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说说我女儿的事情吧!今天晚上我拉著她的小手回家。看到了一棵光秃秃的花椒树,问她:「你猜这一棵树死了没?」她说死了。我告诉她没有。等到春天来了它就会长出新的树牙来。又走了一会儿。她说:「妈妈,我给你讲一个春天阿姨的故事吧!」

接著她就开始给我讲起来:一只小白兔过冬天了,它很无聊……开始有一些惊讶她怎么想到的故事,后来听了一会儿,想起来她听过这个故事,可能记不太清楚了,还有一部分内容是她自己想的。孩子三岁八个月。喜欢听故事,看绘本。

给你说这么多,其实就一句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小孩子看书你不一定都要他给你说出来,难道你想他给你鹦鹉学舌吗?先培养他爱上书再说。时间久了,她会有自己的见解的。

一点意见和自己的体会,仅供参考。


我的建议是三条:一要在读绘本时边读边启发孩子,二要适当奖励孩子的复述,三是父母要引导孩子将故事与日常生活建立连接。下面就来具体看一下。

1. 在读绘本时边读边启发孩子。我想问一下,您是如何与孩子进行绘本阅读的?请您仔细回想一下,同时我来分享一下我的方法。在孩子能注意到文字这种东西的时候,我就开始给她读绘本,准确地说,是孩子拿著绘本指著(那时她还不会说话)让我给念。最开始,可能是我给她读了她自己感兴趣的片断,她突然发现有妈妈在念这些文字的时候,比自己盯著那些图片看更有意思吧。然后,她就会不停地让念,即使是很短或刚念过的绘本,都会重复N次。在这时候,父母的机会来了,在父母给孩子重复的时候,她可能在大脑里思考一些东西,一些只有孩子能想到的杂乱的东西,这时就很需要父母的启发与提问。如何孩子太小刚刚说字或词,父母的提问最好是简单一些,短一些,直接让孩子回答是或不是,或者让孩子点头或摇头,你可以说「这个小动物在找妈妈,是不是?」或者「你喜欢小猪手里的糖果吗?」总之,要提一些适合孩子年龄阶段的并且孩子能理解能回答的问题,让孩子增强阅读的参与度,也增强孩子的记忆与理解,可能你问了这个问题,下一个问题已在孩子脑海里形成,只不过她还不会说出来。所以,要进行启发式的参与式的阅读,哪怕只读了一本,而不是一本接一本只追求数量。

2. 适当奖励孩子的复述。语言是一种很高级的思维活动,而对一个小孩子来说,复述已经更高级了。为什么呢?复述需要按照绘本上的情节或内容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达出来,而孩子的语言能力还处于字、词、短句或者看见什么说什么的初级阶段,那么难点就在这里了。让孩子去复述,首先她要记住这个故事啊,不管是理解式记忆还是强硬记忆,孩子在脑袋里首先要有关于这个故事的情节然后才能组织语言。这个时候,父母要先给孩子选择一些短的故事让他来复述,可以在孩子说不下去的时候,给予提醒。当孩子说完以后,哪怕第一遍只说了个谁和谁做了什么这种简单的要素,父母也要给予鼓励,这种鼓励不是一句「宝宝,你好棒啊」,而是父母真诚的赞赏与具体的表达,你可以看著孩子的眼睛告诉他,「宝宝,你刚才给妈妈讲的乌鸦喝水的故事很好,妈妈很喜欢听」,然后你再来简单的复述一下故事,「你刚才说的是一只乌鸦……」,请注意这里父母的重复只需要比孩子的复述多一些东西就行了,而不是全部讲完,因为基于孩子脑袋里对故事的印象,在他听的时候也只是在自己记忆与理解的基础上去听,所以父母可以多加一些东西就行了。对于孩子努力地复述完这件事,一定要给予奖励,至于奖励什么,那就看父母多重视孩子的复述这件事了,可以是孩子喜欢或想做的事情,也可以是父母为孩子准备的礼物等,总之要用奖励的方式让孩子知道,哦,我努力地讲故事,妈妈就会奖励我,那我下一次要继续加油~

