆的批判,除了应激性地把「受害人的不完美」和「不应该为受害人」说话错误绑定在一起,还有一个因素,就是长期以来,我们驻外大使馆其实没有做到像这次一样,在一个普通中国公民在外遭遇不良待遇时,这样站出来多次、连续怼外国的政府机构。

换句话说,某些中国人对此还不太习惯。

其实,对于外交机构来说,就是为了本国公民发声的,至于本国公民的行为本身是否真的违反了所在国的「规则」,那根本就不是外交机构该考虑的问题。

护犊子就对了。至于他行为本身怎么不当,先和外人讨了公道之后,关起门来怎么教育都行。

举个例子,美国公民在朝鲜因为违反了朝鲜当地的「规矩」被抓了起来,美国前总统亲自求情,甚至亲赴朝鲜。这个事情当时在中国,可是感动了一大批国人的:你看,伟大的美国,愿意为了几个普通的美国公民,这么卖力为本国公民奔走,这就是选票的力量啊!这就是对人权的尊重啊!

更早的时候,所谓的中美两国护照的谣言,更是反映了中国人对「护犊子」的渴望:

美国护照中写著:不管你身处何方,美国政府都是你强大的后盾。

中国护照中写著:请严格遵守当地的法律,并尊重那里的风俗习惯。微评:

美国说:出去了有人欺负你,招呼一声咱修理他!

中国说:出去了老实点,听人家话,少给老子惹麻烦。

在没辟谣之前,在「认为消息为真」的前提下,可是有一大批中国网民对(幻想中的)美国这种「不管我的人做了什么错事,老子都要保护」的霸气羡慕有加的啊。认为这是一个负责任大国该做的啊!

反而对(幻想中的)中国这种「请尊重当地的规则」的「软弱」行为,很嗤之以鼻啊。

中美护照谣言事件,之所以后来在网路上被反转,是因为它被证明是假的,而不是因为这个段子体现出的价值观不被认可,至少在当时是这样的。

现在很讽刺的是,当中国真的试著按照段子里美国的做法(其实还差非常远)开始去做的时候,我们很多自己人反而批判说,应该按照段子里中国的做法去做。

如果把中国舆论场整体视为一个观察对象和研究对象,你会发现,它经常出现「叶公好龙」的有趣表现。

「叶公好龙」现象的原因之一,是网民很容易被某一个事件或者消息所激发起情绪,而在一个群体舆论中,那些越简单直接,越「解气」的评价,往往会在其他言论中脱颖而出,成为被传播最广的观点。而这种「解气」的观点背后,又经常会忽视事物原本另外的倾向。也就是说,这次群体舆论以一个明显倾向性的观点「解」了「气」,甚至推动了社会向这个倾向性进行了一段程度的发展,结果到了下次,真的「身临其境」地感知到了另外一种环境,它又会从另外一个角度来一次明显倾向性的「解气」批判,把社会向另外一个倾向性推动。

那么,如果宏观层面地去看这个社会舆论,它就像一个锥子尖上的圆盘,一会向这个方向倾斜一定的角度,一会又向另外的方向倾斜一定的角度。不停做著这种不倒翁式的运动轨迹。

作为一个个人,一个普通网民,如果你希望成为舆论的控制者和引领者,至少成为在舆论风向中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观察者,而不是成为那个「乌合之众」组成的舆论大圆盘本身的一分子的话,还是要翻开课本,复习一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毛泽东思想:

要两点论,不要一点论。在注意到一种主要倾向的时候,要注意可能掩盖著的另一种倾向。必须充分地看到和抓紧主流方面,同时逐一解决非主流方面的问题。

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又要看到事物的反面。要看到已经出现的问题,也要估计到我们还没有察觉而可能出现的问题

其实如果看过往的很多网友留言,尤其是一些出国网友的留言,经常会看到对中国驻外大使馆各种「不作为」、「官僚主义」的抱怨,抱怨服务海外华人不力。

而这次,大使馆为了一个普通中国公民的遭遇和权利而多次抨击外国当局,不就是一个改变吗?

