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生皆苦

  ~

  在教學過程中,高中數學教師肯定離不開做題、解題。俗話說:“三天不讀口生,三天不練手生。”

  要想加強學生的解題能力訓練,數學教師就必須親自下水,加強解題能力的訓練。否則,教學就會紙上談兵,落不到實處,學生也會在茫茫題海中找不到方向。

  由於工作的原因,我經常接觸高中數學教師,並發現了一個令人擔憂的現象:不少教師,特別是薄弱學校的教師,業務水平停滯不前,解題能力逐漸荒廢。

  究其原因有三:一是提高自我能力的意識不強,缺乏濃厚的學術氛圍;二是缺少獎勵競爭機制,高三教師技能檢測也只是流於形式;三是因爲學生底子薄、基礎差,解不出高難度、高水準的題目,這也間接助長了數學老師解題的惰性。

  一個好的教師始終是一個學習者,同時也應是一個解題專家。一個數學教師,如果他的解題能力有限,他將難以勝任正常的數學教學任務。

  爲此,提高高中數學教師的解題能力,我們需要從以下四方面努力:

  轉變自己的思維和意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數學教師必須多做題,多研究題,才能切實提高自己的解題基本功。

  解題是找出數學問題答案的活動。例題講解、習題求解、定理證明及實際問題的建模都是解題。

  教師要想開展好教學活動,做好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就必須要做好“傳道、授 業、解惑”的工作,就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儲備。

  提高解題能力必須多做題

  “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首先要有一桶水。”提高解題能力的根本途徑還是要多做題,這就需要教師不斷研究解題策略。

  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解題策略,纔會在遇到問題時,找到問題的思考點和突破口,迅速正確地解題。

  這樣,我們才能在教學中進行解題策略的指導,優化學生的思維品質,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爲此,老師們要研究解題策略:

  一是理解題意。解題的第一步是審題。教師要教會學生審題,首先自己就會審題。

  二是一題多解。對每一題儘量考慮用多種方法求解,不侷限於書上的常規方法。

  三是變化題目。變化題目就是變換問題的條件或結論,更深刻地揭示問題的本質。

  這樣的研究不僅能提高教師的解題能力,還會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在教研活動中集思廣益

  “一人拾柴火不旺,衆人拾柴火焰高。”加強集體備課,多開展教研活動,就能相互取長補短。

  遇到問題,教師可以一起探討,克服個人解題的片面性、隨意性和惰性。

  集體備課具備互助合作的功能,在實踐中要注意教師間的交流與合作,使大家在自我反思的基礎上,訴說困惑、提出問題、展示難題、闡述設想。

  在各抒己見、共同分析討論的基礎上,產生靈感、達成共識、昇華能力。

  參加數學教師解題能力比賽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數學教師就需要這樣“借輿”“借舟”來提高自己的解題能力。

  爲此,各級教研部門要多組織這樣的活動,推動教師自身業務素質的提高,展示教師的解題水平。

  瞭解教師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切實提高數學教師的專業素養,促進數學教師刻苦鑽研業務。

  “教師下水”,可以切實提高數學教師的解題能力。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爲學生創設適宜的數學問題情境,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程度和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撰文丨蘇春榮(自貢市教育科學研究所)

  圖片丨《四川教育》雜誌

  編輯丨唐虹

  校對丨段秋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