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学爱好者们!《红楼梦》剪络打络情况是作者对三角恋情的伏笔,是贾母支持宝钗负责打络,黛玉是知道的,但也无可奈何!你们说对吧?

《红楼梦》剪络打络情况是作者对三角恋情的伏笔,宝玉与黛玉及宝钗的三角恋情的开始,林黛玉明知但任性而无奈!

(一)。起因:缘于张道士提亲令黛玉猜疑

〈一〉。张道士提亲的姑娘是十五岁,而宝钗也是十五岁,宝玉既然不能早娶,那你宝钗要乐意就等著,女大当嫁,十五已是婚嫁年龄,你等的吗?这是明确跟「金玉良缘」说不。

〈二〉。贾母说的不管根基富贵,只要模样和性格好就可以考虑。如此就意味著宝钗的富贵已经没有优势,而性格呢?贾母喜欢的性格是史湘云、晴雯、王熙凤这种言谈爽利、个性鲜明的,如此一来,黛玉才是贾母心中孙媳妇人选。

〈三〉。贾母大费周折给两个玉儿吃定心丸,未想两人并不解其中意思,反而因为张道士的提亲,令两人的互相猜疑继而起了争执。

(二)。任性黛玉剪断络子

〈一〉。第二十九回,二玉在清虚观回来,又因金玉良缘的问题闹口角。黛玉一气之下把宝玉络玉的络子剪了,后来事情过去了,黛玉心里后悔,原文说「只是昨儿千不该万不该剪了那玉上的穗子。管定他再不带了,还得我穿了他才带,因而心中十分后悔。」黛玉说他管定再不带了,以她对宝玉的了解和知心,宝玉肯定是不带的了。

〈二〉。宝玉一心只有黛玉,最恨她提金玉良缘之说,多次有毁玉之举,他不带玉了,一是因为那上面黛玉打的络子没了,带著没意思;二是黛玉忌讳金玉,带了恐薄了黛玉,索性不带,更加能表他的心,让黛玉放心。所以书中虽无明文,可知在吵架后那段时间宝玉是不带玉的,即使在贾母王夫人跟前带了,因没有好看的络子,平时也不大带。

(三)。宝钗叫莺儿用金线打络子

〈一〉。袭人便提醒宝玉,托宝钗的丫头莺儿打些络子。袭人笑道:「可是又忘了。趁宝姑娘在院子里,你和他说,烦他莺儿来打上几根络子。」宝玉笑道:「亏你提起来。」说著,便仰头向窗道:「宝姐姐,吃过饭叫莺儿来,烦他打几根络子,可得闲儿?」宝钗听见,回头道:「怎么不得闲儿,一会叫他来就是了。」

〈二〉。不久人都散去时,袭人方带了莺儿过来,问宝玉要打什么络子,宝玉笑道:「好姐姐,你闲著也没事,都替我打了罢。」袭人笑道:「那里一时都打得完,如今先拣要紧的打两个罢。」莺儿道:「什么要紧,不过是扇子、香坠儿、汗巾子。」宝玉道:「汗巾子就好。」在这里,袭人所谓的要紧应该是想提醒宝玉,他的玉才是最要紧的,可宝玉没留心,仅仅说了汗巾子。在打络子期间,莺儿再一次充当了一个红娘的角色,此前是梨香院向宝玉提示「金玉良缘」,这一次是主动跟宝玉讲宝钗那些不为人知的好,正说话时,宝钗进来了。

〈三〉。宝钗坐了,因问莺儿「打什么呢?」一面问,一面向他手里去瞧,才打了半截。宝钗笑道:「这有什么趣儿,倒不如打个络子把玉络上呢。」宝钗一看打的是汗巾子的络子,便主动提出要给宝玉的玉打络子,正巧宝玉之前与黛玉争执时,玉上的穗子被剪掉了,所以络子肯定也用不得了。很多人会将穗子和络子混淆,实际上络子是吊著玉的一根带子,而穗子则是垂挂在玉下面的,增加观赏性。果然宝玉一听,便想起来,拍手笑道:「倒是姐姐说得是,我就忘了。只是配个什么颜色才好?」宝钗道:「若用杂色断然使不得,大红又犯了色,黄的又不起眼,黑的又过暗。等我想个法儿:把那金线拿来,配著黑珠儿线,一根一根的拈上,打成络子,这才好看。」  宝玉听说,喜之不尽,一叠声便叫袭人来取金线。

〈四〉。莺儿原本是打梅花络,可宝钗一来就要叫打玉络,还提出要用金线搭配,这个金意味著什么?那颗玉与宝玉时刻不离身,如此一来就是金玉相贴不离了。

(四)。剪络打络情节告诉读宝.钗.玉三角恋开始

当然,穿著金线的络子虽是莺儿打,但那块玉上的穗子黛玉一定会重新给宝玉做,如此,宝玉的玉虽未与「木」断绝联系,开始与「金」发生了联系,这一细节正式告诉读者,宝钗黛三角恋开始了。

综上所述情况看,林黛玉是知道打"络」之事贾母支持做的,是有薛宝钗参与此事,但只是她的丫头莺儿弄的,至于,络的金线之事林黛玉应该是知道的!你们觉得是不是这样,林黛玉是知道的,对吧!


