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nning-573762_960_720.jpg

想想近年的运动疯也是其来有自。运动时产生的脑内啡 (endorphine)会让人产生幸福愉快的感觉,比较能忍受痛苦,并提升自信。这种感觉也像吗啡一样让人上瘾,也就是所谓的“runner’s high”,所以我们有时候会听到常做激烈运动的人,两三天不动,就会抱怨全身不对劲。

很多研究都证实运动能让心理更健康。虽然在心情低落时,可能会想说我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还跑步,但运动不一定要激烈才有效果,只要每次进行20-30分钟,一星期3次以上,几乎所有的运动,即使像园艺、跳舞、散步、骑车等都可以纾解忧郁。重点是选择自己喜欢、能配合生活作息、做起来不会痛苦或是无聊的运动,才能够持续以见效。除此之外,有一些社会互动的运动,例如参加团体课程,或是找自己亲近的人一起运动,更可以帮助心情的改善。此外,瑜伽、太极拳也是近年来很热门的改善情绪方式。时间越久,越可以增加幸福感与生活满意度。

真的没办法运动的话,按摩、静坐,同样也可以增加脑内啡分泌,减缓压力并提升情绪。

受低落情绪所苦的人,常会深陷其中,越想想开越想不开。投入运动中,不能说是万灵丹,但也许反而可以不再卡在那,转身看到一条新的道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