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老婆职业是大学老师,工作需要到美国访问学者一年,我们全家一起来到德克萨斯郊区的丹顿镇,就是一个围绕北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建立起来的一个小镇。来了有三周了,租房买车孩子上学熟悉周围环境,生活算是平稳下来。平生第一次在小镇生活,离开熙熙攘攘的城市,但总体感觉毫无违和感,细细想想大致如下原因吧:

  1、三年多的职业投资生活,生活的节奏和状态完全切入到了一个宅男的轨迹,我把这个过程比喻为退休的过程,退休实际上就是去掉工作上的社会属性,回归家庭的过程,社会属性上,别人不需要你,你也不能给别人带来什么,你也很少有想从别人那里获取点什么的动机,投资生活也是很忙碌的,也有自己的社会交流圈子,只是都变成了集思录网上结识的好朋友,不受地域和环境的限制。除了时差对投资有些影响外,一切照旧。所以说投资这个职业其实提供了很大的自由度,无论身处世界哪个角落,都可以照旧

  2、美国城乡差距小。以前就来过两次美国,去过美国挺多地方,美国除了几个大城市如纽约洛杉矶长的像中国,大部分都是大农村的样子,城市和乡村差距很小,一样的超市购物中心生活社区,感觉不出太大的差别。就是生活便利性和生活质量都没什么差别的感觉。

  3,生活状态保持原样,最近几年,我本身社交活动参加的就少,也很少专注娱乐,城市里饭店、影院、ktv等等对我来说可有可无,有空大多看看书,看看电影,视频。来美国还有个好处,白天没有以前忙,因为国内在睡觉,可以有时间去健身房。

  我想最核心的,我是吃投资这碗饭的,这个职业在外人看来就是封闭在自我世界里的人,还忙得不亦乐乎。

  中美的区别,我们不聊大时代,我们只关注我们的小生活。我觉着核心的差别就是人均占有资源的巨大差距,美国可利用国土面积是中国的2倍不止,人口是中国的五分之一,人均占有资源是中国的10倍。优质大学教育资源的人均就更是巨大差距。

  我们家很多时间、精力、烦恼都花在孩子教育上了,但在中国家长的群体里不算突出,孩子学习也不突出。也因此放弃生老二的想法,教育上的精力投入实在是觉着不堪重负。如果在中国按照美国的方式,所谓快乐教育小孩,那真的是不合时宜的。如果长期美国生活,多养两个孩子真的是太容易了。

  总的来说我更喜欢待在中国,但美国小镇也挺好的。

  封禅剑雪

  其实这是一个个人生活选择的问题,并没有好坏之分。在国内和国外的人经常处于一种"围城"的困境中,不少城内的人拼命想着出去,也有不少城外的人想近来。

  在国外有着职业天花板,这是无可否认,不少人在工作多年后会觉得自己职业天花板以到,会觉得回国会有更好的发展。

  国内也有人会因为各种原因,像孩子教育,生活方式等而选择移民。如果说国内最大的问题,其实是纠错机制,更多时候是劣币驱逐良币,像现在不少IT公司(像京东,有赞)等都明目张胆地宣扬"996"工作制,公然违反劳动法。很多人会说像华为这样的狼性加班文化才造就了华为的企业竞争力,只要钱给足加班无可厚非;其实这个高强度的加班行为,更多是饮鸩止渴。像996工作制,那些单身的员工哪有时间谈恋爱,有家庭的员工如何兼顾家庭,这种东亚地狱模式会导致"结婚率和生育率的双重下降",这些恶果会在后面几十年慢慢体现;而且人的忍受能力毕竟有限,所以近来才会出现github上的"996.icu"事件。

  其实我们活在世上更多是为了自己而活,不是跟人家比较,哪种生活是自己想要的更为重要。

  我追求财务自由,更多追求的是人生选择的自由。

  RRRr

  1、融入的问题。

  美国东西海岸地区 德克萨斯、佛罗里达这些发达地区,组成微笑曲线。这些地区的人口构成很复杂,就像大熔炉一样的,从什么地方来的人都有。

  就如同京沪深一样,大家来自五湖四海。不过是老北京很多是旗人,三百多年前从东北草原过来;上海的老居民很多来自宁波(可能不准确);深圳的老居民是渔民。

  说不通族裔的之间有隔阂,是政治不正确。但是实际上,人天生喜欢和自己有更多共同点多的伙伴交流。这和在京沪广深的人,喜欢和自己的同乡、同学交流是比较类似的。

  歧视有没有呢?肯定有。歧视,不是基于肤色、出生地,更多的是基于这个族裔的行为特征。就如同,某个地域的人喜欢碴架轻易不能惹、某个省的骗子多,是一样的大众普遍认识。

  以在华盛顿州的朋友家的娃为例,和楼主家的娃一样上三年级。某次兴趣班,是熟悉地图的活动。参与的有十个小朋友,大概一半儿白人一半亚裔吧。为什么说是“大概”呢?因为有些孩子特征不明显,看不太出来,可能混血好几代了。老师问谁出生的华盛顿州呢?结果有九个出生都不是当地出生的,有加州、明尼苏达的,也有墨西哥、埃及、法国的,也有中国大陆和台湾、印度、韩国的。唯一出生在当地的是纯华人,父母是北京的,孩子说京腔普通话。

  2、拼娃

  每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家长都拼娃。中产以上的白人、犹太人和亚裔一样,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课后各种培训班 全职妈妈带娃是非常普遍的。

  朋友家娃一同上校车的小伙伴中:白人小女孩,一周中只有周四晚上没课外班,周六有一整天的舞蹈;德,波兰男孩,一周只有周五晚上没课外班,周末一天的体操;印裔女孩,平时晚上周六全部被课外活动占满,几乎没有空闲。

  3、休闲娱乐

  相对国内大城市,他们更喜欢户外活动。一个5万人的小镇,能有五六个个足球场、十几个棒球场。另外,每个中小学都有运动场地,包括足、篮球、棒球、网球场,而且大多数都可以免费预约或者随到随用。高尔夫,非会员打一次大概几十美元。冬季滑雪、其他季节在湖中或者海湾开船,也是比较普遍的。

  他们确实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嗯,大城市的市中心大麻泛滥、枪支泛滥、到处是抢东西的、半夜不敢出门....... 流浪汉多、看不起病.......波音药丸、宝洁药丸、Facebook药丸、苹果药丸......很多很多。

  特别提示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为信息分享。任何因本文导致的投资行为发生的亏损,本公众号及作者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集思录微信公众号:jisilu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