3. 父母要引导孩子将故事与日常生活建立连接。建立连接,我认为这是孩子学习所有知识的基本方法之一。用某种办法将孩子接触到的新知识与大脑中已有的知识建立连接,从而让孩子把故事整合到他自己的知识体系里面去,这样孩子更容易记忆与复述。还以乌鸦喝水为例,当给孩子讲完这个故事,孩子也大概知道是一只叫乌鸦的鸟通过扔石子的办法喝到水的情节以后,那么在平时的故事中,我们就可以引导孩子了,比如你在给他倒水的时候,倒半杯水,然后问问他有没有办法可以喝到水,小乌鸦是怎么做到的,我们除了放一些葡萄当石子以外是不是还可以拿一根吸管,比如,在讲到东西的轻重的时候,你可以用一盆水,告诉他,石子比较重,所以沉到水里,就像小乌鸦那样,而羽毛或者碎纸片轻,所以浮在水面上。总之,父母就是要不断在生活中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将新的知识与旧的知识建立连接,也许你只是提到了石子与水,而孩子已经在脑袋里将这个故事想过一遍了。这样来讲,孩子复述不就变成一件简单的事情了吗?

希望对您的帮助~~~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我们来想一下自己会在什么情况下愿意跟别人去分享一个故事呢?

一定是我们自己确实喜欢这个故事,愿意把它表达出来,更重要的是,能够把语言组织得很好。

同样的道理,我们在给孩子希望孩子去复述某个故事的时候,应该也是遵循这样的思路。

1.孩子喜欢

这个故事一定是孩子喜欢的。

孩子喜欢的原因可能会很多,比如说这个话题本身就是他比较感兴趣的,或者是他在跟父母共读的过程中得到了快乐,所以也对这本书产生了好感。

2.帮助孩子梳理脉络

这一点,我们父母常常忽略。

孩子有时候不愿意去复述这个故事,很多时候是因为他不知道怎么样来梳理自己的思路。

这个故事的起承转合到底在哪里,孩子并不清楚。

这就需要我们父母来帮忙,一起跟孩子梳理这个故事的脉络、搞笑的点还有转折和结局等等。

这时候,我们甚至可以祭出「思维导图」这件神器。一起来看看故事的主人公是如何历险的。

3.引导孩子表达

我们试著用一些逻辑词来引导著孩子表达。

故事的一开始…

之后…

虽然发生了…

但是主人公还是…

最后,他们终于…

这样的句子能够让孩子更好的懂得表达的方式。再去复述也就不成问题了。

最后想说的一句重点!

