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少安

十几年后,孙少安去看望贺秀莲,坐在墓碑前,轻轻摩挲著墓碑,和秀莲拉家常:「秀莲啊,你这一走就是十几年,家里的事,你可能还不知道吧。虎子考上了北京的大学,兰香说咱们的儿子有出息。北京有多远啊,我都不敢想,可能比到你那都要远吧。世界太大了,记得那年我去你家相亲,我就想啊,我这一辈子再也不可能走这么远的路了。秀莲啊,好想和你一起,去北京送送儿子,然后带你到天安门看看,再带你去大商场转转,给你扯两身新衣服。你就那两身衣服,早就旧了,不好看了。秀莲啊,咱家砖厂我已经转给润生两口子了,我想你会同意,他们都是实在人,老实本分。钱挣得够花了,我也老了,你不在,真的干不动了。每次去砖厂,都能想起你在那和泥、搬砖。我想你,丫头,他们都劝我再找一个,我没有答应过。他们也是糊涂,秀莲只有一个,叫我去哪里再找。这么多年了,每次梦到你,醒了枕头就湿一大片。我真的是想你。等两个娃娃都成家立业了,没了牵挂,我就去找你。丫头,没几年了,你等著我。我要回去了,帮孩子收拾收拾行李,改天再来看你。天凉了,你多穿点别著凉,想和我说说话了,记得给我托梦啊!」

孙少平

孙少平一直在煤矿工作,依然每天下井。他帮著惠英嫂,把光景过得平稳扎实。他们一天天看著明明长大,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那次明明放学休息回家,惠英嫂做了一桌子他们爷俩喜欢的菜,明明第一次陪著少平喝了几盅。明明一直把少平当父亲,但少平和惠英嫂却始终是弟嫂相称,从来没有越过雷池半步。当明明趁著酒劲,说想光明正大地向少平喊一声「爸」,少平哭了。他哭那个把心占得满满的那个她。晓霞啊,你一定知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诗吧。你怎么没说一声就走了呢?这份情,除了你,已经再也没有办法给其他人了。

田润叶

李向前和田润叶最终离了婚。向前在润叶的帮助下,已经完全能够生活自理。他先开了个修鞋店,后来扩展到修锁、日用品商店,一应俱全。两人的孩子也大了。一天晚上,向前和润叶坐在床上,谈了整整一夜。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有了几十年的阅历,向前成熟了。他明白了什么叫做放手也是一种爱,一种更伟大的爱。那一夜,润叶一次又一次主动而热烈地和向前亲热,直到两人都累得昏昏睡去。离婚之后,各自单身,两相坦然。他们来往更密切,不管谁做了一桌好饭,都会邀请对方,润叶也会陪著向前喝两杯。都放下了,两个人脸上多了久违的笑容。他们几乎无话不谈,成了最亲密的陌生人,他们虽已不是夫妻,却有著比夫妻更多的默契。人生啊,是不是本来就这样奇怪?

田润生和郝红梅

在父母朋友的帮衬下,田润生和郝红梅从少安手里接过了砖厂。两个人都是能吃苦的人,把砖厂经营的比少安还要红火。润生和红梅生了自己的孩子,田福堂已经去世,润生妈就帮著带两个孙子。红梅今天买肉做好吃的,明天扯布做新衣服,把婆婆哄的整天合不拢嘴。她已经把从前的包袱放下,只想和自己的这个心爱的男人过好平常日子,只想好好地爱眼前这个男人。她给他洗脚,给他暖被窝,甚至他每次洗澡都必须由她亲自动手。她像照顾三岁的儿子一样照顾他,使得润生有时候都不好意思了。很多时候红梅在想,也许十个孙少平加上十个顾养民,都没有眼前这个男人可爱,即便他没有少平高,也没有养民帅。

金波

金波一直没有放弃寻找藏族姑娘。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找到了。只是那个他心中女神般存在的姑娘,早已嫁为人妇,而且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看著那个满脸风霜的她,和她那并不富裕的家,金波把所有的钱都留给了她。之后金波去了南方,谁也没有他的消息,他也再没有回来。