农历五月初一清虚观打醮时,贾母说「宝玉不该早婚」,当然阻滞了元妃端午节赐礼似乎是明确暗示的「金玉良缘」。

农历五月初二潇湘馆内宝玉摔玉、黛玉剪了玉上的穗子,就是为了清虚观张道士提亲。这是宝玉第二次摔玉,黛玉还剪了玉上的穗子,若得贾母王夫人都去了潇湘馆,贾母还教训了袭人紫鹃不好生服侍。

宝玉第二次摔玉的原因,贾母王夫人都是心知肚明的,此时对于宝黛这样的闹腾,王夫人的心里当然窝火了。农历五月初三贾母说了「不是冤家不聚头」的话,宝黛听到了后就如参禅一般放飞了心情。

原文:(贾母)老人家急的抱怨说:「我这老冤家是那世里的孽障,偏生遇见了这么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语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几时我闭了这眼,断了这口气,凭著这两个冤家闹上天去,我眼不见心不烦,也就罢了。偏他娘的又不咽这口气。」 自己抱怨著也哭了。

农历五月初四上午凤姐当众调侃和好的宝黛「黄鹰抓住鹞子的脚,都扣了环了。」,宝钗讥讽宝黛「负荆请罪」。在初四当天中午就发生了宝玉「调戏母婢」金钏儿,积压了一肚子火气的王夫人撵走金钏儿。

第二天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王夫人家宴,贾母病了没有参加,家宴冷清不欢而散。午宴后宝玉回到怡红院就和晴雯大吵起来,当天傍晚宝玉让晴雯撕扇子「千金买一笑」。

农历五月初六金钏儿投井、琪官事发、贾政暴怒、宝玉挨打。农历五月初七贾母态度大变,在怡红院中当众赞美宝玉「我们家四个女孩儿(三春黛玉)都不如宝丫头」,又求宝钗叫莺儿给宝玉打络子。

这是就农历五月初一到初七这七天之内连续发生的重大事件。

然而,在这紧锣密鼓的七天七夜中,还有一件大事情往往会被读者们忽略掉了。

农历五月初一清虚观打醮,贾母给宝玉指出了「金麒麟」,宝钗说湘云也有一个,黛玉当场就不谈定了。黛玉因为「什么金什么麒麟」的当场讥讽宝钗不说,第二天跟宝玉在潇湘馆里又是宝玉砸玉、又是黛玉剪了玉上的穗子。黛玉剪完玉上的穗子就后悔极了,想著必定要她自己再穿上宝玉才肯戴上的。

原文:只是昨儿千不该万不该铰了那玉上的穗子。管定他再不带了,还得我穿了他才带。

过了四天农历五月初六,湘云来了。黛玉因为「金麒麟」吃飞醋,跟踪尾随湘云去了怡红院偷听宝玉湘云谈话,惟恐宝玉与湘云有什么「不才之事」,结果黛玉听到宝玉赞她从来不说「混帐话」放心了……。

那知道,黛玉五月初二剪了玉上的穗子,贾宝玉五月初六端午节刚过就挨打,宝钗五月初七配金线让莺儿「把玉络上」。并且当众力邀宝钗「叫莺儿来给宝玉打络子」的人正是黛玉最亲爱的外祖母贾母呢!

原文:贾母又说道:「(宝钗)好孩子,叫他来替你兄弟作几根罢。你要人使,我那里闲著的丫头多著呢。你喜欢谁,只管叫了来使唤。」在农历五月初一到初六的这几天里,黛玉因为「什么金什么玉的」事情原本烦恼抱怨自己是「草本人儿」,想著自己的婚事「无人为我主张」。那里知道清虚观打醮,一刺未去又添一刺,贾母老人家又给宝玉指了「金麒麟」,黛玉内心的抓狂可想而知。

直到农历五月初六偷听到宝玉和湘云的对话,况此时湘云又已经有人家在端午节节前就来相看过了,黛玉这才对「金麒麟」的事情放心了。

谁知道五月初六当天下午就风云突变,宝玉下午挨打后,黛玉就一直躲避著众人的目光,害怕自己在这个节骨眼上再有什么闪失被凤姐会拿了把柄嘲笑。五月初六晚上黛玉又得了晴雯替宝玉送来的旧帕子「定情信物」,激动得夜不能寐连夜作《题帕三绝》。

可是仅仅才过了一天,农历五月初七下午黛玉在全天躲避众人的目光之后,姗姗来迟走进怡红院,此时莺儿正在宝玉床前用金线为宝玉给「通灵宝玉」打络子呢!

黛玉要是知道了是贾母亲自求的宝钗,结果宝钗让莺儿把玉络上了,黛玉一定是肠子都悔青了。可以说,都是贾母在清虚观里给宝玉指了「金麒麟」惹的祸呀! 是宝钗和湘云的「什么金什么麒麟」前后夹击之下,才让黛玉乱了阵脚,不但惹得宝玉砸玉、还自己把玉上的穗子剪了。

唉……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