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天发誓,对祖国保证,这个新闻我只看过标题,内容没有用心看过。因为我自从22岁出门闯荡,不知道遇到过多少次宰客。小到一个深夜下火车的快餐,喊叫的是:小菜饭10块钱一份。实际端上来的是一荤一素,让你感觉到是「小菜饭」。可是当你吃完饭的时候,就算那个神马荤菜无法下咽,也会宰个五十八十的。因为人家喊的是「小菜饭」,而你吃的是有一个「贵重的荤菜」。

而去景区那就是被宰的命。现在谁敢说去景区没有被宰过?住个农民房改造的「旅馆」,不让你花个几百块那就等著喂蚊子吧。

不奇怪。

第一,出门在外,记得自己人身在异乡为异人,时刻知道自己在人家地盘。不要用「诚实守信」的信念去期望车站、码头、旅游地、道路餐馆等等,因为那些地方一方面那些老板本来就不准备长期做生意,另一方面各种利益错综复杂(你懂的),他们不宰客没钱赚。

第二,去外地旅游,就算真的受到了不公平待遇,本人不建议当场「装X」,除非你真有这个本事。反而建议离开以后,搞一搞爆料,因为这个时候你已经安全了。

第三,对于此次雪乡宰客事件来说,本人觉得是必然中的偶然。必然,是宰客是必然存在的。偶然,是偶然被举报并把事情搞大了。

静看风云变幻,期待后续故事。


雪乡很美,雪乡很白,但是雪乡经营的人心是否黑?这有待我们去考证。

南方人喜欢雪,冬天想去东北玩雪,想去雪乡看雪,但是也因为网上的各种负面新闻报道,不敢前往,或者去的时候还是提心吊胆。这对旅游人来说最不喜欢的。出去旅游,就是希望能愉快的玩耍,看雪,玩雪,拍摄自己喜好的照片,而不是处处提防著被商家各种宰客欺客行为。

首先,携程作为全国最大的OTA平台,在谈到相对优惠的价格同时,就应当对客人的出行住宿有保障,而不是店家说不让住就得妥协,这给游客带来非常大的影响,说难听的,如果被店家拒之门外,携程是有责任的。而且客人遇到店家涨价,首先是跟携程去协商,因为房间是携程卖给你的。

今天看到网上报道,黑龙江的相关部门已经出动,对赵家大院家庭旅馆业主进行核查处理,给中国游客一个纯白的雪乡,并对相关业主处以59360元的经济处罚。

同时将赵家大院家庭旅馆列入不诚信家庭旅馆「黑名单」,并责令其停业整顿。虽然整顿了,但是,这一系列的负面新闻报道,会给雪乡带来非常坏影响。许多本来计划1月份来东北雪乡游玩的人,很有可能会选择退票或者改去其他目的地,比较东北看雪的地方很多,没必要跑去你那受气被宰。同样是花钱,肯定希望自己的旅途变得更加美好。

对于这一现象,你怎么看?你还会去雪乡吗?你相信雪乡是纯白的雪乡吗?


最近一木行君在他自己的公众号发的《雪乡的雪再白也掩盖不掉纯黑的人心!别再去雪乡了!(良心建议)》火遍神州大地。「雪乡宰割」事件,一如丽江打人、丽江一个蚊子引出的「血案」、青岛天价虾、三亚天价海鲜一样样的,持续在网上发酵。帖子发出后,过往报低价团被宰的、无旅行经验自由行被坑的苦主们,纷纷揭竿而起,发帖、跟帖,声讨雪乡「宰客」。

我也刚从雪乡旅游回来,比一木行君的雪乡行早一周。看到比一木行君的文章,我觉得赵家大院的老板也好经理也罢,其明目张胆坐地起价行为太可恨了!

