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教授表示在辞去副校长之后,他将继续保留在清华的教授职务。他同时表示,这是为了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正在筹建中的西湖大学,「脚踏两只船」也不符合他一贯的做事风格。为教授点赞!!!

关于西湖大学

1.学校简介

西湖大学将以现在的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为依托建立。

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的云栖小镇,由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教授、中国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教授、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饶毅教授等著名科学家发起筹建,并得到龙湖集团吴亚军、腾讯控股马化腾、万达集团王健林等诸多民营企业家的捐助,是中国内地「第一所以基础性、前沿性研究为支点,以博士生培养为起点的民办高水平科研教学机构」。

2015年3月11日,七位西湖大学倡议人正式向国家提交《关于试点创建新型民办研究性的大学的建议》并获得支持。2015年12月1日,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正式注册成立。2016年12月10日,在杭州举行成立大会并揭牌。2017年3月19日,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位于杭州市云栖小镇约10万平米的园区正式启用。

2017年9月2日首届19名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

——复旦大学」跨学科联合培养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项目录取学生正式入学。

2.学校研究方向

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组建理学、前沿技术、生物学和基础医学四个研究所,并分别在这四个研究领域开展博士生培养;同时,进一步加强生物、物理、计算机、工程、数学等学科交叉,促进新兴学科发展。

3.学校使命

作为一所高起点、小而精、独具特色的新型非营利高端科研机构,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致力于探索与国际一流科研机构接轨的现代科研体制和创新培养模式,致力于前沿基础科学研究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

西湖大学成立后,西湖高研院将从小型高等基础科学研究院转型为推动尖端基础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转型及促进基础科研与企业合作的桥梁,并将继续在交叉学科应用、尖端科技转化方面做出大胆的探索、尝试及创新。

关于施一公

施一公于1967年出生于河南省郑州市,1987年保送入清华大学生物系,1995年获得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2008年,施一公辞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的工作,全职回到国内,2009~2016年期间担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2015年起出任清华大学副校长至今。在他的治下,清华生科院有了长足进步,在结构生物学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施一公选择辞职,全力投入筹建西湖大学,也可以说是回应此前舆论对西湖大学几乎所有筹建主力都是「兼职」的质疑,也向西湖大学教职工、学生以及社会舆论传递出办好西湖大学的决心。但是,西湖大学并肩清华也好,成为清华第二也好,或许都不是办这所大学的价值所在。西湖大学如何办为「第一个」西湖大学,对中国高等教育做出增量改革贡献,探索新的办学模式,才更有价值。

对于西湖大学办学,此间舆论时常拿其与另一所新建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对比。对于南方科技大学的办学,舆论意见不一,一种意见认为,作为一所政府投资举办的公办学校,南方科技大学要突破传统体制局限进行「去官化、去行政化」改革,走出一条全新的办学路,是不现实的,融入体制,是现实选择。而另一种意见,则把南科大「高开低走」的改革,归为失败,南科大实质上已经变为传统体制之下的一所学校,虽然学校校长陈十一也说,「我们学习北大、清华,但是,学习这些大学,并不表明我们要成为第二个北大,第二个清华,我们希望成为南方科技大学,有它自己的特点、优点。」但舆论大多认为,南科大怎么办,也挺多是北大第二、清华第二,会给广东、深圳新增一所高水平大学,但是对于高等教育改革的价值有限。

由于西湖大学是民办大学,因此,相比公办的南方科大来说,在探索新的办学模式上,会有一定优势,这也是部分舆论看好西湖大学的原因。但是,鉴于我国已有的民办大学,虽然由社会资金举办,学校没有行政级别,但学校也缺乏现代治理,没有充分办学自主权,也有舆论担心西湖大学,和南方科大的发展轨迹会差不多,最终还是会成为和国内现有大学办学体制差不多的学校。

建设西湖大学,肯定追求的不是新增一所大学。目前,我国各地都重视高等教育投入,致力于打造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在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过程中,各地高校出现到其他高校挖人才的做法,这种挖人才做法,对于高校自身建设和人才发展无疑有一定意义,但是,从国家全局看,这对高等教育并无增量——一个人才在清华做出的成果,和在浙大做出的成果,对国家来说是一样的,只有做出更好的成果才有意义。

有意思的是,发起筹建西湖大学的几位核心人物,都是我国几所名校的副校长,和学科负责人,包括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教授、中国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教授、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饶毅教授等。如果仅仅是把相关科学家的团队引进西湖大学,他们做出的成果,成为西湖大学成果,这对国家来说,「新增」部分在哪里?

