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種售價1448萬元一支的葯物引得國內外的醫療市場“炸了鍋”,窮人們開始了對該醫葯公司的“口誅筆伐”,認為這樣的售價根本不是救人,而是用孩子的生命要挾家長,討要贖金。

據報道,該葯物名叫“Zolgensma”,屬於小兒脊髓性肌肉萎縮基因療法,經美國FDA批准,目前已經在美上市。

該葯物明碼標價210萬美元(約1448萬元),是目前為止的史上最貴葯。

圖源:視頻截圖@梨視頻

該醫葯公司CEO表示,看上去這支葯很貴,但與其他治療方法相比,210萬的葯價並不算貴。

“我們給病人做移植手術,每個病人要花300萬到500萬美元,遠遠高於這個款葯物的價格,效果卻遠不如這款葯物。”

圖源:視頻截圖@梨視頻

同時該公司CEO稱,這項療法只需進行一次,也就是說治療只需要一支葯,算下來已經比其他治療方式便宜了。

圖源:視頻截圖@梨視頻

另一方面,該葯在醫保覆蓋範圍內,就像貸款一樣,保險公司會在5年內分期付款。

圖源:視頻截圖@梨視頻

不僅製藥公司認為這個定價不貴,一些監督組織和患者也認為不貴。

近日,某監督組織給出判斷,稱:鑒於這種葯物的潛力,它的價格是公平的。

圖源:視頻截圖@梨視頻

通過該療法後痊癒兒童的家長也站出來表示:有治癒的希望比什麼都重要,生命無法用金錢來衡量。

圖源:視頻截圖@梨視頻

監督機構和治癒家長紛紛站出來為醫葯公司說話,但似乎並沒有說服到那些拿不出錢來治療的貧窮家庭們。

多數人認為,生命固然無價,但這樣的定價,分明是“以命要挾”,是商人的逐利本性。

弟弟就是得這個病走的,醫生說他能活到15歲已經是個奇蹟,前年並沒有任何醫療手段,雖然現在有了治療方法,但我想這種方法需要普通人破碎一個家庭的所有東西。可能這就是命吧,這種葯品也只是為上等人製造。

一輩子不喫不喝,我也買不起

最難治的病是窮病

這個葯是給有錢人用的,窮人別想了

還有另一部分人表示認可醫葯公司的定價,他們認為萬事都是需要成本的,尤其是葯物研發,葯物研發不是做慈善,沒有盈利,就沒有機構願意不計成本的去研發新葯物,這對人類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葯品的研發成本是非常高的,有時幾年幾十年都無法研發出一種新葯。只有患者為正版葯品買單,才能推動更多的科學家安心地去研發葯品。

大家噴也沒用,如果這個病非常少見,那意味着前期的研發成本必須平攤到這些患者上,大家要知道這種葯前期的研發成本,動輒都是數億美刀起的。葯廠不賺錢,他們肯定不願意研發,換你原意研發不?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病沒葯治療的原因,得這種病的人少,沒人願意投資研發。

確實貴,可是這哪裡拿命要挾了???愛買不買啊?聖母這麼多自己去研發。

以前只能等死,現在有葯了人們反而不開心了,用不用藥是個人選擇,沒有經濟利益驅使就沒有人前赴後繼地去研究,歸根結底自己多努力賺錢讓家人過好一點。

在各路網友的爭執中,我們看到了最主要的兩個爭議點:

太貴,窮人治不起。

太便宜,醫葯公司研發不起。

在討論葯價是否合理之前,我們先來瞭解一下這個所謂的脊髓性肌萎縮症究竟是什麼?

脊髓性肌萎縮(SMA)又稱進行性脊髓性肌萎縮症、脊肌萎縮症,是一類由脊髓前角運動神經元和腦幹運動神經核變性導致肌無力、肌萎縮的疾病。

是最常見的致死性神經肌肉疾病之一,屬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臨牀並不少見。

這項疾病被稱為"嬰幼兒遺傳病的頭號殺手"。

圖源:evolving-science

據估計,SMA 發病率為 1/6000~1/10000,也就是說每 10000 名新生兒中就有一人受此影響,其中 90% 的患病嬰兒活不過 2 歲。

根據發病年齡和肌無力嚴重程度,SMA臨牀被分為Ⅰ型、Ⅱ型、Ⅲ型,也就是嬰兒型、少年型及中間型。

其中大約 60% 的 SMA 患者是 1 型,這也是最嚴重的一種類型。

至今SMA尚無特異的有效治療,主要治療措施為預防或治療各種嚴重肌無力產生的並發症,如肺炎、營養不良、骨骼畸形、行動障礙和精神社會性問題等。(以上內容整理自百度百科)

直到近年來基因治療技術發展進步,這類疾病才開始有了希望。

圖源:google

對於如今210萬美元的葯價,大家覺得太過昂貴,但在製藥公司看來,這已經是“妥協之後的價格”。

”我們已經進行過研究,定價在 400 萬至 500 萬美元,纔能夠維持成本。”——諾華旗下 AveXis 總裁 David Lennon 。

回答如今的巨大爭議點——葯價。

其實如今網上的爭端並不是葯價是不是太貴的問題,而是大家是否能接受這個葯價。

一支葯210萬美元,約合1448萬人民幣,你說貴嗎?

當然貴,這支葯已經足以在北京三環外買套房了不是嗎?

但,它應該這麼貴嗎?或者說,它可以這麼貴嗎?

對於窮人而言,它不應該也不可以這麼貴。

這樣的昂貴的葯價無疑是給了大家一個希望,又重新賦予絕望——

“我有葯,但你醫不起。”

這是一種比“絕症本身還可怕”的絕望。

出於求生慾望,出於現實考量,出於對對貧窮的無奈與妥協,所以他們“憎恨”製藥公司,認為他們不應該如此“不近人情”、“罔顧生命一心逐利”......

他們有錯嗎?

似乎也沒有,他們只是一羣得了“窮病”的無奈之人罷了。

但製藥公司有錯嗎?

動輒上億的研發成本,

無數的人力、物力、財力,

投入大量的時間研發,

終於有了這個可以治癒SMA的“神葯",

他們是不是需要收回成本?

製藥公司不是慈善機構,這句話乍聽上去很冷漠,卻很現實。

製藥公司當然不是慈善機構,他們要有資金纔可以繼續研發新葯,提升治療效果;

要有盈利才會有更多的人進入製藥行業,為更多的疾病帶來希望;

有了新葯,絕症患者們才會有希望。

在電影《我不是葯神》中,我們看到了奇蹟,“物美價廉”的印度仿製仿製“格列衛”讓那些病友們有了活下去的可能。

但,倘若沒有真正的經過多年研發的貴葯“格列衛”問世,哪裡又有之後救無數人姓名的“仿製格列衛”呢?

我們無法發出“何不食肉糜”的疑惑,也沒有立場在道德層面上要求製藥公司“善良”、“無私”,

我們也只能是無奈罷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