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通用的解释有疏漏之处,且听小可细细道来。

玉枕

就是陶瓷做的枕头。在许多博物馆里可以见到。其实玉枕,原来应当是玉做的枕头,后来延伸为陶瓷枕或石头枕,鉴于李清照的房间应当是闺房或婚房等主卧室,所以不可能是石枕,只能是瓷枕。

诗词中也是多见,比如鲍令晖《长乐佳》「玉枕龙须席。郎眠何处床」,比如王维《送孙秀才》「玉枕双文簟,金盘五色瓜。」比如韦庄《玉楼春》「绿杨风送小莺声,残梦不成离玉枕。」都是瓷枕。

为什么古人称瓷枕为玉枕,很有可能是表达一个美好愿意。《幽明录》所记载过一个故事。大意为,从前有一个叫沈纵的人,家里很贫穷,有一天和父亲上山,然后看到一个人,此人光随从人员就四五百人,真真是大气派,那个人看到沈纵父子就招呼他们过来,沈纵持著火把问对方是什么人。那个人回答说自己斗山王,家在余杭以南。于是沈纵便知道此人是神仙,跪下磕头说,希望得到您的保佑。后来沈纵再入山便得到一个玉枕,从此生活如意起来。

由此可知,玉枕,寄托生活如意的愿望。

纱橱

貌似纱帐,蚊帐之意。但比纱窗奢侈。据《老老恒言》记载,纱橱的前提必须是三室一厅,而且三室相连,首尾两室要有走廊相通,要有窗户,有隐蔽物来阻挡视线。中间房间前后左右都得有柱子,四个柱子要绷上纱当窗户(这种窗户没有窗棂),在里面放在茶几床铺之类,此为消夏之理想状态。

所以,这个纱橱,不是纱帐,也不是蚊帐,是超大型的纱房。

纱橱通纱厨,最早应当是出现在唐朝,比如司空图《王官》「尽日无人只高卧,一双白鸟隔纱厨。」 宋朝就多见了,除了李清照以外,晏殊有「碧簟纱厨」(蝶恋花)、东坡有「凉簟碧纱厨」(南乡子),周美成有「薄薄纱厨望似空」(浣溪沙)

实际上,诗词的纱橱有的是原意,指纱房,有的就是蚊帐的代称,若是仔细区别,有些难度。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含有纱橱的诗词大多与女人,与情爱有关,所以活动区域并不是很大,品其词意,大多是说凉席,说美女,比如「纱厨如雾,簟纹如水」或「纱厨过雨晚凉生。枕簟不胜清。」肯定指的是纱房。


出自婉约派大才女李清照的《醉花阴》。

玉枕并非玉石枕头,古代的枕头很多都是瓷质上面铺设帕巾,夏季拿掉帕巾外表看起来光滑如玉,玉枕由此而来。

纱厨就是床榻上透明的清纱帐,在古代也是富裕阶级家庭卧室床榻的配置。

玉枕纱厨表面意思是枕头和纱帐,其实深层含义在暗示富裕的类小资生活。


玉枕:即瓷器枕头。考古出土不少唐宋瓷枕,两边高中间凹陷,多为单人枕,有大人用的也有小孩用的,有些瓷枕还做成动物或婴儿形状。

纱厨:纱制蚊帐,比较高级,有些蚊帐还织有图形,如花鸟山水等。宋周邦彦《浣溪沙》:「薄薄纱厨望似空,簟纹如水浸芙蓉。″即是说蚊帐上有芙蓉花图案。


「玉枕纱厨」出自李清照的《醉花阴》。

按照意思来理解,应是两个词"玉枕"、"沙厨",是指两个物件:"玉枕"是指古人用的精美枕头;"纱厨"指的不是厨房,而是纱帐小床。

个人理解为:一个人独卧床上,没有爱人相伴。一个玉枕,一个纱帐小床,意指狐单、寂寞、愁思之意!

我们来读读原诗词,就不难理解了。

【诗词原文】: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作者: 李清照(宋)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释】:

①瑞脑:龙脑香。

②金兽:兽形铜香炉。

③纱厨:有纱帐的小床。

【翻译 】:

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重阳词。作者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加入自己浓重的感情色彩,使

客观环境和人物内心的情绪融和交织。用黄花比喻人的憔悴;以瘦暗示相思之深。

上片咏节令,「半夜凉初透」句,尖新在一「透」字。

下片「帘卷西风」两句,千古艳传;

不惟句意秀颖,且以「东篱」、「暗香」,为「黄花」预作照应,有水到渠成之妙。

诗中「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丈夫不在家,玉枕孤眠,纱帐内独寝,难免有孤寂之感。「半夜凉初透」,不只是时令转凉,而是别有一番凄凉滋味。

那么「玉枕纱厨」也就解释清楚了!


玉枕:玉制或玉饰的枕头。亦用作瓷枕、石枕的美称。

「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这一有关玉枕的名句,是李清照在其脍炙人口的「人比黄花瘦」中的词句,原词的词牌是《醉花阴》,其辞曰:「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另外。」  

纱厨:即防蚊蝇的纱帐。宋周邦彦《浣溪沙》:「薄薄纱厨望似空,簟纹如水浸芙蓉。」厨,一作「窗」。

纱厨:方顶的纱帐。《警世通言.卷二八.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二人拜堂结亲,酒席散后,共入纱厨。」钉有尼龙网或铁丝网,用以储存食物的橱柜。


玉枕纱厨释义,玉枕:玉制或玉饰的枕头。亦用作瓷枕、石枕的美称;纱厨:纱帐。

玉枕纱厨指的就是玉枕和床前的纱帐(古代床前都有纱帐)


李清照的《醉花阴》中是「玉枕纱厨」。 纱厨:即防蚊蝇的纱帐。

宋周邦彦《浣溪沙》:「薄薄纱厨望似空,簟纹如水浸芙蓉。」厨,一作「窗」。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通过描述作者重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

原文如下: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译文如下:

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词句注释如下:

⑴醉花阴:词牌名,又名「九日」,双调小令,仄韵格,五十二字,上下阕各五句三仄韵。

⑵云:一作「雰」,一作「阴」。愁永昼:愁难排遣觉得白天太长。永昼,漫长的白天。

⑶瑞脑:一种薰香名。又称龙脑,即冰片。消金兽:香炉里香料逐渐燃尽。消,一作「销」,一作「喷」。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扩展资料:

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十八岁的李清照嫁给太学生赵明诚,婚后不久,丈夫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著远行的丈夫。

崇宁二年(1103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出自婉约派大才女李清照的《醉花阴》。

玉枕并非玉石枕头,古代的枕头很多都是瓷质上面铺设帕巾,夏季拿掉帕巾外表看起来光滑如玉,玉枕由此而来。

纱厨就是床榻上透明的清纱帐,在古代也是富裕阶级家庭卧室床榻的配置。

玉枕纱厨表面意思是枕头和纱帐,其实深层含义在暗示富裕的类小资生活。


应该是玉石枕头薄纱蚊帐。


玉枕纱橱可能就是带有玉片装饰的枕头,和细帛或细纱透明的纱帐或帘幕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