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成都歷史上的名人,範鎮絕對排得上前十。

範 鎮

北宋著名的文學家,當過翰林學士,還曾參與修編《新唐書》,中國史學界有“三範修史”的佳話,其中一範就是指的範鎮。

說起他的故事啊

那真的是和尚的木魚

——多多多,

今天我們就來擺下他那幾年幹了哪些不得了的事

宋真宗景德三年,成都華陽範家出生了一位公子,字景仁,大名範鎮。從小范鎮就特別爭氣,時刻準備着幹一番大事業。

等他裝了一肚皮學問後,他爹有一天放下葉子菸杆,從懷中摸出一張銀行卡,那是老爺子揹着老妞兒攢下的私房錢,要他出去闖蕩漲姿勢,範同學也根本沒虛,背起個包包,就加入了偉大的北漂隊伍。

範鎮在一位叫薛奎的朋友大力舉薦下,硬是在京城混得風生水起,名滿京華,正躊躇滿志地準備考取學位,弄個公務員來噹噹。

也在那個時候,大名鼎鼎的蘇軾出生了。而在蘇軾考中進士後,從和範鎮同朝爲官的時候算起,範先生已經是入職二十年老薑了,蘇軾都只能是個弟弟。

其實範鎮在考中進士後,官至翰林學士,歷任開封府推官、起居舍人、知諫院等職。他一貫思想敏捷,胸襟開闊,洞察力強,敢於直言,政壇上往往大處着力。

範老師最可圈可點的光輝事蹟是在宋英宗時出知陳州,時年正逢旱災,民情如火。他未經請示彙報就自作主張以大量錢糧救濟災民,事後自己把自己彈劾了,主動辭官,他那份對老百姓的熱愛,像極了愛情。

神宗繼位後,任範鎮爲禮部侍郎,右通進銀臺司。後來因爲反對王安石變法,改任戶部侍郎。熙寧八年,早放回到了成都閒居。

這個時候他已經是一位白髮老翁,還閒不住跑到郫縣,去請張俞出山,但是這個張俞也是個耍慣了的牛人,當年皇帝老倌連下七詔喊他當官,他都拒絕了。

這次範鎮親自去請,卻不料張老師加了夕陽紅旅遊團,實踐說走就走的旅行,搞得範鎮喫了摞尖尖一碗閉門羹。

後來哲宗繼位,停止了新法,準備起用範鎮,找了一頂“端明殿學士”的帽子高矮要給他戴起。但範老已年近八旬。他從孫早就加入了接班人的梯隊,他勸老爺子退居二線算了,先生想想也是,官場起落幾十年,歷經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代領導,兇險異常,於是上殿遞交了退休申請。

哲宗細看這退休申請,心想,咹?我勾子都還沒坐熱,你就鬧退休?後來又想到這個老革命爲民服務了50多年,已經是四朝元老了,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也不好意思再強求了,算了嘛,放他一馬。最後大筆一揮,御筆批示,恩賞老先生一頂銀青光祿大夫、蜀郡公的帽子,光榮退休。

老先生在退休後享受部級待遇,錢也有了,也沒得工作要做了,無事一身輕,趁着身體還可以,於是及時行樂遊山玩水。成都玉局觀、昭覺寺、淨衆寺等都有他的遊跡和吟詠。還在大邑城北的靜惠山顛 修築“平雲亭”並講學。退個休比上班還忙,真的是個又可愛又好耍的老成都人哦。

對我們還有什麼建議?

還有什麼想聽的內容?

把你喜歡的聲音分享出來吧~

文案:張嫂&晨冬

編輯:黎孟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