后两点是建立在孩子喜欢故事的基础上的,脱离了兴趣的「帮助」和「学习」是痛苦的。

我们无论何时都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孩子的快乐幸福。


如何让孩子爱上复述?第一确认理解。孩子的认知层次有时候跟我们大人其实不太一样。大人觉得自己讲得很清楚,孩子却听得很模糊,或者是说大人以为讲的孩子已经了解了,但是很可能孩子完全解读成另外一回事。所以确认理解非常重要,这是口语讨论最基本的要求。确认理解的方式其实非常的简单。大人只要问孩子说「唉他怎么啦?他做了什么事?然后他怎样呢?「或者是说孩子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他会来问大人问题,然后你帮他解释,主要在这个阶段,重要就是帮助孩子知道这本故事到底在讲什么。有些父母会把故事中比较难的字自行替换成简单的口语,但是这个是不必要的,因为好的绘本和文章字字句句都是经过推敲的,所以其实建议家长们要先照念,然后念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些词好像对孩子太难了,可以先念完之后,然后问问孩子说「唉你知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如果孩子知道那就过去了,如果孩子不知道,家长就帮他解释一下。比如说故事里面写说和风徐徐,家长就不要自己把它换成有点风在吹,那样意境就全没了。或者是说有些古典的童话会出现,比如说寒暄这种词,例如他会说这个王员外,还有李员外寒暄。老师说寒暄这个词孩子一定没听过,但是他有不懂吗?其实从上下文看画面,孩子总不至于把寒暄当成很冷,所以家长可以先念过去,然后暂停一下。问问孩子说你知不知道什么是寒暄呢?那如果孩子说「大概就是打招呼吧「那就表示他懂了。那如果孩子不懂,家长就跟他解释一下,说「寒暄就是打招呼「。这样子做的好处是在阅读中不断累积新的语汇。但是如果家长每一次都先帮孩子简化,孩子就没有办法学到新的词。接下来当孩子听懂故事之后,家长就可以开始做预测和回想。可以在故事有出人意料的发展的时候问小朋友说,「这小熊走进森林里了,妈妈考考你,我们要看下一页之前,你猜猜看他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那孩子可能说了一下他的想像,你就问他说为什么他会发生这个事呢?你觉得呢?让孩子往下做预测,你知道吗?像预测这个东西在我们阅读教学里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策略。孩子为什么做得到预测?预测其实不是要他乱猜。预测,是要让孩子根据他之前的阅读经验,根据他的知识,根据故事里头的线索,去揣测接下来的情节会是什么。所以你教孩子去预测故事,就是让他练习,去整理他之前得到的各种讯息,然后试著去推论。而这整个逻辑思考的过程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一本书当孩子还不熟悉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会要求你反复讲好几次。那在反复讲的过程中,其实你每一次都可以问一些预测的问题,你可以问他说,啊接下来呢你觉得会发生什么事?像这样的过程既是推测也是复习。孩子熟悉情节之后,家长可以把预测在网上进一步改成说,唉如果你觉得他当时不这么做的话,会有什么不同的结果呢?或者是你可以问他说,唉如果你是故事主角,那你会怎么做?为什么呢?也就是让孩子试著去想想,有没有什么不同的结局或可能性呢?那这样子的能力呢可能比预测还要再更高一层。进入一种怎么说,沙盘推演,多角度思考的境界。好,那这个时候孩子不管怎么回答呢你千万不要批评他,噢你就只要说噢真的啊你觉得会这样,啊然后这个时候还要加一点,你也顺便分享你自己的想法,你自己也来预测预测推演推演。父母的分享会帮助孩子得到新的领悟。于是一次一次的预测回想推演每一次,每一次孩子就会产生新的想法。好,再往下一个策略呢是回想,就是说故事讲完之后,可以问小孩还记不记得这故事讲什么?啊你叫他讲。然后其实有时候你会发现,或者是,我相信你一定会发现,孩子刚开始回想的时候,呢它很可能是跳跃式的,明明一个故事呢你是很顺的,从头到尾讲下来,但是小孩回想的时候,呢他可能一下讲这里一下讲那里,嗯这种现象不止发生在孩子身上,其实我们大人也是,比如说我出去演讲,有时候我就好玩,啊结束的时候我就问问现场听众,说啊我今天讲什么,大家可以回馈一下吗?其实我们通常都会发现,大家听到的都不一样,主要的原因当然可能是因为每个人醒来的时间不同了,不过实际上的状况呢其实是每一个人的注意力本来就会高高低低,每一个人专注的点也会不一样,而且更重要就是说每个人理解事情的程度也不一样。所以会产生一种现象,就是我讲出去的讯息只有一种,但是不同的听众,每个人听到的却是千百种的也是。这本来就是很自然的现象。那同样道理,你讲一个故事给孩子听讲,讲完之后问孩子妈妈刚刚讲什么?你会发现孩子说出来的点可能让你非常惊讶。所以回想这个东西呢可以帮助你知道孩子听到了什么,他留意到了什么?他为什么这样留意?孩子给的这个回馈不止对孩子的能力很有帮助,其实也为父母本身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讯息。另外不要小看回想这件事,我们有时候脑袋想的和嘴巴说的是两回事,孩子要能够回想,然后说出来,他必须要有好的组织能力,才能够把他脑袋里散乱地回想到的各种讯息,透过口语串成完整的语句,然后说出来。

读完绘本,如何让孩子爱上复述?