老婆与我同行雪乡游也刚回,她晚上也兴致勃勃跟俺谈论此事,老婆说,这店家老板要么是想钱想疯了,饥寒可起盗心哦,要么就是脑袋进冷风被冻住了。他都能在携程上架公开自己酒店客栈啥的,应该懂得互联网时代价格是透明的,而且需要服务态度很好去赚取顾客网上好评,有的甚至给予顾客额外服务来换取好评。他既然经营那么大的一个民宿,应该很有实力的,不是普通农家腾出自己房屋弄个简单的住宿那么简单。而店主既然都上携程上架自家的民宿,店家一定会懂得网路舆论的厉害,应该不太可能那么明目张胆哦——明摆著哒,表说顾客发文章揭露,即使顾客网上几句简单的差评,很可能生意就受损,严重点的,一个冬季估计啥生意都没了,尤其旺季已经来临。所以呢,赵家大院老板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送他一个字:瓜,两个字:傻瓜!

对一直喜欢某淘购物走哪儿全凭一个手机搞定的老婆,她的评论,我无法反驳,只能说,头发长,见识短。因为全国各大景区的无良商家处处有,而且套路很深!

但是,一木行君文章里信誓旦旦说亲眼看到雪乡泡面60元一盒,这就明显不对了。雪乡核心景区就一条几百米长的雪韵大街主干道再加两条小街,辣么滴滴儿大,一下每天万人涌入,接待床位忒紧房价水涨船高一房难求,市场经济调节下,住宿费高,个别无良商家趁机坐地起价完全可能,这些都可以解释的通。但说到吃,雪乡遍地都是餐馆,根本不可能出现僧多粥少情况啊。要知道,中国早就过了商品短缺时代,即使雪乡偏远,也不会出现食品短缺。而人们的吃,不像晚上睡觉必须一张床一个萝卜一个坑,是刚需,12点吃不著,13点去啊,13点吃不著,14点总能吃到吧,这是非刚需。如果说速食面价钱真都到60元一盒了,那绝对是雪乡突发什么灾难成了孤岛,外部救援也非常困难,食品就那么一点,在雪乡逗留的人又巨多,饿了不吃,会死人的……港真,这样的情况只有汶川大地震时,一度成为交通孤岛的映秀、一度成为信息孤岛的青川发生过,即使是如此极端情况,成为孤岛等待外部救援的映秀、青川,速食面也没卖到60元哒。

话又说回来,雪乡非灾难发生速食面的确60元一桶了,哈尔滨和牡丹江到雪乡几条道路天天都畅通的,最多也就五六小时车程,那些被揭露的无良旅行社、无良导游还忽悠外地游客作甚,直接哈尔牡丹江滨食品市场打批发用他们的旅游车运到雪乡,保证赚得比忽悠外地游客赚的更多更快而且还无任何风险。

我猜想,估计当时一木行君是气晕了,也无心到雪韵大街溜达。因为雪韵大街到处都是商家店铺和流动摊位,速食面到处都是且统一定价10元一桶。至于文章描述的酸菜炒粉丝78,土豆炖茄子88,一盘炒肉288之类,估计摸黑行走真遇到孙二娘的黑店了。因为雪韵大街上的雪韵阁大食堂就在街中心位置,早餐20元、中晚餐38元、砂锅自助38元、自助火锅78元等,到处都是广告,呵呵。

这是我们哥几个吃的雪乡78元一位的小火锅。羊肉随便吃,想当年酱香白酒和唯怡九果原浆是老婆从成都带来的。


这件事让我想起郭德纲的一段相声:说的是以前有饭店卫生不好,客人吃饭吃出来头发了,拍桌子骂娘,饭馆老板就把伙计(也就是现在的服务员)拉过来跟客人说什么「不好意思啦」,这个伙计不注意个人卫生,我马上让他滚蛋之类的话,更有甚者,拉开门帘,还让你看到那个伙计正扛著铺盖卷往外走,让你作为上帝的虚荣心小小满足一下,觉得自己被重视,再到他们家去消费。可你再去就会发现饭店的卫生根本没有变化,那个被「赶走」的伙计还在干活,没准还被老板提拔了-因为会迎合老板,放的下体面,老板自然喜欢。

这种行为有个成语叫丢卒保车,他们其实也怕顾客们不来了,但比起下定决心,再下大力气整改饭店卫生,这种表面工作更简单,他们或许也更擅长,更轻车熟路;不客气点说,他们或许压根就没打算改,只想著糊弄糊弄这些顾客,让这些金主们不再关注他们不想被关注的地方,以为时间会冲淡一切,顾客很快会忘记。然而偷奸耍滑演双簧糊弄的了一时,糊弄不了一世,人性的善良允许我原谅你一次---不是我不知道,只是我不忍心,但你试图用不走心的表演侮辱我们的智商时,你就不要指望我再踏进你们的店门。

这个段子的背景是民国,可是时代变了,人性却没什么变化,与当下这个故事也若合符节,只是你还愿意当那个被当成傻子的金主吗?


