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亲王行书《爱莲说》,写于嘉庆二年,这幅书法作品是怎样的一种美?

从成亲王本幅行书作品看,主要笔画结构传承了赵孟𫖯的书法特点,吸纳了董其昌的用笔习惯,并透出魏晋书法的某些风采,行气十足,字体一以贯之。从成亲王其它系列作品看,有些作品倾向于欧阳询的笔画结构特征,并以楷书为主。

成亲王《爱莲说》行书书法之美,可以说与其作品内容本身提及的三种名花交相辉映,融为一体。作品不仅表现「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君子气质,而且自然流露出菊之隐逸和牡丹之富贵等多种美感。成亲王匠心典雅的书风,后来为诸多官员书家所仿效,并成为清代中后期较为流行的书体之一。


成亲王行书《爱莲说》是怎样的一种美?

圆润温婉,秀泽闲雅。

成亲王为乾隆十一子。嘉庆皇帝的哥哥。少年时期著力于赵孟𫖯书法。因其得天独厚的皇家收藏,遍学历代名家。与翁方纲,铁保,刘墉四人合称清四家。在乾隆、嘉庆年间,成亲王书法独占鳌头,无人能出其右。

《爱莲说》是成亲王在嘉庆二年写的。行书。结合了赵孟𫖯圆润的结体和董其昌秀妍的用笔,雍容之中不乏灵秀。意韵优雅,逸气纵横,丽质天成。

成亲王所处的年代,正值盛世。这个时期的书法,是清代书法的高峰期。成亲王,铁保,翁方纲,刘墉,都是这一时期的书法代表。被称为书法中兴期。而成亲王博涉诸家,兼工各体。居四家之首,深得古人用笔之意。对清代的书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爱莲说》是成亲王书法中的精典之作。如同文中写道的「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书与文相得益彰!


清朝王室所学之书大多师法赵董一路,也就是二王书风一路


成亲王书法作品《爱莲说》所表现的是二王书风不激不厉、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健秀的形质美;书写内容与书法线条相互融合相得益彰的和谐美;字字独立清清爽爽的意蕴美。


乍一看二王书笔十足,但慢慢赏之还是赵体足矣。圆润饱满,字迹公正,笔力雄健叫人赏之过目难忘。


谢谢邀请! 赞同子衿书法的评论! 成亲王其楷书传世最多,其行书爱莲说总体风貌清新自然 气韵流畅 结字端庄雅致 用笔圆润犹如溪流涓涓,给人一种宁静淡雅的美。就像人之呼吸韵畅。 成亲王行书总体上赵孟𫖯要多一点。赵体漂亮妩媚却少了钟繇二王的风骨和奇绝。看上去美不胜收但却少了视觉和心灵的冲击力。 对于美从来就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有人喜欢牡丹的雍容,有人喜欢桃李的妖艳,陶渊明爱菊,朱自清爱莲……! 浅见拙识,望勿见笑!??????


随著社会的物欲横流,却发生著人情被淡漠、爱情被践踏、亲情被遗忘……有多少人在这喧嚣的生活中疲惫著,应和著?又有多少人忘记了儿时的《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朗朗上口的诗词。


形容一种高贵的品格,即使经历再多的事情,也能不改最初的纯真善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谦谦君子,冰清玉洁;出身低微,分外妖娆。


美,在作者行文当中,已不是外在,形之美。

此时此刻,心中的仰望,那是圣地,那是纯净,那是心中苦苦的修行。非世俗可参,善哉。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