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苏联没有别国帮忙,单独对抗德国结局会怎么样?


德国没有西线和非洲的压力 最多在东线增兵30万

苏联没有远东和芬兰等地的压力 苏德前线可以增兵上百万

更何况德国失去了众多仆从国军队,还有占领区的资源 ,根本没法对抗苏联。


根据题主的要求,我大概思考一下世界局势,法国被德国占领,英国与德国签订了中立条款以换取其北非利益,而德国在美国民众中没有引起反感,相比德国他们更加讨厌共产主义者。大约在1941年夏末的时候,德国进攻了苏联,这一次的情况和历史中的差不多,同样面对没有盟国增援的苏联一路被揍到了莫斯科,但是,到此为止,德国很快被一波冬季大反攻推了回去,在斯摩棱斯克以西建立了野战防线,这里也将是明年春天的出发阵地。于是这个冬天两军小打小闹了一下,互相打出几个小突出部,但是都不影响大局。

第二年初春泥泞期(苏联特有的气候特征,晚秋也有一次)结束后,德军开始第二次冲击,然而他们发现,尽管去年他们消灭了200多个红军师,在这个冬天里,红军新整编了300多个师(苏联与生俱来的强大动员能力不是盖的),更要命的是,经过了第一次失败,红军开始有了一定的经验,而且士气不再低落。第二次进攻比第一次困难得多,但是最高统帅部知道,如果他们失去这一次机会,可能再难抵达莫斯科,好在这次他们有充足的时间,这一次的出发比去年整整提前了近三个月。

苏军同样信心满满,他们开始坚信红色政权不可战胜,尽管重武器严重缺乏,补给也时常出现问题。但是似乎他们的敌人也好不到哪去,德军的补给线需要跨过东欧广袤的缺乏道路的土地,其上还有大量新生的游击队出没。两军在东线艰苦鏖战,由于开始熟悉了德军作战方式,大规模的包抄未能实现,七个多月的战斗后,德军勉强夺回了斯摩棱斯克,作为进攻莫斯科的出发基地,但随即而来冬天让一切化为泡影。1943年德军转而对于苏联的经济重地伏尔加河沿岸发起进攻,由于没有增援,重武器生产在初期遭遇毁灭性打击后再没有恢复,红军在装备上处于明显劣势,在付出巨大代价后,德军基本控制了伏尔加地区,于此同时,为了减轻南线压力,红军对奥廖尔突出部发起攻击,史称奥廖尔会战,红军投入了西,西南,沃罗涅日及草原方面军记四个方面军近百万人。有赖于空中侦察的优势,德军在奥廖尔抢构了防御系统。苏军在库尔斯克发起佯攻,但是德军很清楚苏军的目的在于奥廖尔。

斯大林同志在1943年就会见到列宁。

不算德占区,三德子的工业实力是苏联的4倍,你说是啥结果吧!

详细资料可以看「毛毛熊」大神的表格。


winter is coming
我认为这样德国也不会战胜,首先苏德之间的战争苏联本来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其次,苏联的军事体质还是完整的,反应过来之后,实力还是相当的,虽说德国优势比较大,但是同样对比与中日的战争,苏联有防御纵深,这样打起来时间越久苏联优势越大
如果的德国单挑苏联的话,我觉的苏联反而能更快获胜。。。。。。。。。。


想想之前拿破仑是什么下场。俄国有战略纵深,再怎么打也亡不了。拿破仑没有西线之优,依旧败在俄国人的脚下。希特勒也一样。
如果没有英美等国的帮助,所谓的战斗种族在真正的战斗种族面前将很难取胜的,君不见一战时沙俄的几百万军队在东线被德国一支偏师打的崩溃,直接导致沙皇俄国的灭亡!英美给苏联提供的燃料和食品和战争资源对苏联红军的帮助那是雪中送炭般的重要,这边给苏联送,那边对德国完全禁运,还天天轰炸和破坏德国的工业基础,此消彼长,呵呵哒!毕竟俄罗斯的雪是不可以用作食品和燃料的!
说几个客观地~德国对苏联的同时还要面临英美战略轰炸,还要派军队防守西线,与此同时,苏联却得到美国的大量物资~

或者说我们转换一下角色,41年开始英美德合力打苏联~苏联能撑多久??~

主观的话,按实力来打分,美国 100的话,德国 60 ,苏联 50-55 ,英国50~~日本法国不好打了。。也许30-40吧。。
短期内谁也干不死谁,没有其他盟军开辟战场让德军分散精力两线作战,苏联想用人命填到柏林难度相当大,有苏联恐怖的天气还有纵深这么虎的领土,德国想短时间内一路干到底也不可能。如果长期的话,德国愿意打打停停稳重一些,我觉得苏联被干掉的可能性很大。以上纯属个人猜测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