我认为,赵家大院经理以后是干还是不干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不是真的意识到他们的价格欺诈、宰客等等行为的错误了?

赵家大院的「花式宰客」事件,在12月29日到1月3日之间经历了各种反转:

● 最早,先是网友「一木行」在网上发文《雪乡的雪再白也掩盖不掉纯黑的人心!别再去雪乡了!》,控诉商家因为房价上涨,要求他们换房、甚至哄人、威胁不好评就不退款的行为;

● 接著是商家几乎全盘否认,只承认了「要求好评」,但说是因为客人先主动提出要换房赚差价才如此的;

● 再到相关部门调查发现商家存在欺诈行为,网友文中唯一不属实的是泡面价格等;

● 然后是商家被勒令整改,经理回应「不想干了」;

● 最后又爆出记者暗访赵家大院,发现其偷偷接客,相关部门否认的事情;

● 其间还穿插了相关部门给网友发简讯表示歉意和想要一次「机会」的简讯。

如果商家在第一时间承认错误,加以改进,也许我会相信他是真的认为自己给雪乡抹黑了。但在看到曝光的文章后,他们竟然说出了「游客想换房、想讹钱」的话。当然,没有足够的证据,我们就无从知道真相,但只要有常理、有常识、有脑子,恐怕就完全没法苟同商家的这种说法吧?这反咬一口还真是做的够形象!

再说相关部门的作为。在此次事件之后,雪乡的确做了很多管理、整顿措施。但这些仅仅是为了平息这次事件,还是会长久的保持下去,才是雪乡今后发展的关键。就像相关部门给网友发的简讯里提到的那些——你们的重点,不应该是让人们闭嘴,甚至不是仅仅请求当事人的原谅,更不应该用辛劳可怜来博得人们的同情,正相反,如果真的付出了劳动却得到了这样的结果,这才是工作最大的失误。


旅游途中最让人头疼的事情莫过于衣食住行了,只要其中哪一个不满意,都会让我们的旅程大打折扣,心情不爽。因此在出发前我们都会熬灯苦读,尽量做好准备工作,避免在途中发生意外,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近日冬季旅游胜地雪乡「宰客」事件频发,在整个旅游行业都引起轰动,一桶普通的泡面竟然买到68元,真是漫天要价,狮子大张口,简直比当时的青岛大虾还黑,到底是谁给了这些商家这么大的勇气,肆意妄为的宰客,这要是放在西方国家,维权团体会把他关进监狱的。在我们国家可能好多人在旅游途中遇到这种事情,都会以自认倒霉结束,这才助长了无良商家嚣张的气焰。

随著雪乡宰客事件的曝光,更多的人参与了进来,社会的公正立场总会站在正义这一面,无奸不商的商家也会无处可逃,再想搞点猫腻就没那么简单了。说到这我们可能会想,商家的所作所为难道当地的政府部门真的就什么都不知道吗?这背后的事情我们也就无从所知了,所有的利益承担者就落到了广大普通老百姓的手里。

旅游途中我们经常会听到「真是拿钱买罪受,来了后悔不来更后悔」,希望大家不要受这些负面消息的影响,当地政府也会积极去改善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旅行途中用心去感悟,为自己而旅游。


雪乡事件最近闹得可以说是沸沸扬扬,身边很多朋友都说这几天觉得作为黑龙江人都惭愧。从最初的博主发帖到旅游局介入调查,到涉事赵家大院经理回应,觉得一步一步都在牵著鼻子走。有些网友都说,本来很想去的,结果出了这个事都不太敢去雪乡了。如果能早一点意识到这种错误,及时止损,雪乡凭借它的特色还怕没人来吗?

