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曾经的疯狂英语的忠实读者,我有感受不得不说。如果要把疯狂英语和新东方做一个比较,就好比游击队和正规军的区别。这么多年了,对于疯狂英语最大的感受就是——不科学。

不可否认,李阳老师的口语真是出类拔萃,我说的是在中国。当时就是看他那种疯狂劲所以毅然入坑。这一坑啊,就是整整三年。我至今还记得那个时候早读抱著疯狂英语在教室大声的吼,像打了鸡血一样,晚上下了自习还跑到操场吼。至今我的嗓子稍微说话声大点就疼。结果,并没有什么卵用。120的题,学之前93学之后95,几乎没有上过100。钱花了不少,东西没学到什么,磁带里的欧美流行歌倒是听了不少。

后来高中换了新东方,我一直还记得新东方的老师从来不要我们吼,而是教我们先从发音开始,然后再是句子,同时还列举了很多很有趣的例子,不知不觉就记住了很多单词。高中150的题,一般稳定在120到130之间,偶尔还会上到130,140。后来上大学考四六级雅思托福什么的也基本上选新东方,虽然贵是贵了点,不过真心靠谱。

题住问题是为什么李阳为什么没有俞敏洪成功。我不认识他俩我不知道,不过就我自己在这两个机构学习的经历来看,我认为,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办实事而不是一天到晚打鸡血,才是新东方为什么比疯狂英语成功的原因吧。


很简单,因为他人品不行!!!

记得高中那会儿他的「疯狂英语」超级疯狂,横扫各个中小学!我们中学作为市里的老大哥,卖书肯定不会忽略我们。记得当时,好像是他的徒弟李龙去做的宣传。烈日下,将我们集中在国旗台下,疯狂的背诵一句话……当时是觉得方法挺笨挺傻,但因为他们身上的光环,也不好怀疑什么……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卖书,招夏令营的学生。当时也特尴尬,学生们先是排了长队,争相购买。等拿到书一看觉得失望,就马上有大量的退,他们当然不乐意,最后僵持了好久……

再关注到他就是上大学以后的,普法课程上,老师给放的视频是关于他老婆起诉离婚的案件,里面的他是那么的恶心!对家庭不负责,对孩子不爱护,对妻子虐待折磨……他的唯一动力和想法,就是挣钱,挣钱再挣钱!当时,就特别同情她前妻,觉得他简直没有人性,真不知道他怎么好意思在大众面前高谈阔论的!

与他的低劣品性相比,俞敏洪的人品和名声则好得多!第一次知道他,是在「赢在中国」的演讲。高中时他三次高考中北大的故事,也被作为励志传奇,一直鼓励著我们!记得他在母校演讲中说,人要学会分享,要舍得付出!他讲正是因为大学期间他给室友义务打了四年水,后来他创办新东方时,在国外发展的很好的同学也愿意回来帮他!而他的另外北京当地的室友,在新东方成功以后找他要加入,被他拒绝了。因为这个同学,每周回家带6个苹果到学校,大家以为是宿舍每人一个,哪成想他是每天吃一个……

所以,输和赢都有其既定的理由!大胜靠的德,不得不信!


这个问题问问身边孩子上高中的家长,她们最明白。在新东方做市场的时候,有次去新华书店采集家长信息,和其中一位家长聊天,她告诉我:「我是很信任新东方的,因为我相信俞敏洪的为人!而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就不靠谱了,还出现了家庭暴力。」

「而且俞敏洪知道个人出名并不能让企业和团队走的很远,所以后来他就退居幕后,辅导其他老师让他们变得更加优秀;而李阳四处跑学校做宣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企图通过个人带领企业发展。当自己闹出家暴事件后,疯狂英语每况日下!」

这位家长说的话给我上了很好的一课,个人知名不难,难得是能带领团队都变得知名起来。俞敏洪在这点做得很好,他完善了新东方的教师培养计划,提出了「名师」战略,每年开学季都会组织全体老师搞培训、教研和批课。

相反,李阳很显然没明白这个道理,他的负面信息非常多,又不用心培养团队,这样的人怎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教育者?