我们可能一开始不适应,有一部分国人太善于「反思」、「自省」了,除非自己是「完美受害人」,否则是「不好意思」在「同胞有错,对方也有错」的情况下,去向外国当局争取自己应得的那份利益的。

但我们应该要学会适应。这才是真正的「与国际接轨」。

当然,有的朋友会说,这次很可能是因为中国和瑞典两国产生了一些矛盾,是政治原因,而不是真的仅仅为了这个游客,是有政治目的的。

这其实是另外一种「完美受害人」的思路。别说没有政治目的,就算有政治目的,那又怎么了?

当年英国首相布朗,为了一个毒贩阿克毛,英国外交部在24小时之内连续传召中国驻英大使傅莹两次,要求就处决一事做出解释。英媒形容,长达40分钟的会谈无果而终令英国外交大臣十分气愤,她斥责中国「毫无怜悯之心」。中英多项交流计划因此停止,英国首相布朗也推迟访华

这TM的可是一个毒贩啊!毒贩!毒贩是什么概念?

连一个在中国犯下重大罪行的毒贩子,英国当局都用这么无理霸道的行为来粗暴干涉中国内政,这个时候怎么想不起来「遵守中国人的规矩」了?

如果没有政治目的的考虑,难道是因为英国当局喜爱毒贩?因为英国首相和外交大臣喜欢吸毒贩毒?还是因为英国首相布朗先生倾慕这位阿克毛的宗教信仰?

我们长期以来,痛恨外国人在中国的各种特权,痛恨「一等洋人」在中国的地位。有没有想过它的背后是什么原因?

为什么我们的各级政府官员,我们的政府执行机构,怕得罪外国人?遇到外国人就容易「特意」好好服务,生怕外国人不满意?除非是外国人犯了明显的大错,否则能宽容就宽容?

还不是因为外国人背后有外国政府,如果外国人不满意了,向外国政府告知一声,外国政府就可能会向中国施加外交压力,在外交压力之下,本著「外交无小事」的原则,这些「得罪」了外国人的基层官员,就可以在「维护中外关系」的考量之下,被撤职,丢掉工作,或者转岗,遭受处分。

这算什么?这实际上不就是「按闹分配」吗?

因为外国政府能闹,敢闹,他们在中国就能获得超额的利益。

「按闹分配」是这个星球上真正的普世价值,我们过去对这个「普世价值」学的太少了,接下来应该补补课了。

当然了,这里的「闹」不是像那位游客一样,在外国警察面前撒泼打滚,而是要以国家的身份出面,用国家的实力去「闹」,这样才有效果,才能争取到更多的利益。

美国总统特朗普,就是「按闹分配」的成功者。北美自由贸易区好好的,他一闹,就能在墨西哥身上获得更多的利益。他一闹,日本韩国就要考虑多给美国人输送一些利益,就要在贸易上让步。他一闹,动辄退出各种机构组织,毫不顾及别人的评论。他一闹,欧洲就要在提高军费上让步,在汽车关税上让步。

「闹」是需要实力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是「闹」的基础,美国是世界第一强国,有按闹分配的本钱。我们虽然不需要打滚撒泼到美国的程度,但我们现在也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国家在瑞典警察确有执法不当的前提下,出个面捍卫中国公民本该获得的那部分利益,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闹」有什么好处?好处就是可以凭空制造出筹码来。

比如现在我们两国正常交往,商业往来。这个时候我开始「闹」,比如接见你国家的一个分裂者,比如为了我的一个公民在你的国家被判刑而抗议,那么这件事就成为了一个议题,就可以在接下来的谈判中,凭空制造出了这样一个筹码。比如,你做一个让步,多买我的一些东西;我做一个让步,接下来不接见这位分裂者了。这样「闹」出来的政治筹码,是可以变现的。

过去,我们在西方国家身上吃这种亏太多了。

他们随便收留一个什么什么分裂分子,随便指责我们按照中国法律对他们的「公民」判了刑,我们就要去耗费外交资源去解释,去斗争。而我们却几乎从来没有主动在这方面去「闹」过他们。

来而不往非礼也,凭什么你能「闹」我,我就不能「闹」你?