回到这位所谓陈经理的回应,服务做的没让他们满意,发生语言冲突。这个事确实是错了,给雪乡抹黑,不想干了不干了,挣不了多少钱……从采访的录音中,不知道是科长矫情,就是没听到悔过的诚意,好像想给所有人一个交代,这个事快过去吧,我可不想天天上头条上热搜了。

现在官方对这家旅店已经做出相应的处理,赞许问题处理的速度和效率的同时,科长还是很担忧,如果还是这样除了一次危机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才是真的可怕。


雪乡在两年前在我的印象中就已经劣迹斑斑。只是如今在移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情况下,被放大了。

「就是明抢!你不想挨宰?行!那就滚下车!我亲眼看到车上一家三口被赶下大巴,扔在冰天雪地,荒无人烟的路上。」朋友说起两年前雪乡的亲历,依旧忿忿不平。「没办法,我们挑选了最便宜的挨宰项目——雪地摩托,脏兮兮的摩托坐一会,一人600,我们一家三口被『抢』了1800。」

以为这就是全部?!如果你真的这么认为,只能说太傻太天真。

朋友的娃走在雪乡,自然无法抗拒在南方不多见的厚厚白雪,于是便玩起了木屋外矮墙上的雪。别说是孩子,就是我们这些生于南方,长于南方的大人对梦幻般的雪景也是难以抗拒的。但,在雪乡,洁白的雪下掩盖著的是让人猝不及防的灵魂。

木屋里的主人冲出来,用难听、肮脏的话语咒骂著朋友的孩子,唯一的指控是动了她们家的雪。对!你没有看错,是她们家的!因为矮墙是她们家的,所以上面的雪也是她们家的,这个雪是她们家的景观,你碰了就是损坏了景观。你动了我的东西,破坏了我的东西,就要赔偿,我跟你要50都是少的!

孩子瞬间懵了,他的人生中从未经历过这样的来势汹汹,他的字典里终于有了「恶」这个字的生动注释。真性情的朋友想和她理论,但终究是强龙斗不过地头蛇。最后,朋友认怂,是的,在你的地界上,你狠!我认栽,给了50块了事。

这件事让朋友长了见识,第一次知道雪也是财产,第一次体会到什么是东北的民风彪悍。

从那时起,东北就被我冠以神奇二字,神奇到有太多根本想不到的事情正在那里发生。

果不其然,天价鱼的新闻在不久之后就被爆出,而我已经觉得在那块土地上,发生什么都没什么可奇怪的。只是没想到,一个月后在相隔几千米的三亚,我听到了为哈尔滨宰客鱼庄辩护的声音,理由是「人家就是明码标价,嫌贵就别吃,吃了嫌贵不干了,还曝上网。」

说这话的是我在网路上约的接机师傅,东北人,本来聊得挺开心,这话之后,我决定闭嘴。什么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大抵就是这个意思。

扯远了,对那位不干了的老板,我个人持保留意见。不是说我想一棍子打死,永世不得翻身。但这种事跟整个大环境息息相关。在神奇的东北,大环境如此,只是个体的力量很难改变什么。我相信东北也有很多善良淳朴的人,出了许多能人志士,但只要大环境一天没有改善,这块孕育神奇的土地依旧有著滋养这一切丑恶的养分,那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什么。

但互联网的放大效应绝对是可以促进东北向更好方向发展的一个促进剂,但未来如何,真的不是一朝一夕。


「雪乡宰客」风波,再一次唤醒人们对于「出游被坑」的记忆。如「被坑游客」文章中描述的事实,以及面对客家的无奈,相信在偏僻的旅游地经常发生。「被坑游客」说,自己预订了两晚三人火炕房,到达后被商家要求只能住一晚,第二晚要去和其他游客一起睡大通铺。「被坑游客」决定只住一晚,在退费问题上又遭到店家刁难,而后还遭遇了在游客中心60元一包的泡面,导游推荐的游玩项目名不副实等问题。

当地主管旅游的部门,虽然已经责令整改,并进行罚款。但就全国范围内,发生类似的事情却不是头一次,相信短期内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天价虾」,「天价鱼」,「天价马」发生的时候,舆论上也给予相应的批评,当地主管部门也落实狠抓。但是同样的事情,即便「发生地」得到遏制,但是并没有形成大范围内的良性引导,该发生的还发生,著实难以破局。