今年,爱奇艺教育盛典请李阳发表演讲,台下的教育工作者都没把他当回事。而且他一定是在中国混不下去了,去国外教人中文,继续忽悠外国人了。


同样是以英语起家,而且刚开始李阳以「疯狂英语「名气更大于俞敏洪。但是近几年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反差?据笔者了解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学习方法。李阳英语学习方法的提出以口语取胜。相对而言学习方法比较激进,要求学生每天大声读英语的辞汇和文章。学习风格比较偏执和疯狂,有些受众群体很难接受。

而俞敏洪的英语学习方法则主张学习技巧和知识的积累,他们收集总结了很多做题的技巧和方法,并且归纳了许多经典的试题和素材。它比较符合中国的应试教育特色,满足大部分学生为了考学或者考证的需求,因此更加适合中国的教育市场。

第二:个人魅力。李阳在公共场合的性格表现的比较张扬疯狂,而且曾被媒体报道有过家暴行为甚至在自己的孩子面前殴打过自己妻子。相比之下俞敏洪在公共演讲和其他出席活动时则表现的谦谦君子,温文尔雅。无论是个人形象还是公司社会的社会评价都比较好。

第三:公司方面,李阳的疯狂英语课程大部分都是以口语为主,而新东方的英语主要针对中小学以及出国雅思考试,各个种类针对性强。


前段时间,我看到李杨中国一些四五线城市的小学进行演讲的视频。看到他苍白的头发,看到他日益发福的身体,看到他声嘶力竭的表情,看到他那些夸张古怪的动作,看到他那种自嗨的神情,看到台下日益低幼化的观众。

那一瞬间,我其实蛮同情这个中年男人的。

曾几何时,李阳是中国最炙手可热的英文教育明星。我记得上世纪末在读大学的时候,李阳在中国确实还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腕儿。他现身中国各大高校进行演讲,能够迅速的成为大学生追逐的热点。我记得那次在后台作为学生记者采访李阳,然后从幕后看到他在舞台上对著满场的观众,挥洒自己那套疯狂英语的哲学。

应该说,上世纪最后几年,是李杨的疯狂英语的鼎盛时期。为什么在那之后,他的疯狂英语特训营,疯狂英语教材,疯狂英语教学理念,会一蹶不振呢?记得那个时候,我们寝室还有一个哥们儿,非常崇拜李阳,会花很多钱去买教材和磁带,甚至早上很早就起来,到户外去按照李阳老师的要求咆哮英语——最大声,最快速,最清楚。

李和俞敏洪的区别,首先是他们做的事业不同。李热衷的是一种被包装成成功学的口语培训。口语和发音是他的专长,他希望通过打开中国人的口腔肌肉和内心障碍,学会大声说英语,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希望中国人由此获得一种偏执的自信,一种狂热追求成功的精神。他背后兜售的是一种简单粗糙的关于草根逆袭的成功哲学,是一种人生的鸡汤。李在这种语言传销中当的是一个教主,他是这个品牌的唯一的精神领袖和教主。他的每次演讲都是自己亲力亲为,而且因为不断去讲同一套东西,中国观众时间久了也会对他审美疲劳。

但审美疲劳是次要的,重要的是疯狂英语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中国,已经不再具有稀缺的特质。中国学习者不再需要购买他的讲座或夏令营门票去感受地道的口语,他们只需要打开手机上网,就能有海量的英文学习资料和素材。

俞敏洪不同,他再怎么生于逆境,再怎么高考重考三次,最后上的也是北大!这个起点,就和毕业于兰州大学的李是完全不一样的。李绝对没有俞敏洪身上的那种精英色彩。俞敏洪和他的两个商业搭档成立的新东方集团,也是中国教育产业史上少有的成功案例。俞敏洪这些年证明了自己是一个成功的商业操盘手,是一个能够带领商业团队进行资本运作的高人。这一点上,他和李实际上是判若云泥的。

坦白讲,从俞敏洪的红宝书来说,我不觉得他比李的那些疯狂英语教材高明到哪里去。可是俞敏洪有一种非常宝贵的商业嗅觉,能够迅速的感知到中国教育培训市场的风云变幻,并且不断的更新自己。新东方从简单的出国培训,到后来变成了一个商业教育集团,直到现在俞敏洪的发展思路依然是在变化。

虽然新东方教育集团的辉煌已经大不如前,但是基本上还是能够保持一种稳健的商业生存。俞敏洪这个集团当家人成为了一个合格的企业家,他也非常注意培养团队。新东方的品牌之所以能持续这么久,一个重要原因是加盟这个教育机构的教师不断生产出了教育明星。我想曾经在新东方教书的罗永浩和夏鹏,可能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李阳是一个英雄主义单兵作战,小老板,钱都往自己腰包里装,没想过上市什么的,就想著开培训班赚钱;

