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斯坦福RD(常规申请)的放榜,9枚国内高中Offer花落北京十一学校、武外英中、江西师大附中中美班、上海协和双语(古北校区)、常熟UWC、深圳中学、上海美国学校(2)和上海某中学国际部,再加上早申请阶段的上海平和、华附国际部、哈尔滨Home School和其他海外高中的Offer,斯坦福今年竟破天荒发出26枚Offer之多。

  至此,这个申请季(包括早录取阶段和RD常规录取阶段),美国最顶尖10所大学(包括8大藤校及斯坦福、麻省理工学院)的录取已经全部结束,中国学生(包括在中国就读的中国籍学生和外籍学生,以及在海外就读的中国籍学生)在本届阶段共拿到325枚Offer

  分析这最顶尖美本的325个offer,真榜君发现——

  从整体录取看,总数胜去年,录取率超低。

  11个哈佛、18个耶鲁、14个普林斯顿、26个斯坦福……今年顶尖美本Offer大藤整体多过于去年。但,实则录取率超低,哈佛、耶鲁的录取率都在下降。

  从分布学校来看,北师大实验、平和、UWC赢了今年的申请季

  北师大实验领衔京城公校四大金刚

  上海平和大满贯,领军沪上

  与世外、UWC、WLSA位列民办四强

  鼎石摘藤,深国交英美通杀

  协和古北雄风再起

  二三线城市也有机会

  从学校类型分析,海外高中、国际化学校领跑

  “哈耶普斯麻”不同类型高中录取比例

  要不要跟着这个走向出国读高中?要不要去北上广深读高中?作为权威教育媒体,我们特意采访了民办最强录取的上海平和双语学校校长万玮,文中将解答家长的规划疑惑。

  纠结选择民办双语、美高还是公立名校?

  如何看待未来顶尖美本的申请趋势

  最顶尖的Offer都花落谁家?

  1

  哈耶普斯麻:Offer数稳中有升,录取率降降降

  “哈耶普斯麻”被誉为超级五强,一直是最受瞩目的“流量担当”。早录取阶段,麻省理工在中国大陆高中学生“一个没要”引发热议。好在常规录取阶段,魔都高中扳回一城,体制内名校华二男生和民办新秀WLSA女孩各拿到1枚Offer。

  对比去年,“哈耶普斯麻”在中国学生中招生数量稳中有升,最豪爽的是斯坦福,去年仅有11个中国孩子收到该校Offer,今年录取了26个;素来高冷的普林斯顿也褪下冰山外壳,3年间,招收的中国学生从5人(2021届)增加至14人(2023届)。

  但,从整体录取数据来看,“哈耶普斯麻”录取率还是以降为主。比如哈佛大学录取率为4.5%(去年为4.59%),已经连降5年了;耶鲁大学去年的录取率在6.3%,今年下降至5.91%……看着满眼的哈耶普斯,实际上竞争是越来越激烈的。

  2

  小藤:宾大、康奈尔友好度爆棚

  “小藤”是指包含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达特茅斯学院、布朗大学、康奈尔等5所常青藤名校。

  相对于去年,“小藤”录取245个中国学生(去年为178),整体录取人数大幅增加,不过仔细观察,除了康奈尔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拉了一把之外,也和美高录取数据透明化有关。

  如果我们单把中国大陆高中拎出来,数据是相对稳定的:哥伦比亚大学近两年都录取了18位来自中国大陆高中生;宾夕法尼亚大学2022届的录取数字是17位,今年略增加至20位。

  这些Offer具体是怎么分布的?跟着真榜君接着往下看吧!

  藤校+斯坦福MIT录取

  哪家高中最强

  1

  哈耶普斯麻:海外+民办越来越好

  虽然从藤校+斯坦福的总数据来看,公立高中依旧有优势;但如果光分析“哈耶普斯麻”的超级五强录取来源,如文前图所示,海外高中和国际化学校的表现越来越好了。

  来自顶尖美高的孩子们成为了顶尖大学“收割机”,而以UWC常熟、平和双语以及复旦WLSA为代表的民办学校也开始崭露头角。

  2

  北师大实验,上海平和双语

  要说全国录取最强城市,非京城莫属,此次北京学校共拿到63枚藤校+斯坦福MIT录取Offer,这也是大藤校最爱的城市,录取比例超过三分之一!

