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百年鞋厂指出「0-10岁的孩子,足弓还没有形成,走路时最好的选择是光脚,鞋子只是保暖和避免孩子的脚受伤害时用的」。

光脚好处多

?有利于脚部发育。

婴幼儿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期,鞋袜对宝宝们迅速生长的脚是一种束缚,即便是大人的脚受到鞋子的束缚都会产生变形,不合适的鞋袜容易导致宝宝的脚发育不良,因为鞋袜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但是宝宝即便不舒服也很难正确表达,光脚能让宝宝的脚更自然地发育。

?有助于学步。

宝宝赤脚走路时,他会弯曲脚趾抓住地面,从而走得更稳,他的皮肤也会把有关身体姿势的信息发送给大脑,帮助大脑建立更准确的协调反应,无论是室内还是安全的室外,都应该让宝宝尽量打赤脚。

?刺激感官。

宝宝的脚跟他的手一样,拥有丰富的末梢神经,都是探索世界的工具,接触不同的刺激才能更有效地刺激感官和大脑建立联系,完成各种精细动作,增强身体协调性。给孩子的脚套上鞋袜就像给大人的手套上手套一样,影响触觉体验。美国医生建议要时不时让孩子光脚在草地、地毯、木地板等不同材质的地面上走路,让宝宝接受更多感官刺激。

?调节体温。

脚掌是人体汗腺最密集的部位,汗腺出汗能够帮助调节体温,炎热的夏天还能帮助散热,也有助于宝宝对温度的感知提升。

?增强体质。

在日本,不难看到成群的孩子在老师带领下光著脚绕操场或沿著走廊慢跑,他们的「赤脚」已成为一门正式的课程,登上了国立学校的大雅之堂。日本专家认为光脚能够促进脚部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进食欲、增强耐寒能力和免疫力。

什么时候穿鞋袜

?考虑环境。

鞋袜的主要目的是保暖和避免受伤,所以让宝宝冷、烫、硌著或者受伤的环境下是不应该光脚的。

长辈不喜欢孩子光脚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怕孩子冷,他们自有一套「寒从脚起」的理论,但是我们知道宝宝的循环系统还未发育成熟,他们身体远端的手脚容易发凉,但是新陈代谢旺盛的他们往往比我们更怕热,真正判断他们冷热的方法是摸他们的后颈背

?考虑身体。

早产、体温调节能力差或者正在生病的宝宝容易受凉,还是建议穿双薄袜子。

?尊重习惯。

宝宝的个人习惯、喜好都有不同,是否要赤脚要尊重孩子的意愿。长期穿鞋袜的宝宝突然让他们光脚不但是他们心理上可能有抵触,他们的生理也不会马上适应,引导光脚习惯,需要循序渐进。

其他建议

结合环境和孩子的身体状况,如果能赤脚就不穿袜子,如果能穿袜子就不穿鞋,穿鞋则选择模拟赤脚状态的鞋子,大人觉得鞋子有支撑足弓的垫子会比较舒服,但是对脚部还在发育的孩子,足弓如果被顶住,反而更容易形成扁平足,宝宝2岁前因为脚底脂肪堆积,骨头和关节很有弹性,所以都有类似扁平足的现象,长大后足弓才会逐渐明显。特别注意,学步要顺应宝宝发育进程,过早练习走路使足弓负载过重容易导致扁平足

宝宝赤脚要先做好环境清障工作,保证宝宝的脚步安全,还要注意防滑,有水的地方容易打滑,如果穿了袜子最好选择有防滑颗粒的袜子。

旺妞有话说:旺宝现在除了冷天出门一般不穿袜子,他还不会走路,但是我习惯让他的脚丫子跟各种各样的安全的东西接触,不限于一些平面物体,对于还是「趴行动物」的他,手和脚在感官刺激上又有什么分别呢。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