这就需要西湖大学以新的办学体制、制度给出答案。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核心仍旧是南科大筹建时就提出的「去官化,去行政化」,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西湖大学虽为民办,也同样需进行去行政化、去功利化的改革,这需要政府部门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给大学更大办学自主权,同时,大学要建立现代治理结构,推进学术自治、教授治校。目前,西湖大学已经公布宏伟的办学目标,但还不见有何改革举措,而改革举措对举办第一个西湖大学至关重要。


看到这个消息,祥哥由衷地感到高兴,也对请辞清华大学副校长的施一公先生增加一份赞赏。当下中国,这样的学者还是太少。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祥哥特别期待有一所高水平的不一样的大学的出现。前些年,南方科技大学动静比较大,现在西湖大学来了,而且就在杭州。

1.学校定位

我们从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的官网上可以看到,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西湖高研院」)是一所新型非营利高端科研机构,坐落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英文名称为Westlak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西湖高研院是目前中国第一所以基础性、前沿性研究为目标,以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培养创新人才为宗旨,以博士生培养为起点的民办高水平科研教学机构。作为西湖大学(筹)的前身及筹建依托主体,西湖高研院独具高起点、综合性、小而精的特点,并致力于探索与国际一流科研机构接轨的现代科研体制和创新培养模式。

2.学科定位

西湖高研院通过聘请顶级科学家、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及其他顶尖人才领衔,组建理学、前沿技术、基础医学和生物学四个研究所,在相关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和博士生培养;同时,进一步加强生物、物理、计算机、工程、数学等学科交叉,促进新兴学科发展。

西湖大学(筹)成立后,西湖高研院将从小型高等基础科学研究院转型为推动尖端基础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及促进基础科研与企业合作的桥梁,并继续在交叉学科发展、尖端科技转化方面做出大胆的探索、尝试及创新。

声明:本文为浙江传媒学院教授、直播与网红研究中心主任、祥哥教研室头条号主李新祥博士原创并拥有全部版权,独家发表于今日头条-悟空问答,其他媒体如无本人授权擅自发布,均属抄袭。


体制是硬壳,想突破硬壳目前还是有难度的,毕竟现在不是主导的,如果毕业出来就业是问题,当然一些不依靠文聘就可进入社会的人才,是比较适合这个学校的,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但是教育体制是很难改变的,基数大,利益点多,受到行政手段影响大,如果能长期留存当然好,如果永远是一小撮,效果必然是会大打折扣,甚至会夭折,毕竟一个教育的小改革都会影响好几届学生,更别说是大改动。离开体制求发展,目前来说还是有难度


真正意义上的民办大学,所有的资金是捐资不是投资。而大学的管理是由目前我国一批真正的专家负责。像施一公这样的教授能够辞职,专职发展西湖大学真是太伟大了,一定能干出伟大的事。


说是全职执掌西湖大学,其实他仍是清华的教授,所以是骗人的。申请科研项目时,申请者能够投入多少时间到所申请的课题也是考虑的因素。他在清华所得到的课题如何完成?清华当教受如何授课?。。。都不需要时间吗?所以「全职执掌西湖大学」是不可能的。


有施一公每个有爱教育英才,一定给我国带来人才,展现了他们的智商,欢迎有才人都加入。


希望施一公先生把西湖大学办好。把西湖大学办成中国教育的新模式。希望介先生在当今中国大学林立众多,但办字体制,办学理念一致的大众化模式闯出条新路。为中国大学改革树立样板。也祝中国高等教育越办越好。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