  最大的赢家当属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一共收割24枚顶级Offer(含15枚藤校常规录取及9枚早录取)!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顶级大学Offer统计

  上海依旧是录取榜的“千年老二”,总计拿到55枚藤校+斯坦福MIT录取Offer。

  魔都却也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拿下3年未有的哈佛offer哈耶普斯麻实现全国唯一的大满贯,小藤校的录取更是喜人。

  其中,作为民办双语学校的代表选手,上海平和在众多老牌名校中已经“杀出一条血路”,除了有“天牛”学生拿到哈佛、耶鲁、斯坦福3所顶级大学Offer外,还有包括宾大、布朗、达特茅斯、康奈尔等5所藤校Offer,领军沪上

  上海平和双语顶级大学Offer统计

  4

  京城公办四大金刚,江浙沪民办四强,深圳武汉有名校

  真榜君搜集顶尖美本数据三年了,也越来越看清楚申请的格局——北京公办领跑,江浙沪民办遍地开花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北师大实验和四中、人大附中、十一学校,可谓是“京城公办四大金刚”。

  京城公办四大金刚Offer统计

  除大热的平和外,UWC常熟收获包括哈耶普斯在内的14枚顶尖offer,传统民办名校世外收获了宾大、达特茅斯、康奈尔等5枚顶尖offer,WLSA收获了哥大、MIT等4枚顶尖offer,一起成为江浙沪2019年最顶尖美国大学录取最强的四所民办学校

  民办四强Offer统计

  此外,深圳中学、武外英中以及深国交这三所学校表现非常出色,其中武外英中拿到了斯坦福大学、布朗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的3枚Offer,深中和深国交更是收割了分别7枚和4枚藤校Offer!

  深中、深国交及武外英中Offer统计

  申请美国顶尖名校有“捷径”吗

  体制内、民办校、海外高中优势在哪里?

  未来孩子应该如何规划?

  听听名校长怎么说?

  上海平和双语学校校长万玮

  复旦大学数学系毕业

  “23年办学积淀的发力”

  平和今年录取的情况不错,从校方角度大概有三个原因:

  这几年平和的生源越来越好了。作为上海市教委批准的21所高中国际课程班之一,平和一直深受上海家长的喜爱,也可以招收外地学生,这两年,江浙一带很多优秀的学生,都聚集到上海来读IB课程,平和成为一个重要的选择。

  是平和23年办学的积淀,其中包括平和的品牌、课程的打磨、师资团队的建设,以及升学指导上的愈见成效。

  运气成分,像哈佛、耶鲁、斯坦福这样的学校,在中国录取的孩子是凤毛麟角,每年申请季至少有百来个顶尖学生达到了这个实力,录谁不录谁,确实有一定的运气成分。

  “民办双语、美高、公立名校,录取情况在变化”

  纵观民办双语、美高、公立名校几种类型的学校,在过去的几年当中,录取情况也在发生改变。

  最开始公立学校的知名度高,生源更好,录取数据也更好看。但现在民办双语学校的生源也越来越好了,而公办学校的孩子还是要高考、升学两手抓,非常辛苦,比较难和专门走国外升学路径的孩子去拼。

  而美高的优势主要是学校的信任度,尤其是顶尖美高,每年为美国顶尖大学输送优质生源。但如果我们国内的双语学校,能够不断被顶尖大学录取,也会逐渐建立信任度。

  “万事开头难,未来民办学校会越来越好”

  万事开头难,像平和这一次有了被哈佛、耶鲁录取的学生,一旦开了这个头之后,学校之间的信任度就建立了,未来相信会更好。

  “群雄逐鹿的年代即将到来”

  首先,美本申请并没有“大小年”之说,学校为了保证diversity(多元化),每年国际学生录取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也许你会觉得今年某某学校招的中国孩子多了(或少了),可能是因为前两年数量的不足(或过多)造成的。

  与其说美国大学录取的“大小年”,我们不如看看美国大学在学生来源上的变化。

  比如说地域的变化,可能有一些来自三四线城市的孩子冒上来了。

  再比如说学校的变化,我们今年也看到不少民办双语学校今年的势头很猛。

  可以预见的是,公办名校“一家独大”的现状会被逐渐打破,民办学校遍地开花的年代已经到来,群雄逐鹿之势,势必让未来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学生需要更多个性化、多元化的展现”

  同理,我们传统意义上以分数来定优秀的评价标准也会发生改变,以往我们孩子可能就是拼成绩、打竞赛,未来,除了成绩和标化之外,会需要更多个性化、多元化的展现。

  我们也看到了,各学校对于升学指导工作的重视也会让更多的学校被海外大学了解与关注。

  对于家庭来说,与其过度包装孩子,不如多花点时间陪孩子。

  我也听说有家长特别的焦虑,让孩子参加各种活动、找多个顾问帮助申请,甚至说想要走一些“捷径”。他们其实还是以结果为导向,想要找一些“短平快”的途径去做申请,看似是帮助孩子,实则用处不大,甚至可能“害”了孩子。

  如果家长真的要帮助孩子,不如从小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关注孩子的点滴细节,并适度引导和帮助,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认识自己,找到兴趣,最终帮助到未来的升学与教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