面对「雪乡宰客」,有媒体提出不能止于「个案处理」。「潜台词」就是希望监管能跟上,并且不要缺位。但是从众多的「宰客事件」中,我们会发现「主管部门」也在整治,但对于偏僻旅游区,基本上都是「风头型」整治,风头一过,经营者该怎样还怎样。

正是这种带有缓和性质的整治逻辑,已经让一些经营者摸出规律。所以即便个别经营者被处理后,也算是「个案」,并不会对别的经营者造成威慑。再加上,多数客人是外地人,对于陌生环境比较忌惮,这就让一些经营者生出乘机欺客的心思,凭借旅游旺季的游客红利,坐地起价。

而且从游客出游心态上而言,对于一些旅游目的地,多数人都是「一生一次的计划」。就算被坑,很少有人愿意花时间去讨公道。无良经营者正是利用这种心理回路,铤而走险的运行自己的黑心买卖。

坦白而言,这种「欺客逻辑」并非是「雪乡首创」,而是长期以来监管上的缺位,惯出来的一种恶行。如若一年到头,每一天都严格监管,大抵经营者也就不再敢铤而走险。那些叫嚣「自己就是王法」,「有本事你告我去」的经营者,说到底就是利用监管缺位和「外地人弱势」的逻辑,侥幸捞钱。

另外,在雪乡宰客风波中,本是由游客和经营者引发的事件,却在某一些舆论中演变成「地域歧视」之争,这著实不该。不管是叫骂「南方狗」,还是回骂「北方狗」,或许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这种逻辑就像北京人反感香港人骂内地人「蝗虫」,但在高考移民的风潮中,北京人也如香港人那样很不客气骂高考移民者是「蝗虫」。

无论如何,凭借舆论的纷争我们已经看清楚不堪的存在。但要是清除不堪和规范行业,只有监管力度跟上,才能脱胎换骨。对于一个行业来讲,监管和人性都密不可分。监管上严格,会让人性变得光明多于幽暗。人性上光明,也会让监管变得无处不在。

这一点,从游客的「自媒体维权之路」来看,著实是一种进步,也是社会的一种幸事。但对于更多普通游客而言,如若不会写文章,不会争辩,大抵也就只能受「哑巴亏」。于此,对于未来的游客维权之路,要想不受欺凌,监管力度上去后才是「硬道理」。

我们的旅游环境会好吗?回望过去的旅游大环境,以及曾经的腐朽和曲折,确实有进步。当然,这并非为旅游大环境辩护。只是从时间与人性的角度看待旅游环境的改变与进步的共性。过往的丑陋是主流媒体在追问,而这一次是游客自己在发声,民众的共鸣在跟进,著实是一种进步,但对于大环境而言,这依旧是一次侥幸胜利,并不具备普遍性和可行性。但从「自我维权」的意识上而言,这确实值得叫好。


雪乡因《爸爸去哪儿》这个栏目"火"遍全国,最近,雪乡又"火」起来了,这一次倒不是哪一个电视栏目又出了新的节目,而是去雪乡旅游的游客被宰事件,让全国人民又一次认识了雪乡。游客旅游被宰,岂能因管理者一句"抹黑了,不干了",就能草草了之呢?

旅游目的地的火爆,有很多的原因,像雪乡,以独特的雪景资源,好似瞬间在全国"火"起来了。大批的游客纷踏而至,以至于出现了"人满为患"的情况,有限的配套资源也瞬间炙手可热,一床炕可以卖到八九百甚至上几千元,一桶速食面可以卖到几十元,一壶热水估计也得上百元。其实对于这种旅游热点的地方,物价非常高的事情,咱们旅游者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旅游者们不能容忍的是这种坐地起价,随意宰客的事情发生。

今后,我们旅游者就不要去雪乡旅游了,只要不去这种地方旅游,就不会被宰。如果要去雪乡旅游,请带好足够的人民币,有钱,任性,不惧被宰。

我们真诚的接受经营者的忏悔,对于出现这种宰客事情,咱们旅游者要保存好证据,及时向旅游管理部门举报,维护我们的权益。旅游执法部门还请加大处罚的力度,对于出现随意宰客的旅游商户,直接关停整顿,让其退出经营,净化出好的旅游环境。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