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觉得,非你莫属的老板,都是真的为了去招聘,非你莫属的应聘者,都是真的为了去找工作,那……你也许还很纯洁和天真。


任何的节目,都多多少少有一些环节上的设计,会有真,也有假,但是很简单的一点是:收视率,这才是一个综艺节目最看重的一点。

而如何能产生收视率,一个基本的法则是:有争议才有话题,有话题才有传播。

就好比一句「宁可坐在宝马上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就让非诚勿扰的拜金女话题,声噪一时,参加非诚勿扰的女人,不乏奇葩,无论是言行上的奇葩,还是著装上的奇葩,很显然,有的并不是奔著男人去的,对她们来说,参加节目,只是出名的一个途径。

非诚勿扰的女嘉宾,就像非你莫属的老板,更多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宣传之心昭然若揭,有没有老板想招人的,肯定有,但是如果一个老板花费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是为了这么低效的招聘,是不可能的!除非他脑袋进水了……参加节目,只是为了宣传自己的公司。

所以你会看到,不乏一些老板也著装奇葩、言辞犀利,说穿了,都是博关注想出位罢了,简单点就是,不能白来,我得增加公司的曝光率。


非你莫属的应聘者,是真的来找工作吗?

就好像非诚勿扰的男嘉宾,条件各种好,那么问题来了:

这么优秀的男人,为什么需要沦落到通过电视节目找对象?同样,也有那么多优秀的求职者,能力强,学历高,甚至颜值也美的一塌糊涂,为什么还要沦落到上个电视节目找工作?

其实,搜一搜非诚勿扰牵手的男女嘉宾有多少最后修成正果就知道了。

不乏其中有人,是真的想去找工作,或者找对象,但是也一定有人,只是想站在非诚勿扰或非你莫属的舞台,展示一下自己。

几乎国内任何综艺节目,都是一场秀,演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但疯子有钱拿,傻子没钱还看的感动的稀里哗啦,就太低智商了。


现在国内的综艺节目,什么乱七八糟的都有,找对象的,找工作的,玩游戏的,谈恋爱的,带孩子的,开餐厅的,唱歌选秀的,瞎侃扯淡的……

总之一点:看归看,笑归笑,如果当真,你就输了。

这种节目,倒也不是完全没有益处,比如非你莫属,终归会讲到一些职场道理,学到有用的知识,就算有所收获。

当然,你还有一种心态,就是全当一场电影,看个热闹也就算了。

所有的综艺,都是一个系统的设计,包括情节,包括话题,甚至人设,每个参加综艺的明星和素人,都在这场秀中扮演著自己的角色,就好像情侣感情或家庭矛盾调节类的节目,以中国人的含蓄来讲,就算真的那么多奇葩,他们好意思上电视曝光于众人面前去解决问题吗?……如果你还为这样的「真情」掉过眼泪,在一个可以把歌唱比赛节目变成感人好故事的中国……只能说明你真的很感性。


说回非你莫属,据我所知,所有参加的老板,都是要缴纳「保护费」的,并非想上就上,所以花了钱就要值回票价,自然要争曝光、造话题、博出位,比如,某位「我为自己代言」的帅哥;比如,戴著瓜皮帽穿著长马褂的某BOSS。

所有参加的应聘者,都是要经过报名,初选、复选等一个复杂的流程的,你身上能有标签,自带话题属性,才可能被选。比如,非你莫属曾经上过的一个应聘司机的天津小伙子,相声一样的语言表达,呆萌呆萌的人设属性;比如,一个自称刘一秒的弟子的高潮男,上场就一顿吊炸天的开场词,你还以为他刚嗑完药,这些才会产生话题,包括咔嚓晕倒的海归男,甚至被定义了属性的主持人张绍刚……


倘若你想学习求职技巧,讲真,你还不如看明哥聊求职,更简单粗暴和直接有效。

如果你就是想休闲娱乐,和去动物园、电影院一样,看个热闹,图个新鲜,乐呵乐呵得了~


大部分的应聘者的能力,大家是有目共睹的,经验丰富,如果是毕业生,在学校都有点风云人物的意思,如果工作了几年了,经验也是很丰富的。

如果大家以为答案结束了,没有的。有时候会来一些所谓的海归人士,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节目效果,所谓的海归,英语口语还不如我一个刚刚过六级的人。可能是为了节目效果,为了增加吸引点,请了不少能力差的,但是也有扮猪吃老虎的,开始傻傻的,后来非常强悍。很喜欢看这种反转

大佬们还是比较克制的,见过的老总级的人物,一般没有台上这么和蔼可亲,如果你是高管犯了错,直接骂死你了。

其实我最关心的是,录取后的结果最后都怎么样了。是不是真的进了喜欢的公司,做了喜欢的工作。无人而知了

不过看这个节目能给你和大佬零距离的机会,还是蛮不错的。挺好挺好,支持。


三流的人才和三流的企业老板。

1、如果应聘者在人才网投简历被面试录用或被猎头直接看中,就不必上「非你莫属」来应聘了,无非增加了暴光度,能力没增加;好比「非诚勿扰」相亲女,自己圈子找不到,真好全国海选了,真只在一起有几个?

2、老板属于受益者,增加了企业的暴光度,相当于帮自己帮企业打个广告,毕竟也是面向全国的节目,省了不少广告费。

总体变说,企业老板和"非你莫属」平台属于受益者。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