与本国实力不相符的「老实」,在别人眼里就是无能的表现;敢闹的,善于闹的,才能获得利益。不闹的,老实埋头学习做题的nerd的,那就是傻啊,不欺负你欺负谁?

在一个法制化国家的公民社会内部,上述观点当然是错误的,但别忘了,国际社会是个无政府、弱秩序的半丛林社会。

过去中国实力不够,加上韬光养晦,不愿意惹事,更不愿意去主动指责对方,中国文化也是内敛型的。所以只有被别人处处针对,处处指责的份。现在中国总体经济实力已经是世界第二了,我们手里能「闹」的东西已经大大超过以往,不能再这样忍气吞声当老实人了。

「人权」手段,是过去多少年来西方经常用到,我们过去实力弱,经济不强,国内人权状况不太理想,只能挨打。那么接下来能不能用?假以时日是完全可以的。像瑞典这样的小国,虽然有自己的先进技术,有一定的壁垒,但终究也只是产业链条上的一部分。我们国内的企业继续发展自己,一旦攻克了某些技术,将其白菜化后,西方的同等企业就只能歇菜,退到下一个技术壁垒后面。像瑞典这样的小国,不像美国那么强大,一旦其支柱企业所掌握的技术被中国拿下,它的经济造血能力就会迅速衰落,经济不行了之后,你还能掏出钱给难民吗?你还能支撑你的高福利吗?你还能保持社会稳定吗?如果不能,那这个过程中国家内部必定伴随著非常多的「违反人权」的事情发生。这些都是弹药,都可以将来被我们所用,来高高在上摆出一副「痛心疾首」的道德优越感面孔:「你这个人权问题啊,是体制导致的,只有改变体制……」

总结的再露骨一点,在国际上,「人权武器」未来可以被我们怎么用:

1、通过发展本国企业和技术,先从经济层面摧毁对方的生产力

2、生产力衰退后,社会必然动荡,而为了维护秩序,必然会出现各种在白左意义上的「破坏人权」现象

3、把这些现象解释成体制和道德问题,在国际上占据道德高地,通过指责这些去主动「闹」,来在与对方的外交过程中凭空制造政治筹码,获取实际利益。

反过来,中国的技术发展之后,提供的就业机会就会更多。社会内部就会有更多的人「能够站著把钱挣了」,就越来越会抛弃low的腐败文化和旧文化,整个社会就会提升,人权水平就会改善。就会更有利于对外使用「人权武器」。

而且,哪怕中国大使这次确实有政治考虑,但这毕竟是开了一个好头,之前为什么我们的大使馆不敢不愿去为中国人的利益发声?一个原因也是怕麻烦,怕因为你一个小小民众,而影响了两国关系。

而如果接著这次契机,政府发现,我这样做,不但影响不到什么两国关系,反而还能在国内增加支持,而我只不过是说了几句话而已,那么这就是一个低成本高收益的好事啊,以后就更有动力去这样做。我们的公民在国外也就能获得更多来自祖国的支持,底气就会更足。

同样,如果我们的国家多次出面捍卫本国公民利益,形成了惯例和习惯,那么外国政府再遇到涉及我国公民的执法的时候,就会心里多想一想,不要欺负他们,否则形成外交压力,可能会对我的工作带来影响。

反之,如果外国政府长久以来发现,在我的底盘上,就数中国人最好管,怎么弄他们他们的政府也无动于衷,就会更加变本加厉,甚至炮制出专门针对中国人的歧视性潜规则。比如某个东南亚国家海关,对中国人收的小费。

