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还年销售35亿美元的美国知名王安电脑公司,为什么现在宣布破产保护?日本三菱这么强大的集团,为何会退出电脑生产?」

25年前,1994年1月18日的《华为人》报上刊载了任正非的《赴美考察散记》。多事之秋,回头再看任正非的所思所想所为,会有更深一层的感触。

近日,任正非同美国两位著名的学者、思想家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和乔治·吉尔德有个对话。在对话中,任正非提出,孩子应该是一代比一代优秀,「如果有很多穷孩子也能受到好的教育,人类创造财富的能力会更强,摆脱贫困的能力也更强,那社会会更加和谐、友好,未来应该具有希望的。」

他还表示,我认为,中国现在的大众创新虽然看起来蓬蓬勃勃,大部分是应用创新,是在世界平台的基础上在创新。如果离开世界这个平台,我认为创新会有很大挫折。因为中国在基础理论投入和基础教育问题上还需要努力。

众所周知,任正非对教育非常重视,但如果你看了《赴美考察散记》就会知道,任正非对教育问题的关心是一贯的,教育,源于他对竞争的深刻洞察。

本来,任正非去美国是解惑的,但到了美国之后走马观花,发觉了更深层的奥秘。

在波士顿,看到美妙的自然风光和自然保护后,任正非想到, 我们国土与美国大致相等,但除了高原和大山之外,「余下不到一半的国土,却盛著12 亿人民。教育经费的缺少,文化素质的低下,盲目的繁殖人口,连田边地角都挖空了,如何还有山林、草地?」

从这点来说,天时地利与人和,我们地利的战略发展空间是不足的。

我国教育条件还十分困难,人口一天天增长,受教育的机会与水平均低于发达国家,在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里,低文化素质就象一条链,拖住了整个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家用一些矽片,换走了我们大量的花生米,我们常认为这是一种不平等交换。

任正非认为,美国的教育文化水平很高,科学技术比较发达——不发达国家付出了大量的初级产品,只能换取发达国家的少量高技术产品。而这就形成了竞争的优劣势:前者是随处可买到的,价格是有规律的,后者是独特的,价格是随意的,用以偿还开发生产中的风险投资及优秀人才的酬金…这样文化高的人越富,那么这种差距到21 世纪就不可弥补。

教育是与国家前途命运息息相关的,任正非最近一年密集发声,教育是他特别强调的一部分。

国家博弈主要看教育,再穷也不能穷教育,教育是根源,要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如果不重视教育,实际上我们会重返贫穷的。」科技的唯一出路在教育,教育增加国家的底气……

万事人为本,重视教育才能人才辈出,人才多了经济才能不断发展进步,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任正非重视教育不仅是因为他父母都是乡村老师,更是出于对国家民族前景的责任和担忧。

在25年前的美国,任正非得出了一个真理:不振兴教育,是不可能振兴中华的。再穷不能穷教育。

「人才的争夺必然会在中国的土地上进行。」任正非说,只有知识有价,才会有人才的渴求,有了人才的渴求,才会重视教育,希望工程的钟声,一遍一遍地敲响,正敲碎人们的金钱梦。

但「金钱梦」是不容易敲碎的,现在我们也看到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大行其道,在企业界,在娱乐圈,在影视节目里,到处都充斥著浮华奢靡的小时代风气,名利的狂潮,正在歇斯底里的狂欢。

哎,清醒的人总是显得那么荒唐可笑。

长久以来,任正非对人才的渴求是持续的,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他会对研究所的干部说,让你使劲招人你就招,招来没活干挖沙子也可以。在华为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任正非还有一次几百人、上千人的大手笔招聘,他唯恐公司的人才流失。

而人才的增加极大地推高了公司的运营成本,但任正非坚持,「我公司聚集优秀人才、提高人才浓度的政策是正确的。尽管它暂时增加了生产成本。」

看任正非的文章,人才的流失基本是他最痛心的事情之一,为了挽留人才甚至传出了他让妻子不愿跟来的干部离婚的谣言。

我国教育条件还十分困难,人口一天天增长,受教育的机会与水平均低于发达国家,在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里,低文化素质就象一条链,拖住了整个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家用一些矽片,换走了我们大量的花生米,我们常认为这是一种不平等交换。我们触景生情,有些感慨,同样大声呼出教育救国。

任正非一行到纽约的自然博物馆参观,发现一个小时的快速浏览只不过看了博物馆的小小一角。

他发现成群的美国儿童在博物馆里全世界的各种珍奇展品,不由感慨「不知此中还有多少发明明天的原子弹、太空梭的英才在成长……想到我国广大农村学校多数还在危房中,想到希望工程在中国还未被人们高度认识,忧国忧民,给我们的心蒙上了一层阴影。」

另外,任正非还比较了中国人和美国人的花钱习惯,他认为中国人的花钱习惯是一种弱势思维:中国人是省吃俭用,留给后代,美国人狂花乱花,广交朋友。中国人永远陷在中国人的圈子里,永远跳不进钱窝,在富裕的美国,仍然贫穷。美国人朋友越交越多,机会越来越好,钱也越挣越多——人生的成功,8 0% 在机会。

通过各方面的参观调查,任正非体会到什么是技术危机与市场危机,他认为,不与世界交流,只是闭门造车是不可能赶上别人的。他感到,「我们不拚命发展技术、最终会丢失全部市场」。

回国后,任正非对所有华为人说,「华为被历史摆在了一个不进则退的地位,科海无边,回头无岸,错过了发展机遇,将会全军覆没。」

事实证明,任正非对华为的判断是正确的,正是有了25年前的战略预判,才有了华为今天的强大。任正非去美国看到了我们基础的薄弱,看到了我们科技研发的落后,看到了我们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率的不足,而同期去美国的国内企业呢,我们已经很难知道他们当年去美国是干嘛去了。。。

「从来就没有什么神仙、皇帝,我们中华民族唯有踏踏实实、面对自己的弱点,才有可能振兴。」

任正非、华为用二三十年时间,兢兢业业,厚积薄发,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自己的历史贡献,就像他所说的,他的一生无愧于国家民族。

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每个人、每个企业都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才对。事业无贵贱,磨好豆腐也是一种贡献。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