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暖还寒,冬春交替。一冬过后,初春气温逐渐回升,但昼夜温差较大,多数心血管疾病患者认为冬季(11月-1月份)是疾患“高发期”,从而放松警惕,事实证明,每每春季(3月-4月份),急性心血管事件仍频繁发作,这一阶段亦是心血管发病高峰期。追其根本,与春季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骤升骤降、波动较大所导致心血管舒缩功能、血液流通发生急剧变化相关;加之,多数心血管疾病患者为老年人,该人群机体调节能力、适应能力均较差,并且合并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对疾病的判断及反应较青年人相对延迟,经常因麻痹大意而延误治疗。因此,如何在冬春季节交换时尽量避免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尤为重要。记住以下口诀,让您远离疾患。


航天健康大讲堂——春暖花开艳阳照,心脏疾患早预防

临床症状早识别:

日常活动或休息时,如若出现胸闷、胸痛、腹部不适,有时会有心悸、出汗、乏力、头晕,甚至活动后气促、憋气,夜间不能平卧伴阵发性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医院就诊,避免病情加重、延误治疗时机。

生活起居要规律:

规律生活,早睡早起;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切勿过度疲劳、长期紧张、情绪激动;形成良好的自我监测习惯,定期监测血压、心率波动情况。

适当运动强身体:

避免长期久卧、久坐,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如户外散步、太极拳、气功等;合理安排运动时间、运动周期,切勿参加极限运动、长途旅行;每次运动量需量力而行,以不增加不适症状为宜。

保暖防寒需谨记:

“春捂秋冻”就是顺应气候变化的养生保健经验,机体受寒亦致感染侵体,加重心血管疾病;因此,多多关注气温变化,适度增减衣物,防寒保暖,预防急性感染、血管痉挛导致的急性心血管事件发作。

饮食清淡要均衡:

日常饮食营养需均衡,若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的患者需注意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尽量戒烟少饮酒,多吃瓜果蔬菜、少食动物性油脂及动物内脏;多食富含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按时服药最重要:

定期门诊复查,根据个体情况门诊医师调整治疗方案后需按时服药,切勿自行调整药物剂量、甚至自行停药。外出时需随身携带心脏急救用药如“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片”等,以备心绞痛发作时应用;如若出现紧急情况,需立即停下一切活动,平卧位,尽量少做搬动,同时立即与急救中心联系。


作者:航天中心医院心脏医学部 张梅静

校对:航天中心医院心脏医学部 张文昶

航天健康大讲堂——春暖花开艳阳照,心脏疾患早预防

科室介绍

航天中心医院心脏医学部是我院重点学科,下辖五个专业学科: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外科、心脏监护中心(CCU)、心血管介入诊疗中心和心脏功能室。凭借在心血管领域的专业成绩,于2012年被美国心脏学会授予为“美国心脏学会专业示范中心”。2017年被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授予为“首批中国房颤中心建设单位”。

学科带头人丁春华主任,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研究员,是我院从美国旧金山加州大学心脏中心引进的归国专家,专业从事心血管疾病的诊治,专注于心律失常相关疾病的诊治及研究工作,曾电击除颤174次成功抢救恶性心律失常伴心衰患者。担任美国旧金山加州大学客座教授、心律失常专业国际权威期刊美国《心律》杂志编委、美国《循环》、美国《应用生理学》等杂志审稿人。美国心律协会会员、美国华裔心脏协会会员、北美华人生物医药协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心电技术培训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临床心电学学会常委、北京心脏学会委员等。

科室现有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11人,主治医师7人,研究生导师1人,博士后2人,博士4人,硕士16人,是北京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具备心血管专业国家药物临床试验资质。我部医护力量雄厚,分为心律失常组、冠心病介入组、心脏重症组、药物治疗组、心脏外科组,致力于为病患提供全方位的、专业的、安全的、高效的心脏医学服务。我部目前有床位74张,其中重症监护床位9张,配备有多项指标监测的惠普(HP)监护设备、除颤设备、临时起搏装置、数字平板血管造影机(DSA)、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及具有组织斑块分析功能的血管内超声成像系统(IVUS)以及Carto、Ensite等三维导航标测系统等各种诊断、治疗设备。

我部心内科技术精湛,开展各种心血管疾病如心律失常、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高血脂、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常规诊疗,同时常规开展心律失常、冠心病、心力衰竭、等介入诊治技术。心内科在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和起搏器/ICD植入治疗、复杂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二尖瓣狭窄的球囊扩张术治疗等均处于国内领先行列。

我部心血管外科实力雄厚,是中心重要的亚专业组,医疗队伍力量强,全部为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学历,开展的业务涵盖了包括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大血管病介入及全弓置换等开放手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等各类心脏外科手术,复杂重症心脏术后切口感染的外科治疗,手术设备先进,体外循环技术优良,监护水平一流,手术成功率达国内先进水平。每年复杂重症手术例数稳定在150例左右,并且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极低,在患者中有良好的口碑。

我部充分发挥心血管内外科的优势,在北京西区率先成立体外生命支持团队,开展了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成功救治了多例常规治疗无效的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及危重症病人,受到业内专家的一致好评。

心脏医学部历经40余年的发展壮大,现已成为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科室。科室在医学科技、管理制度、学术交流、文化建设和医患和谐上创新,以人为本,为心血管患者创造最好的治疗环境、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

开展介入手术:

1.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复杂冠脉介入治疗

2. 导管射频消融、冷冻消融治疗:预激综合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

3. 三维标测和导管射频消融、冷冻消融治疗:房性早搏(房早)、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心房扑动(房扑)、心房颤动(房颤)、室性早搏(室早)、室性心动过速(室速)

4. 起搏器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晕厥

5. 心室再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

6. 植入性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治疗恶性心律失常

7. 晕厥或头晕倒、家族、先天性或复杂心电图的心内电生理检查等

8. 房颤左心耳封堵术

开展心血管外科手术:

1. 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

2. 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及成形手术

3.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4. 大血管病介入

5. 主动脉夹层全弓置换加象鼻支架术

6. 复杂重症心脏术后切口感染

航天健康大讲堂——春暖花开艳阳照,心脏疾患早预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