这个问题里面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绘本是家长读还是孩子自己读? 如果是家长读,首先就要求家长读绘本的时候,无论是普通话,还是断句,还是感情,都要到位,这样孩子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只有理解和记住了,他才能复述的更准确,同时也可以在阅读中增加识字量,并在以后的学习中跟老师的教学接轨,不用老师纠正。家长每次在孩子理解和记忆的差不多的时候,可以让孩子试著复述绘本的内容,这样形成习惯之后,孩子自然就会习惯复述。

如果是孩子自己读绘本,只要他能在断句方面做到很熟练,家长也可以从让孩子试著用自己的话来复述绘本的内容开始训练孩子,还是在形成习惯之后孩子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第二个问题就是:到底是让孩子有能力复述绘本的内容还是爱上复述绘本的内容? 这是两回事。我觉得只要训练孩子有能力复述绘本内容就可以了,至于爱上复述,这个一没必要,二爱上一件事情比有能力做一件事情难度大多了。毕竟很多事情尽管是很好的,可人偏偏不喜欢,这是谁也没办法的事情。


首先选择宝宝喜欢的绘本,宝宝从心里喜欢了,才会用心倾听,才会喜欢翻看绘本。就和我们大人一样,不喜欢的事情很难提起精神来。还有就是不要刻意让孩子复述,开始的时候引导著让孩子讲述一部分的情节,根据孩子的情绪和复述情况,再慢慢增加难度。如果孩子能很好的复述,一定要在言语上表扬孩子,得到鼓励的孩子会越做越好。如果孩子抗拒复述,也不要著急,多讲几次,或者尝试换本书,切莫著急,教育孩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太功利了可能会扼杀了孩子的主动性。

我一次注意我家彻宝复述的习惯,是看动画片小猪佩奇的时候,因为控制彻宝看动画片的时间,看几级就不看了。下次孩子想看,问他看哪一集,然后回忆的时候他能复述一部分情节,后来我又选购了小猪佩奇的书,和电视不同,是一个个画面的,差不多动画片都看过,虽然不识字,但是从图画也能讲述差不多,实在不会还能自己编故事,还锻炼了语言能力。


读完绘本,为什么要让孩子复述?

我觉得我们关注点应该不是让孩子复述,而是要让孩子真正喜欢上读绘本。如果他真心喜欢,他就会主动跟你讨论这个绘本。那怎么让孩子真正喜欢上读绘本呢?

我觉得主要从几个方面著手:

首先,了解孩子的兴趣点,选择孩子喜欢的绘本给孩子读。有了这个喜欢的基础,无论是亲子共读,还是孩子自己读,就会更容易。

其次,给孩子读绘本的时候,通过各种方式让孩子听懂这个故事,喜欢上这个绘本。

第三,引导孩子参与绘本故事的讨论,用游戏等方式通过把绘本故事延伸到生活里让孩子更加深入理解绘本,扩展绘本的功能。

总之,兴趣是学习之母,培养孩子读绘本的兴趣比复述更重要。


自从孩子出生,我就开始了给他买书讲故事之路。起初是因为去听了一个育儿讲座,有句话印象最深--买玩具不如买书!好吧,书是买了,玩具也没落下。

8年后的今天,爱读书这个习惯是养成了。在说句子、描述什么的时候,好处尤为明显,不一定在什么时候就会说出个恰当又漂亮的词句,为娘甚是欣慰!

语文成绩目前来说不理想,但我坚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优势尚未完全显现!

我认为读书不能太过功利,开卷有益,相信宝贝!

欢迎关注,在故事中育儿,在欢乐中成长!


我是故事妈妈,经常办线下故事会几十场,也有几年的亲子阅读经验。我觉得绘本要不要复述真的不要强迫孩子,也不要去问他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之类……这只会让他对听故事或者看书反感


读绘本是没有要求的、是孩子最自由体验快乐和收获的一种感受。只要看了、读了、感受了、就必定有收获。读绘本是件长期输入、慢慢输出的过程。复述最大的问题是、限制了孩子的想像空间。读绘本最大的误区就是、大人觉得应该像教科书一样、按照内容讲。不、不是这样的。孩子年龄大不同、兴趣点不同、绘本有很多种讲法。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