兰香、金秀和其他人

兰香回国后,在大学里教书,发表了多篇重量级科研论文,成为全国知名的物理学家。

金秀嫁给了一个大老板,过著纸醉金迷的生活,只是每天都需要绞尽脑汁地想办法拴心留人和智斗小三。

其他人,在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中,过著自己应该过的生活。

以上是我的臆想。浅薄小生,望路遥先生莫怪。


对于《平凡的世界》的结局,应该是没结局的结局就是做好的结局吧,它留给了大家对于文中主人公无限遐想的空间。毕竟是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将经历怎样翻天覆地的巨变,作者可能也没有预见到,把他对生活的憧憬和迷茫也都留给了读者。

但是面对国家建设近40年来,生活的变化,科技的进步,这都人们不曾想到的。发生了如此多的事件,出现了如此多的变革,也给续写铺垫了厚实的基础。我们可以写文中更年轻的一代。

1.像少安的妹妹兰香,受过高等教育,有知识正在成为改革开放国家建设的主力,她的生活历程和感情发展。

2.像少安的儿子,正在变成富二代,他没有经历父辈的苦难和艰辛,但也失去了母亲,他在接下来的日子会怎样成长?

3.还有惠英的儿子,他是煤矿工人的后代,偏居于山沟里,煤矿生产的危险,和日益没落的经济,会促使他在成长中做出怎样的抉择。

他们的经历更能让70后,80后有著感同身受。也成为对历史延续的记录。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现实主义作品。曾经荣获茅盾文学奖,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任何的臆想或续写都会破坏作品的完美性,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刻画,性格特征描写都算得上尽善尽美,无需狗续貂尾,人物命运的安排都有交代,何须画蛇添足。每一部作品都有它的时代的局限性,如果把每个人物的生活轨迹按照时代的发展思路去叙述,都写的风生水起,就会失去原作品的真实性和创作者初衷,就会事与愿违。作品是每一个文学创作者的灵魂,是体现作者独特写作风格的呈现,所以原创是最完美、最具有特性的,没有必要去做不著边际的无用功。


不愿意。

首先就拿田晓霞来说,路遥之所以把她写死,就是因为她与孙少平的爱情在现实中几乎就不可能,而他们两个的结合在现实中压根就不存在。一个地委书记的女儿会和一个煤炭工人结婚吗?在小说里,我们连皇帝的女儿嫁给乞丐都完全相信,但在现实生活里我连在那个时代有吃公家饭的人会嫁给泥腿子都保持怀疑,如果是后者嫁给前者,这在社会中还有不少案例。

路遥是把他写的《平凡的世界》当小说来写,可同时他自己内心深处却要求著他自己要忠于现实。所以,到最后他只能给他臆想出来的浪漫而又感人的晓平恋勾勒出一个死亡,一个仍旧坚强活下去的结局。

而至于孙少安吧,他在当时是改革开放的典范,民营企业家的形象,企业家里的良心。但随著目前,大家对企业家的认识越来越深,要继续把他塑造成一位有良心的企业家恐怕不易。随著996的推行,估计大家都已经认为企业家只要资本,其他的一概不要。

最后对于孙少平,路遥在他身上寄托了自己的形象与理想,所以路遥写了孙少平拒绝和哥哥孙少安一样成为拥有财富却让知识分子觉得有铜臭味的企业家。路遥让他成为了一位煤炭工人,若要续写,要么是写他如何通过自己出色的领导才能走上了飞黄腾达之路,这样就简直是侮辱了路遥先生之作了。那就只剩下一条路了,就是写孙少平不废学习,努力掌握科学技术知识,为中国的煤炭事业做出了很多贡献。这个就应该是从科学家或者工程师的角度来写他了。

综合所有,我们大家还是不要给路遥先生的巨著《平凡的世界》狗尾续貂吧!


当然可以写。大致方向如下:少安砖厂升级为建材公司,越做越大,开始涉猎房地产,酒店旅游等等项目。少平深造煤矿学院以优异成绩毕业。国营煤矿破产,改制后接手成煤矿主,做的风生水起。双水村开始慢慢走上社会主义新农村道路。晓霞只是落水而不是溺水,大难不死,随波逐流,被渔民救起,记忆全失。寻亲道路曲折离奇。少平在面试员工再遇晓霞。再见已是物是人非。秀莲肺癌不治,向前车祸后自暴自弃,自杀身亡。少安再续润叶。实在编不下去了


《平凡的世界》中详细描述了70年代到80年代西北农村的现状,

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

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

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时代的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意义非凡。