俞敏洪不同,他出身于北大,他也是一个小老板的心态,也是英雄主义个人进击,但是不要忘了,他身边有王平和徐小平,这两个人有著国际视角和资本意识,他们的推动,促使著俞敏洪不得不从一个小老板心态到大企业家的转换;

也正是俞敏洪的小老板心态,导致了后来新东方的股份争执,王平和徐小平的逼宫事件的发生,这也为俞敏洪的心里转换和企业家的转换进程起到绝对的成长作用,反观李阳,他一开始就是一个人,发展起来了还是一个人,所以他只能是小老板;

前202年五月,称帝的刘邦,在都城洛阳南宫举行宴会,犒劳西汉开国功臣们。宴会上刘邦问了群臣一个问题:「我能够赢项羽,关键原因在哪里?」部将王陵说:「项羽打仗,虽然对部下表面尊重,却经常舍不得厚赏部下;而您却不一样,每次打了胜仗,都能公平地论功行赏,所有的战果都能归有功者。」刘邦却答:「这不是主要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会用人,比如统兵打仗,我不如韩信;运筹帷幄,我不如张良;安抚后勤,我不如萧何。」

正因为俞敏洪会用人,利用人才来补缺自己的不足,所以他成就了新东方,所以他比李阳更加成功,事实也证明,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王平和徐小平如那些功臣一样,最后离开的新东方。

这就是原因。


两位都是牛人,我觉得他们两者的本质区别是商业模式,一个是个人英雄主义,一个是企业团队。

1. 个人形象和企业形象

俞敏洪是以企业家,创业者的形象更多 一点,虽然他自己也是名师,但是新东方的名头、团队设置、机构设置定位都更更像一个企业。俞敏洪的个人形象做的非常好,都是出席官方的正式场合,如果是宣讲模式,则是整个团队,几乎没有负面新闻。

而李阳给人更多的感觉是励志演讲家,个人大于机构,只对他本人有印象,而他自身的机构,具体产品并没有一个很深刻的印象。李阳的新闻通常都在自己在某个学校做宣讲,正式的场合并不多,负面新闻较多,比如学生下跪、加入安利、家暴等对自身都不加分,营销公关没跟上。

2.团队模式

新东方有整个名师团队做开发,并且每一位新东方老师风格不同,很多老师在互联网时代形成了很好的个人品牌,和新东方集体品牌形成了相互正面影响的作用。

李阳的团队没有很鲜明的特征,并且风格雷同,除了他本人,没有产生耳熟能详的名师。

3.发展模式

这点是两者最大的不同。俞敏洪的产品梯队特别完整,先单点切入留学这个刚需市场,卡住位置后,扩大到中小学科目,再到线上教育,产品从单一爆款到百花齐放,从线下到线上,从留学生群体到中小学,每一次升级和转型都顺应了大的环境趋势。

而李阳从一开始到现在,只留下了疯狂英语,疯狂开口说这么一个形象,产品是成功学励志模式的演讲的线下集训+售书,音像制品模式,特别是在线教育这块大蛋糕没有跟上。产品本身只有疯狂说等入门级别的培训,没有一个产品梯队来承接更多的需求。

总结,企业和个人的产品和形象都是需要和时代结合的,李阳当年也激励了一大批学生开口说口语,但是时代剧变,不进则退。


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一点也没有错。

俞敏洪虽然考上了最好的大学,但是依然自卑。但凭借这种自卑,俞敏洪开始反思如何才能自信,如何才能走的更远。因为他的同班同学不是出国留学,就是好的工作,所以那个时候也许俞敏洪心中并未有更大的格局。

但是内敛,低调,善良的本质让他赢得了好的评价。以至于后来的新东方三家马车。

反观李阳在表演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近又加入了安利。本质上其性格乖张,并伴有暴力,不喜欢分享,其疯狂英语大多是加盟的模式,本人更是代言人形象而非想真正的教育。

所以性格决定命运。当然性格是一个综合的方面,如果你听过两个人的演讲,你就会知道,什么是温文尔雅,什么是温情。


两人当年都是英语大牛,都在做培训,都是搞励志,区别是李阳是一个人走,俞敏洪是一群人走。不是有一句名言嘛——如果你想走得快,就一个人;如果你想走得远,就一群人走。于是就有了两个人的差距。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