所以,接下来,如果南海方面再有紧张局势,我建议,驻这个国家的中国大使馆也应该拿出一件具体的例子来,配合国家「闹一闹」。

当然了,最终的目的,是要形成驻外使馆捍卫中国国民利益常态化,但政治行为其实可以作为一个「捅破窗户纸」的契机和开端,是有利于接下来形成常态化的。这种由偶然事件的特例做法逐渐变成常态,以前是有例子的,比如日本钓鱼岛的国有化触发了中国的钓鱼岛巡航,然后逐渐变为常态化。因此,作为中国国民,哪怕为了自己日后出国时的切身利益考虑,这次也应该对大使馆的行为予以支持和鼓励,而不是打击其积极性。


在瑞典生活十多年,关于这件事阅读了国内和瑞典几家媒体的报道和两国网友的讨论。我想来解释一些细节。

  • 警察把曾家三人放在Skogskyrkog?rden,这个地方距离事发酒店大约7-8公里,并不在市区范围。由于瑞典人口密度低,在凌晨2点这个时间这个地点路上几乎没有行人。附近450米左右有一个教堂,不过晚上肯定不开门,传说中的「教堂收容所「不知从何说起。24小时开放的是公园。晚上这个地方很偏僻,害怕是很正常的。附近250米处有地铁入口,周日凌晨刚好是通宵运营。但地铁站不在同一条路上,且瑞典的地铁站往往比较小不易识别,如果不熟悉不一定能找到。Google Map下车点的360度街景。

  • 事发酒店我经常路过,规模还是很大的,昨天仔细观察了一下。一楼进去之后,左边是大堂,有沙发座有桌子,还有大型投影可以玩游戏,至少可以同时容纳几十人。
  • 曾先生预定酒店是一家Hostel,看报道中他说订的是family room,831元,我查看了价格是在1100瑞典克朗左右,折合人民币800多,和曾先生描述一致。


注意某些高赞帖子和高赞回答都消失了,这次瑞典电视台的辱华视频扇友军的脸有点狠。


瑞典最大电视台的节目视频出来后,前面中瑞国情不同的,瑞典和欧洲是法制社会,没有种族歧视的,曾先生碰瓷丢人到国外了的帖子要怎么修改?瑞典主持人简单明了的表示我就是歧视中国人,并且电视台还一路绿灯播放了出来。为瑞典主持人,电视台点赞,用事实教育了某些中国人,说到底中国人自己都不团结,还怪人家歧视你?同胞在外面被歧视对待了,某些人比瑞典人还苛刻的指责同胞,真心希望这些人只是一些会中文的外国人,因为害怕他们出门被歧视了,还怪是我们连累了他。


在等待最终真相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假设一下:

唔,如果有三位长相特征带有浓郁异域风情的游客,说著不太纯正的普通话叫青年旅舍店员让他们在大堂打一晚上地铺,我国警察过来以后,没有因为他们的异域风情而将其区别对待,而是拖出去扔在两三公里外的一个AAAAA级景区,该景区碰巧有一位热爱中国的国际友人长眠于此。

那么早上新闻曝光出来,我想国人的感觉一定是……就挺扬眉吐气的吧。觉得终于没有三等那啥四等汉了的感觉吧。

所以你们可以换位思考一下。注意有的答案说,换位思考是中国警察把中国老爷爷扔出去,这个类比呢不太准确,还有说扔荒郊野外的类比也不准确。

注:异域风情不包含任何明确或模糊的隐喻,请勿对号入座。


从头到尾,这个新闻都让我一个中国警察瑟瑟发抖,本来在信息不够多的情况下不应该妄加评论,不过前面答案给出信息来看这群游客是被送到教堂收容所,附近有墓地,而不是直接往墓地丢,视频里警察没有明显的殴打行为而是强制带离,女儿在旁边摄影加高呼警察打人了,实在是让我汗毛倒竖,在国内这种事一曝光很快就能让警察万夫所指停职检查,比起歹徒还是一群不明真相的群众更可怕。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