这部书我是在看过电视剧后,受其内容与意义的吸引,才去读了整部书籍。两种接触,两种不同的感受,也有著不断的思考。

对于我这个出生在西北,成长在西北的文学爱好者来说,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对我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更多的给我带来的,是我对于书中主人公少安兄弟俩的思考,以及对于自己的现状,对于故乡的思考。

我想读完《平凡的世界》,每个人都会对书中的人物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想像,我也一样。一个人一条线,不断的交织,又分离。但想像只是想像,要说续写,我却是没有能力的。

语言的凝练,对现实的认识,一字一句深刻的刻画,又怎么可能续写出似原书般的经典。任何的文学作品,都不是说落笔就成书的,我们自己对故事人物的想像,也只是停留在自己的内心,一个人,就是一个故事。


不是续本,我只想说说我希望看到的结局,如果我续写的那这个故事绝对是幸福美满的,因为在平凡的世界中他们都经历了太多苦难,那么让我小小的自私一下,给他们创造一个不平凡不真实的世界。


孙少平继续在煤矿工作,当上班长后有空闲时间就用来写作,后面变成了大作家,而惠英嫂一直照顾著孙少平的生活,在众人的劝说下,少平和惠英组成了家庭,过著幸福的生活。

少安的砖厂开的很成功,之后他又搞起来养殖业,种植业,带著全村过上了富裕日子。

李向前开始做生意,越来越红火,润叶渐渐爱上了这个男人,他们的日子变得浪漫且温馨。

......

写不下去了,因为我发现太假了,真正的故事没有结尾,就像人生一样,你以为死亡就是结局吗?不是的。

写这些的时候突然想起一句话「美的人千篇一律,丑的人万里挑一。」其实生活也是这样。

幸福的生活看起来总是一模一样的,但苦难总是以不同的方式降临。

但是,面对艰苦环境,还能艰难前行,这是我们一辈子的必修课。


你说的是给他们每个人都写和续本,我倒理解的是如果你是其中的主人公,你会怎样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同时完善自己,以便更好的发展自己吧,我自问自答一下,抱歉啊。

1、如果我是孙少安,我不会离开的热爱的土地,尽管现在都在搞城镇化,但土地才是我发展的根本,我会顺应潮流,搞网路营销、农村自媒体、生态农庄等等,只要我有干劲,我就会抓住机遇。

2、如果我是孙少平,我更会利用现在的媒体资源,把我的生平事迹写成故事,记录我的敏感、成长、爱情,尽管年轻时它们是那样让我窘迫,但我终有揭开来看的那一天。

3、如果我是润叶,我会和孙少安继续做好朋友,无话不谈的那种,尽管大家都是成年人,但我还是想两个人就这么没事去农村的黄河边看看,想想当初羞涩的爱情。

时代在发展,它就像一部机器,不论你有多少美好甜蜜还是痛苦不堪,他都会照单全收,然后留下惆怅的自己。


路遥是中国现实主义作家,他为了写《平凡的世界》,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积累了丰厚的历史素材,《早晨从中午开始》详细记录了作者创作之路,从中我们能够品尝到创作的艰辛和人格魅力的伟大,一袋速食面、一个馒头、一个葱头,是经常的便饭。中国作家协会对路遥的评价是,像土地一样的奉献,像牛一样的劳动。

因此我们说,路遥死在尊重现实文学的路上,《平凡的世界》是用心写成的,反观现代一些文学作品,读起来乏味,没有真实感,掐头去尾,抄袭严重,尽管篇幅不短,读完后吸取不到一点养分。现代作家假设不慎独,耐不住寂寞,不从最基层积累素材,是写不出《平凡的世界》姊妹篇和续集的。


《平凡的世界》本身就是一部政治小说,离开了那个政治时代,他里面的价值观就不被现在的许多年轻人接受了。你深有感触是因为你经历过,现在90后,00后,10后,他们就很难认同作品里面的价值观了。这个有一个采访片段就说的,新拍的《平凡的世界》的演员理解不了剧终人物的思想。时代在发展,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你对过去的苦难经历有感悟,但时代不同了,不必强求别人和你有相同的情怀。路遥走了,那个特殊的政治时代也一去不复返了。我觉得现在有人写续集,喜欢看的人也越来越少了。一句话不要打扰历史,让它静静地谁去。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